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未來之城實現創業夢想——雄安新區首屆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見聞

2019-04-30 13:45:11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4月26日,雄安新區首屆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暨民營企業招聘周在安新縣舉辦,招聘會現場火爆。數據顯示,513家企業提供崗位1.5萬餘個,2萬多名求職者現場“找婆家”,達成初步就業意向6536人。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雄安新區的承載力吸引力提升,準備來雄安發展的人更多了。

  來雄安實現人生價值

  成不少高校畢業生的選擇

  招聘會現場的513家參會企業,既有大型央企國企、知名民營企業,又不乏中小微企業。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雄安新區企業展位前,應聘者絡繹不絕,排起長龍遞交簡歷、推介個人;一些外地企業展位卻略顯冷清,招聘效果不盡如人意。

  “聽説工作地點不在雄安新區,多數應聘者扭頭就走。”來自高陽縣的一家招聘企業相關負責人説,公司原計劃借著臨近雄安新區的優勢,引進一批高層次管理和技術人才,提升公司的整體實力,但應聘者寥寥無幾。

  來雄安發展成為不少國內外高校畢業生選擇。在許多國內外高校畢業生眼裏,雄安新區將成為一座宜居宜業、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城,是各類人才就業創業的“天堂”。

  “趁年經,我要到雄安新區增知識、長見識。”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應屆畢業生安琪,不遠千里趕到招聘會現場。轉了兩圈,她挑選了包括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在內的幾個意向單位,投送出簡歷,並向招聘者表達了自己強烈的就業意願。

  提供10個招聘崗位,現場收到600份簡歷。中建三局雄安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展位前持續火爆,前來應聘的絡繹不絕。該公司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趙龍介紹,隨著雄安新區即將轉入大規模的實質性開工建設階段,不少企業開始提前儲備技工類、建築工程類等人才。

  “公司研究中心計劃招聘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助理、智慧交通和綠色建築方面的研究員,但沒有合適人才應聘。”雄安綠研智庫有限公司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姚春嬌説,她在招聘現場收到20份簡歷,但都是行政方面的,希望新區進一步優化人才供需結構,引進更多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高端人才。

  從熱門行業和熱門崗位來看,參會企業行業排名前5位分別為建築工程、機械製造、醫藥醫療、IT/信息技術、教育培訓,招聘崗位排名前5位分別為銷售類、普工類、技工類、建築工程類、行政類。

  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新區已初步形成就業創業管理服務體系,下一步將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就業創業政策和服務體系,讓供需雙方對接更加精準。

  北京高端人才來雄安

  創業就業成為新趨勢

  畢業于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的趙興濤,老家是保定市清苑區,現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十三研究所工程師。

  趙興濤説,早在雄安新區設立之初,他就天天看新區的報道,時時關注新區規劃建設的進展情況。儘管已有北京戶口,但趙興濤仍下定決心到新區發展,並向單位提交了辭職報告。

  “我學的是智慧控制技術專業,希望能有機會到新區的高端高新企業或研究機構任職,從事物聯網、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方面的研發應用。希望能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到新區就業,深度參與綠色智慧新城建設。”趙興濤説。

  採訪中了解到,像趙興濤這樣的年輕人,有志來新區創業就業的不在少數,北京高端人才來雄安創業就業成為新趨勢。

  在北京經營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申超,也趕到招聘會現場,希望能將公司“搬”到新區。在雄安晨啟安新創業孵化基地展位前,他與參展單位負責人交流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是新區明確發展的重點産業之一,我希望能回到家鄉,見證這座未來之城的發展。”老家是容城縣的臧原坤告訴記者,他是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希望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高收入工作。

  從崗位需求上來看,精通專業技術的工程師可以找到待遇優厚的工作,IT行業、物聯網、現代生命科學、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高端人才缺口較大,且需求呈上升趨勢。

  “新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發展環境,增強城市承載力、集聚力和吸引力,吸引高端高新産業落戶,確保疏解對象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原付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