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扶貧微工廠”助貧困戶脫貧

2019-05-07 11:08:58  來源:邯鄲日報  責編:董健雄

  該做法入選國務院扶貧辦編撰的《脫貧攻堅100計》第一計

  4月20日,魏縣沙口集鄉劉屯村“扶貧微工廠”恰恰箱包廠迎來一批特殊客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政府考察團一行來廠考察箱包廠創建運行和市場行銷情況。

  恰恰箱包廠是該村曾經的貧困戶、90後小夥兒韓海超創辦的一家“扶貧微工廠”。2017年7月,村裏建成標準化“扶貧微工廠”,韓海超率先入駐,租賃200平方米廠房,每年租金1萬元。兩年多來,箱包廠已吸收20多名工人,其中建檔立卡戶留守婦女13名。這樣,貧困戶婦女在家門口,每人每月就有2000多元的工資,還方便照顧老人、孩子。該

  廠每月生産箱包8000多件,除去各種成本,韓海超本人每月收入近萬元。

  該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陳瑞學介紹,在魏縣,像韓海超這樣的經濟能人返鄉創業辦起來的“扶貧微工廠”已有252家,共帶動14000余人就業,人均年增收1.8萬元。魏縣發展“扶貧微工廠”實現産業就業全覆蓋的做法成功入選國務院扶貧辦編撰的《脫貧攻堅100計》第一計,在全國予以推廣。

  魏縣縣委書記盧健介紹,魏縣工業基礎薄弱,每年都有30萬人外出打工,面對外出務工人員想回鄉創業卻苦於沒有載體,全縣12.6萬半勞力、弱勞力村民想就業又沒有門路的現狀,魏縣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北京、雄安等地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外遷的機遇,首創“扶貧微工廠”模式,通過村集體建廠、縣財政補貼、舊房改造等方式,建起了一批面積在200至800平方米不等的工廠。

  為規範管理,魏縣出臺《“扶貧微工廠”管理暫行辦法》,將“扶貧微工廠”統一命名、統一標識、統一編號、統一管理。企業低價租賃,租費入賬村集體,大力發展箱包、服裝、玩具等加工産業,最終實現工廠入農村,村民在家門口就可打工。在扶貧過程中,“扶貧微工廠”起到積極主要的作用,帶動全縣52.2%的貧困人口脫貧。

  4月底,在魏縣仕望集鄉胡莊村“扶貧微工廠”——北京玄極泰和公司,孫改芹正在縫紉機上工作。這是一家主要從事“美團”等品牌外賣箱包生産的公司。該廠像她這樣的貧困對象有20余人,平均月工資2500元左右。孫改芹説:“原來我家主要靠愛人在外打工收入,一年1萬多元,現在加上我的,一年有三、四萬元,我們現在已經穩穩地脫貧了。”

  魏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通過一系列努力,截至目前,貧困發生率降至0.5%。2018年9月28日,魏縣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序列,摘掉戴了30多年的“窮帽子”。(記者 謝國英 通訊員 王德峰 郭海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