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保定的直隸總督署

2019-04-25 15:38:5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f748960e-0049-4a5b-a97a-8cb3f86a6629

       前不久去保定,從位於裕華路上的直隸總督署門前走過,遠遠就看見了“直隸總督部院”六個豎排大字,以及黑漆金字大門聯:“北吞大漠,南亙黃河,中更九水合流,五州稱雄,西嶽東瀛一屏障;內修吏治,外肄戎兵,旁兼三口通商,一代名臣,曾前李后兩師生。”

  據介紹,直隸總督署,又稱直隸總督部院,是我國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級衙署,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規模擴建,歷經康熙至宣統諸朝,堪稱清王朝的歷史縮影。總督署坐北朝南,有大門、儀門、大堂等,共有建築105間,素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稱。有清一代,這裡一直是直隸省的軍政樞紐,直到1912年清朝壽終正寢,這裡才宣告廢止。

  壹

  直隸,因其直接隸屬京師而得名。清初設置的直隸省,疆域遼闊,包括今天河北、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東、山西、河南、遼寧、內蒙古部分地區。總督,又稱總制。因獨特的地理位置,直隸總督名列全國八大總督之首。

  首任直隸總督是河北任縣人苗澄,但《清史稿》沒有為他立傳。實際上,苗澄只是清廷地方政體改革的過渡性人物。當時的直隸總督署駐地大名,後來移駐保定府。從雍正二年(1724年)到宣統三年(1911年)的187年間,共産生直隸總督75人,99任次。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晚清名臣,都曾駐此地,叱吒風雲。

  貳

  “晚清中興第一名臣”的曾國藩,歷史標簽是:“曾剃頭”、劊子手。

  改革開放之後我進入大學,偶爾讀了幾篇關於他的文章,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樣一個飽受唾罵的屠夫,居然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翻譯印刷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説,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曾國藩的輝煌歲月,當然是創建湘軍,絞殺太平天國。1861年,在湘軍的掃蕩下,太平天國潰敗之勢已定。平定太平天國後,曾國藩聲名大噪,威震清廷;而他遭遇的“滑鐵盧”,則是在直隸總督任上的“天津教案”。

  1868年,曾國藩改任直隸總督,上任後做了三件事:其一,以民為本,紓解民困,嚴令各地“不準于應徵錢糧之外,加派分文”,對貧困者採取相應救濟措施;其二,清理訴訟,依法施政,快速審結各類積壓民刑案件,並制定《直隸清訟事宜十條》;其三,治理河道,排除隱患,清淤永定河,加固南北兩堤,預防水災發生。曾氏就任直隸總督只有一年多,其行政堪稱典範,若非“天津教案”爆發,本可以大有作為呢。

  1870年春夏之交,“天津教案”發生,引起七國領事強烈抗議。曾國藩奉命前往天津辦案,決定處死8名殺人者,流放25名同案犯,並將有關官員充軍發配,賠償白銀46萬兩,派使團前往法國道歉。這個結局,引起朝野騷動,大罵曾國藩“賣國賊”。他百口莫辯,引咎辭職,將亂局留給了他的老部下——李鴻章。

  7月,李鴻章受命接替曾國藩辦理“天津教案”。據説交接時,老曾問小李與洋人交涉時準備咋辦,小李隨口説出了三字妙訣:“痞子腔。”個中滋味,頗耐人琢磨。因成功調解此案,李鴻章隨後調任直隸總督,不久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一時風光無兩。而元氣大傷的曾國藩,從此一蹶不振,一年後即駕鶴西行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02596f5-cca7-49cd-bf22-9fbc16bb5ac9

  參

  在直隸總督署駐紮最久的長官,是晚清名臣李鴻章,他曾先後三次受命出任直隸總督,任職達28年之久,歷史標簽是:賣國賊。

  李鴻章早年,不過是曾國藩的幕僚。1859年底,他進入曾國藩幕府,負責起草文書。李才高氣盛,鋒芒畢露,曾對他百般磨礪,促其成長,如逼他每日早起,誡其大言欺世,教其待人以誠。李后來回憶説:“我從師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其隨時、隨地、隨事,均有所指示。”

  李鴻章的輝煌生涯,一是創建淮軍,與湘軍一起,剿滅太平軍,平定捻軍;二是調任直隸總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成為清廷左右風雲之第一人。

  李鴻章在直隸總督任內,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條約,經常被提及的,是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與《辛醜條約》。而兩個條約的背後,卻是令人難堪的事實:一是甲午戰爭,二是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

  最令直隸總督署蒙羞的,則是此前發生在這裡的一場荒謬“審判”。1900年10月16日,英、法、德、意四國聯軍入侵保定府,總督李鴻章人在外地,傳令“以禮相待”。11月6日,以英軍少將蓋司禮為首的侵略軍頭目,端坐在總督署大堂正中,下令將清廷護理總督廷雍、守尉奎恒、參將王佔魁,五花大綁押進來,跪在堂下,用《大清律例》進行審判,並判處死刑,統統斬首。這是保定直隸總督署歷史上唯一一次“庭審”,卻是一群外國悍將運用大清法律,判處三名大清官員死刑。恥辱如此,夫復何言?——作為直隸總督,李鴻章當然難辭其咎。

  肆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撒手塵寰,其繼任者,是他的得力幹將、北洋軍閥袁世凱。袁大總統有兩個歷史標簽:一曰獨夫民賊,二曰竊國大盜。

  應當説,在晚清至民國的歷史蝶變劇中,袁世凱是個不可或缺的要角。袁世凱與李鴻章,並沒有師生之實,卻不乏師生之誼。因為,在小袁的每一個危急關頭,老李總是出面力挺。袁世凱早年政壇發跡,其實是在朝鮮。1884年,袁世凱率清軍平定朝鮮“甲申政變”,引起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重視,卻受到同僚的嫉妒與攻擊,被迫歸國賦閒以避風頭。李鴻章卻任命年輕的袁世凱出任“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1890年初,已是朝鮮總督的袁世凱,受到朝鮮國王李熙與清廷大臣張謇、張佩綸等合力圍攻,面臨困境,李鴻章力排眾議,支持他繼續留任,併為他寫了“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為其難”四句評語,嘆賞之情,溢於言表。

  李鴻章辭世,袁世凱成為直隸總督的不二人選。1901年11月,詔命下達,袁世凱正式履新。然而,他上任的地點,並不是保定總督署,而是高陽縣。11月27日,袁世凱在高陽縣衙“牧愛堂”,接過了直隸總督關防大印。此後,袁世凱督直十餘年,靠編練新軍起家,終於煉成了一枚“竊國大盜”,一個壽命只有83天的“洪憲皇帝”。

  佇立在老保定直隸總督署門前,思緒繞梁,雲煙漫卷。俗語雲:往事如煙。然而有時候,往事並不如煙。 (韓聯社/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