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礦區創新綠化機制築生態屏障

2019-04-16 18:07:1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荒山披上綠裝,村莊四週長出林帶,道路兩側綠意盎然……連日來,邯鄲市峰峰礦區造林綠化熱潮涌動,綠色正成為這座老工礦區的鮮明底色。

  “由於歷史原因,礦區生態環境欠賬較多,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2017年以來我們持續推進綠美峰峰建設,創新推出‘六個三’綠化機制,補齊生態短板,著力打造邯鄲西南綠色生態屏障,讓礦山變青山、礦區變景區。”峰峰礦區區長陳珍禮介紹,今春至今已完成造林綠化1.2萬餘畝,佔春季造林任務的56.3%。截至目前,全區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面積累計達11萬畝,區域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率分別達29%、46.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22.62平方米。

  堅持“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對標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標準,在全年造林4.1萬畝任務基礎上,自加壓力制定了年度綠化7.8萬畝、春季綠化2.13萬畝的目標。將綠化任務分解到各鄉鎮、各部門,建立網格化推進機制。制定綠化規範手冊,明確綠化範圍、面積、規格、數量、行距及完成時限、驗收標準等內容,確保綠化總量、栽植品質、實際綠量“三量統一”。

  堅持“四環、三山、五地”三個重點。突出“四環”綠化,在環城區上出精品,按照本土化、野趣化、自然化要求,對城區環線100米範圍內宜林區域全面綠化;在環道路上提檔次,對過境省道沿線實施補植補綠和景觀改造,對響堂山百公里旅遊路和全域“四好農村路”開展高密度、多層次、全方位綠化;在環村莊上增綠量,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人在綠中”的景觀效果;在環企業上提標準,堅持增綠治污同步推進、圍墻內外同步綠化、國企民企統一標準,打造“花園式”廠區、“綠色化”企業。突出“三山”綠化,礦山修復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建則建、宜景則景,2017年以來已完成40座裸露礦山修復治理,累計綠化面積2萬餘畝,今年實現裸露礦山全部清零;荒山治理實施“四山同治”工程,通過引水上山、客土回填、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集中連片推進荒山規模化治理;煤矸石山整治“一山一策”,全區16座煤矸石山實現苫蓋、噴淋和雨水收集“3個100%”。突出抓好“五地”綠化,採煤沉陷地去冬今春累計植綠1.3萬畝;施工工地一律先植綠後進場、圍擋一律退出綠線之外;對裸地、空地、荒地逐地塊綠化,2017年以來全區裸地、空地、荒地綠化3萬餘畝。

  堅持“市場化、産業化、規範化”三大原則。推進造林主體和綠化投入市場化,堅持“大戶要利、社會要綠,不求所有、但求所綠”的思路,先後引入綠坤、鑫伯特等5家林業龍頭企業和11個造林大戶。推進特色種植和特色林業産業化,全區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達5萬餘畝,花卉養殖個體戶10余家,培育了“響堂·富硒”等設施農業品牌,打造了太行藥王谷葛根系列和竇王谷系列農産品。推進管護機制和考核機制規範化,建立健全分包管護機制,劃定綠化管護範圍,壓實苗木管護責任,實現專業栽植、專人負責、專職管護,確保苗木種得上、管得活、保得住。

  堅持“無序向規劃、植樹向造景、政府向全民”三個轉變。無序造綠向規劃引領轉變,堅持規劃先行,出臺國土綠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高標準規劃打造南響堂森林公園、高效農業示範園兩個片區,形成點上成景、線上成蔭、面上成林的生態美景。由單一植樹向植綠造景轉變,在“山水路城村”設計微地形、打造微景觀,推動形成“月月有新景、季季不重樣”的景觀效果。由政府造林向全民造林轉變,推廣“機關林”“巾幗林”等紀念林建設,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形成全民植綠、愛綠、守綠、護綠的良好風尚。

  堅持“鎮村、部門、企業”三位一體。落實鎮村屬地責任,把鎮村作為造林綠化中堅力量,在村莊內外、進村道路兩側、拆臨拆違空地全面開展村莊綠化,推進高品質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落實部門屬事責任,壓實區直有關部門在道路沿線、河渠沿岸、廣場遊園等區域植綠補綠護綠責任,確保綠化地塊無縫隙、綠化責任全覆蓋、綠化成果有保障。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督促駐地企業履行造林綠化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綠色轉型與區域生態轉型“雙贏”。

  堅持“污染防治、拆違治亂、人居環境”三個統籌。將綠化造林與污染防治相結合,統籌抓好煤、氣、塵、綠、車、油、路和“散亂污”企業治理、工業企業污染等10個重點,推進“兩河、兩渠、三域”綜合治理,加強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將綠化造林與拆違治亂相結合,全面深化拆違章建築、拆“散亂污”企業、拆“僵屍企業”、拆有礙觀瞻建築“四拆”行動,拆除地塊能綠則綠、應綠盡綠。將綠化造林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統籌推進農村規劃管理、綠化造林、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工作,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整治。 (記者 劉劍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