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文旅融合 激活千年運河

2019-05-13 15:16:49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a52f9841-1022-4ef9-8ce4-1e6d67449904_watermark

滄州大運河生態修復與環境衛生整治工程展示區。 張海興 攝

  千年運河貫穿南北,聯通沿線8省(市)30余個城市,織就一條連接歷史與未來、傳承與發展的文化紐帶。日前,在揚州舉行的首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上,三場高規格的大運河主題論壇分別關注文旅消費、文旅産業投資和文旅融合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大運河河北段上連京津、下接魯豫,是中國大運河中獨具北方特色的文化瑰寶。如何在弘揚大運河文化中講好河北故事?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體驗+分享”讓遊客認識多元化運河

  運河與旅遊的不斷融合,對運河文化的傳播起著幾何式放大作用,河道湖泊、驛站縴道、古塔寺廟、民居街巷等眾多自然和文化景觀,以及數量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構成天然的旅遊目的地“磁場”。如何才能發揮這些天然優勢,助力文旅融合?

  有學者為北方的大運河通州段文旅融合點讚。通州從文物保護修繕、開發休閒旅遊産業等多維度,探索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及文旅融合之路,重點打造運河古城、張家灣古城、漷縣古城、路縣古城四大片區。今年春節期間,通州運河文化廟會成為通州最聚人氣的活動,從農曆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共接待遊客18.9萬人次,為百姓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旅遊文化體驗。

  隨著旅遊消費日漸升級,文化體驗也在不斷“升級”。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傳統旅遊是景觀旅遊,熱衷建亭臺樓閣、造景觀工程;第二階段是“旅遊+文化”,第三階段是“旅遊+文化+科技”。他認為,大運河文化建設,應更多地讓觀眾進入旅遊文化的體驗。

  大運河河北段全長530公里,遺址類型齊全,歷史文化價值高,其中大運河滄州段長200多公里。近年來,滄州市將文化、生態和旅遊相融合,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多個項目相繼完工,大運河文化旅遊景觀初步連點成線,森林公園、家庭林場、桑果採摘園、林果觀光區等依次分佈,讓遊客感受運河的生態之美、文化之光。

  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謝飛認為,大運河河北段沿線文化種類豐富多樣,漕運文化、水利文化、船舶文化、非遺技藝等運河遺珍數不勝數,在增加遊客文化體驗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滄州泊頭的火柴工業文化、青縣馬場炮臺的軍事文化等,與運河文化融合,可為遊客提供多元化文旅體驗。

  “文創+旅遊”激活古老運河的IP

  迪士尼主題公園中唐老鴨、米老鼠、獅子王等動漫形象吸引遊人無數,一部《尋夢環遊記》帶火了墨西哥亡靈節,宋城大型歌舞千古情系列,烏鎮的國際戲劇節、木心博物館持續火爆……這些成功的文旅案例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有何啟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認為,文化創意已經成為旅遊業最核心、最鮮活的要素。可以説,文化創意是旅遊業走創新性發展、內涵式發展之路的核心環節,也是旅遊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IP的概念,在大運河文旅融合中也很重要。一個優秀的IP,可以‘一魚多吃’。”陳少峰説,“迪士尼主題公園中有個玩具總動員酒店。《玩具總動員》是一部熱門動畫電影,隨著電影熱映,它的IP價值大放光芒,誕生了包括服裝、舞臺演出、遊戲、酒店等在內的各種衍生品,這就是典型的‘一魚多吃’。”他認為,中國有豐富的與運河有關的故事傳説,可以創造屬於當代的爆款大運河IP。

  在我省,與京津交界的廊坊不斷在“文化+旅遊”的發展路上展現創意之美。廊坊攜手北京通州區、天津武清區,建立了以大運河為紐帶的通武廊旅遊合作聯盟,不斷推進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試點示範區建設。三地合作舉辦旅遊産業發展大會,聯手推出香河第一城、蔣辛屯鄉村旅遊片區,武清區南湖·綠博園、北運河休閒旅遊驛站等一批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精品旅遊線路,讓遊客領略大運河綠色生態之美。

  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學者梁勇表示,河北的大運河熱IP選項特別豐富,在文旅融合方面,應堅持“世界視野,中國高度,本土特色”的理念,把京津冀大運河與絲綢之路、瓷器之路、茶葉之路、海鹽之路、驛務之路等整合,體現大運河在絲路、瓷路、茶路、鹽路、驛路中的重要地位。

  “地域+特色”讓大運河“活”在當下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提出要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大運河遺存承載的文化,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揚大運河歷史凝練的文化,從這3個層次深入理解大運河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突出大運河的歷史脈絡和當代價值,以此統領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如何展示大運河文化遺産的整體形象?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副院長王健認為,不同地域呈現出不同風貌,會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文化感受。“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既要有整體把控,又要體現各個區段不同的文化特色,呈現出‘和而不同’的文化風貌。”

  近年來,我省不斷深挖運河文化內涵,擦亮這張“世界文化名片”。在滄州,吳橋大運河園區借助雜技大世界的資源,開發新興旅遊模式。在衡水,開展“漕運印象、非遺表演、碼頭名人”等主題活動,充分發掘了運河漕運文化、民俗文化,阜城縣碼頭鎮魏圈村建成的以運河文化為主題的村級博物館,讓運河文化“活”在了百姓身邊。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表示,大運河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其中既有物理載體也有文化符號,還有精神價值,需要不斷挖掘和提升。而目前大運河文旅建設中品牌形象還不夠清晰,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大運河如何利用好,已經成為當前文旅融合的一個熱點。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説:“現在有一種傾向,一説文化資源開發和遺産活化,就奔著旅遊市場和産業方向去。事實上,運河兩岸城鄉居民和常住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才是文化建設的主要服務對象。挖掘大運河文化遺産的魅力,要讓運河先活下來,才有可能火起來。”

  梁勇認為,挖掘大運河沿岸的本地文化內涵,就是將藏在博物館中的、寫在歷史書籍裏的大運河文化記憶,以文藝演出、紀錄片等形式展現給觀眾,讓其成為可供遊客消費的旅遊産品。這是讓歷史活在當下的重要形式,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方式。 (記者 曹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