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天出發,用奮鬥繪好“雄安畫卷” ——寫在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兩週年之際

2019-04-01 09:03:24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b5300e26-655a-48bb-97e6-5e7ba6e0e8ce_watermark_batchwm

  鳥瞰安新縣白洋淀一角。(資料圖)   記者 陳建宇 霍艷恩 攝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高水準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

  “千年秀林”鬱鬱蔥蔥,一淀春水波光粼粼……春天的河北雄安新區一派生機盎然。

  兩年前的那個春天——2017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座“未來之城”規劃建設的歷史大幕開啟。重要的歷史使命,責無旁貸落在河北肩上;重大的歷史機遇,千載難逢擁抱燕趙大地。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習近平總書記對雄安新區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傾注了大量心血。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安新縣實地察看規劃新區核心區概貌。今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雄安新區視察指導工作,開啟了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新征程。

  如今,雄安新區迎來兩周歲生日。兩年來,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扎紮實實履行主體責任,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舉全省之力推動重大國家戰略在河北落地落實;兩年來,雄安新區完成了頂層設計規劃,啟動了一批基礎性工程建設項目,對接了京津冀優質科教文衛資源……“未來之城”築牢根基、穩紮穩打、拼搏奮進。

  如今,從又一個春天出發,用奮鬥繪好新時代“雄安畫卷”,肩負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重任的這方熱土涌動著生機與活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96f92ce-253b-41b7-8ebd-80908a47dc31_batchwm

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工程施工現場,園林工人正在植樹。(資料片)  記者 田明 趙海江 攝

  堅持生態優先——努力接續展開藍綠交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美畫卷

  3月28日,乍暖還寒,但雄縣北沙鄉東留官營村北卻是一派火熱的造林景象。這裡是新區2019春季造林8標段地塊造林現場,栽植好的筆直的法桐傲然挺立,生機盎然。

  擘畫千年大計,“千年秀林”是秀美的起筆。

  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河北雄安新區時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的重要價值體現。“千年大計”,就要從“千年秀林”開始,努力接續展開藍綠交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

  先植綠、後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新理念。2017年11月,新區啟動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項目,“千年秀林”工程正式拉開大幕。截至2018年底,植樹造林完成11萬畝,全力建設天藍、樹綠、水清的美麗雄安。

  “生態環境是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要支撐,開展植樹造林影響深遠、意義重大。”3月22日,在容城縣賈光鄉王家莊村植樹造林現場,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揮鍬培土,與大家一同植樹。他要求抓住春季寶貴時機,廣泛動員幹部群眾,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讓雄安新區綠起來、美起來。

  今年,雄安新區計劃植樹造林20萬畝,分春、秋兩季實施。春季率先啟動功能相對明確且較為單一的戰略預留地、環新區綠化帶林地及京雄高鐵沿線地塊進行造林。

  與傳統的城市造林不同,新區的“千年秀林”以近自然林為主,也是“智慧”的森林,每棵樹都有專屬二維碼。通過開發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APP和建設管理平臺,對苗木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從而打造數字森林。每棵樹木都對應數字城市的變遷,將千萬棵樹木變成雄安千年記憶的開端。

  雄安新區開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礎是保護白洋淀生態功能和強化環境治理。

  春天來了,蘆葦現出嫩黃。白洋淀從冬日的靜謐中甦醒,再次迎來一年一度的候鳥遷徙期。3月22日,安新縣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在白洋淀進行生態巡護過程中,觀測和拍攝到13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白琵鷺。這是近幾年來觀測和拍攝數量最多的一次。

  牢記總書記重托,省委、省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加大白洋淀流域治理。

  新區設立後,在白洋淀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606個有水納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強化133家涉水企業監管,嚴格整改提高標準,不達標的全部停産整改。

  去年5月,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正式啟動,這也是雄安新區水環境治理一號工程。如今,曾經的污水溝變成了一道美麗風景。

  經過大力治理,去年底,白洋淀淀區(湖心區和南劉莊綜合評價)主要污染物總磷、氨氮濃度同比大幅下降,水質改善卓然有效。

  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艱難繁複的任務。目前,2019年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6大類47個項目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到2020年,白洋淀流域生態環境品質將得到明顯改善,生態涵養功能不斷增強,水體水質明顯改善。

  堅持生態優先,讓綠色發展理念深植新區的每一寸土地。

  近日,安新縣聚新源張村製鞋下腳料貯存點,原來由製鞋下腳料堆積而成的“小山”不見了。負責管理貯存點的負責人指著一大片空地説:“以前令人頭疼的製鞋下腳料,如今都有了好去處,要麼外運進行資源化利用,要麼就地轉化成再生燃料,實現循環再利用。”

  自設立以來,雄安新區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機制,積極探索適合新區的綜合治理生態環境模式。為破解治理資金籌措、技術瓶頸等難題,新區設立100億元的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專項基金,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前提下,通過市場化的手段,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企業幹。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雄安新區正在加大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加緊“千年秀林”的建設腳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努力構建寧靜、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為雄安新區建設打好藍綠交織底色,推動構建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典範城市。

  創造“雄安品質”——努力在推動高品質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

  創造“雄安品質”,將貫穿新區規劃建設的各環節、全過程。

  3月30日,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站房建設工地塔吊聳立,幾十台旋挖機正在進行旋挖作業。

  雄安高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楊斌告訴記者,將當好“千年大計”的開路先鋒,爭做雄安高品質發展和高標準建設的代表。雄安站作為雄安新區“高鐵門戶”,同時規劃引入津保鐵路、京雄石城際、京港臺高鐵、津忻雄高鐵四條高鐵、城際線路,將發揮雄安新區對全國的輻射作用。

  2月23日上午,雄安新區2019年第一個新開工建設項目——雄安國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開工儀式在雄安新區舉行。項目正式開工,是新區大規模建設全面展開的重要標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雄安國際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建設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精心組織工程建設,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科學制定施工方案,加強工程項目統籌,努力將每一個項目都打造成為樣板工程、示範工程、亮點工程,努力創造“雄安品質”。

  “雄安品質”給雄安新區規劃發展賦予了高度凝煉的定位。

  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彙報。會議提出:要貫徹高品質發展要求,創造“雄安品質”,在推動高品質發展方面成為全國的一個樣板。

  創造“雄安品質”,必須把每一寸土地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工建設,努力繪製世界城市建設史上的典範之作。

  在規劃體系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之前,除了基礎性項目和保障運行的臨時性建築外,雄安新區幾乎沒有動工一磚一瓦。雄安新區,正是這兩年裏在紙上醞釀了影響未來的力量,一筆一畫勾勒了千年大計的發展藍圖和“施工圖”。

  兩年來,在中央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認真履行主體責任,一方面堅持科學管控,不捨晝夜守護好“這張白紙”,一方面緊鑼密鼓籌備新區規劃建設,為這座未來之城夯實根基。以創造歷史、追求藝術的精神,借鑒國際經驗、匯聚全球智慧、精心組織規劃編制過程的大量工作,累計安排1000多名國內外的專家、200多個國內外的團隊、2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推動規劃編制。

  高水準推進規劃設計。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指出,要搞好建築類型、風格、造型、色彩等風貌研究,做好城市設計、街景設計、建築設計,努力塑造中華風範、淀泊風光、創新風尚的城市風貌。

  目前,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總體規劃、起步區的控制性規劃、啟動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白洋淀生態治理與保護規劃已經編制完成。與此同時,還編制了防洪、抗震、能源、綜合交通以及生態保護等26個專項規劃,形成了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的“1+4+26”高品質規劃體系,“1+N”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科學管控,謀定後動,雄安新區每一步都走得扎紮實實。全面加強各級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深化“三項行動”,深入實施“三項工程”,堅定不移地科學實施分類管控和有效管理。目前新區637個村保持駐村全覆蓋、管控全方位,駐村幹部人數達到2300多名,實現了駐村管控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規範化、專業化。

  “我們時刻繃緊創新這根弦,在規劃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創造‘雄安品質’。”雄安新區規劃研究中心規劃組組長夏雨説。

  大力實施徵遷安置工程,為新區建設發展騰出空間;大力實施容東片區和高鐵站片區建設工程,塑造新區品牌和形象……2019年,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十大工程將陸續開工,雄安站綜合交通樞紐場站等骨幹交通路網建設將有序展開,為打造高品質發展的全國樣板奠定堅實基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7b41947-8c82-40bd-85b9-6be7538bd8a1_batchwm

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右)正在為市民辦理企業註冊手續。(資料片)  記者 陳建宇 攝

  激揚奮鬥精神——努力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過去的兩年,雄安爭當“改革先鋒”,一些改革舉措在這裡先行先試,努力在“深水區”中趟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路子。

  張亮,雄安新區規劃研究中心景觀組工作人員,他常常在北京、石家莊和雄安之間奔波。1月份,三地之間的火車票就有28張。

  “雄安未來是如此美好,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張亮説,累並快樂著,很多專項規劃、城市設計等都需要景觀的技術支撐,但隨著新區規劃越來越細緻,新區的面貌也越來越清晰。

  這是一座幸福宜居的未來之城,致力於提供優質共享的公共服務。

  “全程幫辦,服務貼心,沒想到一個工作日就能拿到營業執照。”3月8日,國質(北京)建設工程檢測鑒定中心工作人員翟志利,在新區政務中心幫辦人員侯倩的幫助下,順利地完成工商註冊登記。

  新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實施“一枚印章管到底”行政審批局改革模式,不斷優化審批流程,讓群眾企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目前,95%審批事項實現“雄安事、雄安辦”。

  新區推行“一枚印章管到底”全貫通服務,創新開展建設項目“一會三函”審批模式,將涉及建設項目投資審批的65個事項,集中到政務中心大廳現場審批,讓建設項目以最高效率參與到新區建設中來。

  “改革創新後政府投資審批類項目的審批辦理時間,由原來196個工作日縮短至22個工作日,比全國同類事項的審批時間60天還要大大減少。”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一會”,即新區黨工委會議或主任辦公會議審議決策,改革發展局、規劃建設局出具《前期工作函》《設計方案審查函》《施工登記函》“三函”後,項目即可開工建設。

  這是一座開放包容的未來之城,致力於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

  無改革創新,無雄安價值。新區堅持在改革創新中體現“雄安價值”,深化治理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服務型政府。

  3月6日,雄安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揭牌。交易中心的設立是新區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監管機制、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也是新區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果。

  實行“大部門制、扁平化、聘任制”, 科學設置管理機構,除管理層外的其他人員全部實行聘任制,激發新區發展活力。

  新區之新,要義是創新,關鍵在改革。自誕生那天起,新區就把創新寫入了基因。

  “雄安新區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新區,承擔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開創城市發展嶄新模式的歷史使命,構建起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格局。”雄安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將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建立協同、優化、高效的管理機構,建立體制機制新高地。

  創新驅動將是雄安新區發展基點。兩年來,新區高標準構建新區政策體系,深化財政、金融、科技管理、“房地人”管理等體制改革,進行制度、科技、創業環境的改革創新,吸引高端高新技術企業集聚,打造創新發展示範區。

  目前,駐京大型央企和阿裡巴巴、騰訊、百度、光啟、達實、華訊方舟等超過百家高端高新企業落戶新區,有助於新區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改革開放的高地。

  高要求,新機制。體制機制改革將是新區發展的制度保障。新區將探索創新、著眼長遠,在土地、住房、吸引人才、科技創新、財稅、投融資、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實施綜合改革、集成創新,打造一座創新發展之城。

  要創新,也要傳承。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在大規模規劃建設之前,雄安新區對歷史文物、歷史風貌、文化遺存進行保護,啟動了“記得住鄉愁專項行動計劃”,共登記確認不可移動鄉愁遺存點2000余處,可移動遺存300多件(套),發現了一批老民居歷史片區。在未來的建設中,將堅持古樹不挪,古建築不拆,古牌坊不搬,保持原址不動。

  今年是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落地實施的開局之年,雄安新區已由規劃編制轉入建設實施階段。新區廣大黨員幹部正夙興夜寐、激情工作,努力把藍圖轉變成路線圖、項目表和施工圖,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

  踏著春的腳步,奮鬥成就夢想。一座綠色、創新、智慧之城正在燕趙大地崛起! (記者 郭東、原付川、張偉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