田園綜合體 鄉村新光景
——探訪遷西縣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這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路徑。同年7月,遷西縣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成為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之一。
作為河北省唯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的試點項目,目前建成了什麼樣?近日,筆者進行了探訪。
以農業為基礎,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田園綜合體已現雛形
驅車進入遷西縣東蓮花院鄉的西山梨花坡富貴牡丹園,崎嶇的山路兩邊,漫山遍野都是樹,層次分明的梯田栽滿了梨樹、核桃樹,林下種著牡丹,景色宜人。
“西山梨花坡富貴牡丹園是遷西縣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核心區的一部分。”遷西縣東蓮花院鄉鄉長白金鑫介紹,遷西縣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山水田園,花鄉果巷,詩畫鄉居”為規劃定位,規劃區總面積6.93萬畝,涵蓋西山、徐莊子、東城峪等12個行政村。
“田園綜合體強調三産融合,其中一産是基礎。所以,在田園綜合體建設中,‘農’的底色必須守住。”望著滿山的果樹,白金鑫説,田園綜合體以特色水雜果産業為基礎,以油用牡丹、獼猴桃、小雜糧産業為特色,以生態為依託,以旅遊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宜居宜業。
田園綜合體有了農業作為基礎,還要有更多産業。遷西縣在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中,根據當地農業産業基礎,積極引入一批涉農企業和農業專業合作社。
由河北五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五海獼猴桃莊園,已在東城峪村落成。該項目把特色農業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打造了集採摘、觀光、科普、研究為一體的大型獼猴桃生態基地。
“我們的定位是打造北方最大的單體獼猴桃採摘園。”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作為礦山企業轉型嘗試的獼猴桃莊園項目,規劃1500畝,目前已種植獼猴桃800畝,獼猴桃的種植、深加工佔60%的收入,旅遊將佔30%收入。
唐山市供銷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聯合,在西山梨花坡富貴牡丹園探索出了“安梨+油用牡丹+二月蘭”共生模式,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確定為油用牡丹示範基地。在完成牡丹種植和遊客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企業進一步加大了對本地特産安梨和油用牡丹深加工的投入,將從意大利進口一套梨汁深加工生産線,並與科研機構共同研發出新型牡丹油脂提取技術,提高了牡丹的出油率。
被認定為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尚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集農産品生産、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神農農産品有限公司,也入駐田園綜合體,有力推動了項目區內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如今,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風貌初顯。
牡丹園、百果園等農業種植項目有了模樣。在西花院村,牡丹花海拼接成的巨型蝴蝶美輪美奐,吸引了大量遊客。在黃岩村,黃岩百果園52個精品採摘點,推出“果樹認養”新模式,形成了“踏青賞花+採摘休閒+田間勞作”的農事體驗新業態。
正在建設的花鄉果巷特色小鎮項目,被確定為河北省首批特色小鎮、河北省重點旅遊項目。田園度假木屋、商品一條街等旅遊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遊客接待中心和名為梯田花海的酒店主體工程已完工,年內可投入使用。
新花線景觀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鳳丹油用牡丹專業合作社節水灌溉工程、馬家溝分散式污水處理工程、馬家溝美麗鄉村建設、遷曹線(花院段)提升改造工程全部完工,東城峪、馬家溝、楊家溝、西花院等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已全部完工。馬家溝美麗鄉村樣板村建設工程、唐人唐鄉黃岩高端民宿項目正在建設中……
“依託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現代農業,農田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産品變商品正在變成現實。”白金鑫説。
生産生活生態同步,增加了村民收入
“三農”的核心是農民,農民最關心的是增收。在東蓮花院鄉,以往村民主要依靠傳統農業種植,收入普遍較低。田園綜合體建設為村民的農産品、閒置房屋提供了增值方案,農民有了更多增收途徑。
談到田園綜合體項目,馬家溝村村民馬海寧心裏美滋滋的。以前,馬海寧在城裏打零工,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幾個錢。2017年看到來村裏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就回村利用閒置農宅辦起農家樂,一年接待幾千人次,年收入十幾萬元。
同樣的轉變也在黃岩村悄然上演。“這是巨峰,那是龍眼,還有玫瑰香……”黃岩村的村民張清利介紹著他們栽種的葡萄,“我們這裡從4月起,杏花、梨花、蘋果花、棗花、板栗花,一茬接一茬,就像一座花果山。”
“守住綠水青山,就是最大的優勢。”白金鑫説,創建田園綜合體要有産業支撐,更要有生態保障。“我們打造的田園社區,就是要把生態保護和開發統一起來,創造更多的綠色財富和生態福利。”
在生態建設上,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按照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思路,在發展二三産業時,重點考慮生態承載能力,嚴格設置生態紅線,在生態底色上描繪新農村,在田園風光裏發展新産業。
田園綜合體建設給當地面貌帶來很大變化。項目涉及的村,建設了道路、停車場,環境衛生好了起來。馬家溝分散式污水處理工程、遷曹線橋梁加固工程、遷曹線安全性防護工程已竣工。一批公路、垃圾處理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提上日程。
“田園綜合體促進了美麗鄉村生態建設,注重農村生産、生活、生態同步,這是一種鄉村綜合發展模式。”白金鑫表示。
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實現可持續發展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使田園美了,農民致富快了。但也遇到了一些“成長中的煩惱”。
據了解,整個項目區劃分為“一鎮四區十園”。一鎮即花鄉果巷特色小鎮;四區即百果山林休閒體驗區、淺山伴水健康養生區、記憶鄉居村社服務區、生態環境涵養區;十園即十大項目産業園,包括梨花坡富貴牡丹産業園、五海獼猴桃莊園、黃岩百果莊園、馬家衝森林公園、蓮花院頤養園、神農雜糧基地、CSA鄉村公社、遊客集散中心、玉泉農莊、鄉村社區旅遊廊道。項目建設三年總投資15.67億元,其中財政專項資金2.1億元。
“財政專項資金投入僅能保證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後期維護、運營、服務等工作所需資金嚴重不足。”白金鑫感慨。
資金問題如何解決?縣鄉兩級政府創新思維,決定在充分利用財政專項資金的同時,整合縣鄉所有涉農項目資金扶持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同時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進來,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不斷完善和保障路、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文化配套公共服務設施。
“目前,田園綜合體項目已吸納了一些唐山市的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加入,但還需引進一些國內外的大型企業參與建設。”白金鑫介紹,與資金短缺相對應的是缺乏高端管理人才,田園綜合體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一些農業産業發展的高端人才注入,為項目發展增添活力。為此,縣鄉政府正在通過“人才引進計劃”,吸引人才加入。(記者 趙紅梅 通訊員 付文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