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投入不設上限,只求最好”

2019-04-15 10:58:00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環保投入不設上限,只求最好”

  ——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綠色變身記

  邢臺市的德龍鋼鐵有限公司曾是一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民營鋼廠,工人們説到過去的工作環境時,常説的一句話就是“仰頭一臉灰,抬腳滿是土”。在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邢臺市曾給德龍鋼鐵下過最後“通牒”:利稅再高,環保不到位就立即關停!

  短短幾年間,這家險被關停的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洗心革面苦練內功,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相繼獲評全國在産鋼鐵企業中首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首批“綠色工廠”,成為國內鋼鐵行業的環保標杆企業。公司董事長丁立國去年曾參加了全國民營企業座談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加堅定了做精精品鋼鐵主業的信心,凝心聚力打造鋼鐵企業綠色可持續高品質發展標杆。

  率先完成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日前,記者來到德龍鋼鐵有限公司,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格外醒目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形象墻。“我們正是在這一發展理念指引下,立下了打造世界級潔凈鋼廠的目標,環保投入不設上限,只求最好。”公司總經理劉國旗介紹,僅去年就投入7.35億元重點實施了17項國際領先的深度治理工程,其中超低排放改造已經完成驗收。

  在192平方米燒結機現場,燒結廠副廠長劉運忠帶領記者參觀了新改造完成的脫硫脫硝除塵設備區域,新增的兩座臭氧發生器正在滿負荷運轉,通過氧化還原吸收法大幅削減了幾項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其中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實現了近零排放。“這臺燒結機很快就要停用,按照現行排放標準可以不做改造。但公司在提前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過程中,一個環節也不肯漏掉,自我加壓投資1900萬元進行了提標改造,使用期只是幾個月。”

  在廠區的北門內側,一座國內首家、世界最大跨度單體異形PE膜結構封閉料場已經投入運行。這座超大號的透明全封閉料場東西長400多米,南北寬200多米,面積是同樣採用膜結構的“水立方”的2.8倍,年可削減揚塵2600噸。旁邊是國內鋼鐵企業第一家洗車機,兩進一齣的結構總投資800萬元,洗過“澡”的大貨車顯得乾乾淨淨。

  企業的積極作為換來了政府和有關部門更大的支持。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各部門領導不斷深入德龍鋼鐵調研,一起為其發展出謀劃策、掃雷除障。企業還被邢臺市和邢臺縣列為重點服務對象,已幫其爭取獎補資金5000余萬元,支持企業綠色發展。

  將廢棄物吃幹榨凈換來高回報

  目前,總投資兩億元新建的第四期回收煤氣綜合利用發電工程已經開始發電。這項工程將替代一期二期發電工程,更充分回收高爐煤氣並將發電效率提升三成,把公司自發電率提高到70%以上,每年節約標煤30萬噸。

  水處理中心處在花園綠樹的包圍中,車間內部乾淨整潔,大型的罐體和密集的管道整齊排列。入口處大型魚缸直接接入處理後的廢水,十幾條金魚在歡快地游動。企業所有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匯集到這裡處理後循環利用,日處理能力達11000噸,使噸鋼耗新水降到了1.7噸,只有正常水準的一半左右。“應用反滲透陶氏膜處理過的水達到國家一級水質標準,可以直接喝。”工作人員説。

  公司2017年啟用的高爐衝渣水餘熱供暖項目,去冬今春保障了周邊200多萬平方米建築的供暖,有效緩解了市民供暖缺口。投資2.1億元建成的水渣微粉生産線,對高爐爐渣徹底處理,年生産水渣微粉100萬噸,産品供不應求,實現了減污增收雙贏。

  公司環保部部長楊曉斌介紹,還有一批新的節能減排項目正在著手落實:投資6500萬元實施煉鋼鋼渣回收處理項目,將製成新型環保建築用磚;對132平方米燒結機環冷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充分回收餘熱進行發電……

  以生態理念為指引,德龍鋼鐵還大量採用高新技術和先進設備,對生産各環節進行節能增效改造:生産能源管控中心採用了智慧調節管控,年節能折合標準煤1.4萬噸以上;推廣應用變頻節電技術將煉鐵電耗降低了兩成多,每年節電減耗5500萬元。同時,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産品結構優化升級,將高附加值的品種鋼比例提高到80%以上。去年,企業噸鋼利潤達748元,在全省民營鋼鐵企業中名列前茅。

  開門辦企爭創AAAA景區

  清潔能源觀光車穿過環境優美的園林式廠區,把記者拉到了赫赫有名的德龍鋼鐵金剛園:曾經的5座白灰窯變為22畝的草坪,其間矗立著215座造型炫酷的金剛,擎天柱、薩克巨人、威震天等,最高達10.8米,最重達11噸,均為員工以廢舊汽車零件、廢舊鋼材等組裝而成,被英國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總部認定為世界上“自製鋼雕機器人模型最多的鋼鐵企業”。

  這只是德龍鋼鐵發展工業旅遊的一個代表性項目。去年,該公司以爭創國家AAAA級景區為抓手自我加壓,對廠區自內而外實施了288項提升改造工程。

  昔日的煉鋼車間大門經過精心設計包裝後煥然一新,手繪壁畫和一串英文烘托著“煉鋼館”三個紅色大字,頗為雅致。沿著參觀走廊一路行過,轉爐周邊整潔有序,已跟“傻大黑粗”不沾邊。煉鋼廠廠長王傑文説,他們在國家要求的兩個除塵環節外,首創了屋頂三次除塵,對車間環境進行了深度改造,還通過技術創新將廢鋼使用比例提高到30%多。(記者王永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