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河北省市縣政府開設政務新媒體

2019-04-25 09:51:41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意見提出,到2019年底,省市縣政府開設政務新媒體,省政府各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規範開設新媒體。到2020年,形成以省級政務新媒體為龍頭,省市縣三級協同、響應迅速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

  意見提出,各級各部門要按照“誰開設、誰主辦”原則,明確責任領導、責任處(科)室。組建專業化的政務信息發佈隊伍,制定嚴謹、明確、具體、規範的發佈程式,嚴格把住主題選擇、內容設置、稿件組織、審核簽發各個關口,重大政務信息發佈要經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或分管負責同志簽批同意。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要加大政務新媒體工作在政務公開年度考核中的權重,列為第三方評估重要內容。

  加強功能建設。充分運用政務新媒體擴大政務公開的受眾面和到達率。重點推送財政預決算、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信息。精準解讀重大政策文件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公眾廣泛知曉的政府信息,注重運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圖表、視頻、問答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解讀效果。推進新媒體曬政、問政、理政,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鼓勵採用微聯動、微直播、隨手拍等形式,引導公眾依法有序參與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共創社會治理新模式。積極推動民生事項“掌上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2019年底前,基本實現與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事項在政務新媒體辦理。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要開設政務微博、微信,連同已開通的河北政府網移動客戶端構成省政府“兩微一端”政務新媒體系統。各市、縣(市、區)政府和雄安新區管委會應開設微博和微信,其他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規範開設。建立信息發佈三審機制,涉及行政區域內重大政策發佈、解讀及民生領域重大事項的重要稿件由單位分管負責人再審,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發佈、重大輿情應對稿件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終審。提高原創信息比例,儘量做到“權威信息原創發佈”。豐富傳播內容呈現形式,積極運用數字化、圖表圖解、音頻視頻、訪談交流等形式發佈,貼近公眾、貼近生活,吸引公眾關注和參與。

  意見提出,各級政務新媒體主管主辦單位要加強對政務新媒體的日常監管。做到對違法違規信息和敏感有害內容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研判預警,第一時間通報處置。嚴禁購買“粉絲”等數據造假行為,不得強制或變相要求群眾下載使用和關注本單位政務新媒體作為辦事服務的前置條件。嚴格輿情處置,設立河北省網絡輿情聯席會議制度,對涉及特別重大的政務輿情,尤其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或社會影響較大的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最遲在5小時內發佈權威信息,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對其他政務輿情應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並持續發佈工作進展情況信息。(記者 賈楠 見習記者 解楚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