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千年記憶” 續歷史文脈——定州高標準實施古城恢復改造工程記

2019-06-28 16:04:35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7991af3-b96f-4666-864d-861f9bb91340_batchwm

  夏日的陽光下,開元寺塔在周邊古香古色的特色商業街的襯托下顯得愈發雄偉秀麗。2014年,定州市全面實施古城恢復改造工程,使這座“千年古城”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通訊員 楊光偉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9497255-a483-415e-bb14-f3b0fc250377_batchwm

  近日,遊客(左)在定瓷大街的一家商鋪內選購定瓷産品。在特色商業街區建設中,定州市注重歷史文化的傳承,致力於將定瓷大街打造成定瓷製作、銷售、研發以及定瓷文化傳播的基地。 通訊員 白永民 攝

  巍然矗立的開元寺塔、氣勢恢宏的定州博物館、遊人如織的特色商業街……定州,這座有著2600多年曆史的古城正煥發著生機和活力。

  定州是聯合國地名組織命名的“千年古縣”、河北省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化瑰寶眾多。近年來,該市堅持“新城加快建設、古城保護恢復、舊城改造提升”,高標準高品質推動古城恢復改造工程,努力打造古城特色與現代文明相映、有歷史記憶的“高顏值”定州。

  “活”起來——

  讓文物走出“庫房”,讓精品走進百姓

  定州博物館位於定州古城恢復改造工程的中心位置,是這項工程的標誌性建築。第一次來到這裡,記者立刻被它典雅大氣的造型所震撼。該博物館以中山國文化為依據,將臺地、坡屋頂、鬥拱等漢代建築元素通過現代建築語言進行詮釋,在層層疊疊的飛檐鬥拱間顯示出深厚的歷史底蘊。

  拾級而上,首先進入定州博物館漢家陵闋展廳。柔和的燈光下,漢玉瑰寶——青玉龍螭銜環谷紋璧在1米見方的獨立展櫃裏泛出盈潤的光澤。這是從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的,通高30.5釐米,厚約1.1釐米,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玉璧,屬國寶級文物。

  定州博物館副館長杜會平説,定州是漢中山國首府,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但在5年前,考慮到對文物本體的保護以及安防等因素,包括青玉龍螭銜環谷紋璧在內的5萬餘件文物,被保管在定州文廟的地下庫房裏,地上的展廳裏僅有不到100件文物。

  2014年8月,作為定州古城恢復改造工程首批項目,定州博物館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8月,定州博物館正式開館。這座雄偉秀麗的現代建築與周邊的開元寺塔、貢院等四大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機融合在一起,成為古城恢復工程中最大的亮點。

  該館總投資3.8億元,分為漢家陵闋、天下大白等6個展廳,館藏文物中國寶級文物3件,三級以上文物965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7件,是全國館藏文物數量最多、歷史文化價值最高的縣級博物館。

  “展陳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從展示櫃、展示架、展牌、背景、燈光、文字、圖片以及文物間組合等,都是經過通盤考慮的,為的就是把這些精美的文物更加鮮活地展示給參觀者,希望參觀者在鑒賞文物的同時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杜會平説。

  記者注意到,在鏨花魚子地刻字六曲銀蓋盒等文物展櫃旁,設有360度全形度賞析螢幕,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屏實現全形度、近距離觀賞文物上的各種細節,甚至比拿在手中看得更加清楚真切。不僅如此,他們還精心打造了數字博物館,在全景漫遊系統裏,如實景般再現了實體博物館的佈局和展陳,高度還原了文物的質感和細節,並且可以將文物的三維影像放大,甚至能將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等珍貴文物進行虛擬拆解,並對每個部分的造型和圖案進行解讀。

  在讓文物“活起來”的同時,定州市博物館還讓文物“走出去”,讓館藏資源“動起來”。2018年11月16日至2019年2月24日,定州市博物館的鏨花舍利金棺、定窯白釉刻蓮紋龍首凈瓶等104件珍貴文物,參加了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地宮秘藏——寺廟園林的繁盛”展覽。今年7月,該館館藏的透雕螭紋玉觽、松石琥珀獸等精美文物,將赴日本參加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等合作舉辦的“三國志”展。

  “以前的博物館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遊覽死角,現在它變身為遊覽定州的‘打卡勝地’。”帶朋友到博物館參觀的市民王欣自豪地説。據統計,定州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已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

  “亮”出來——

  讓“國寶”凸顯出來,讓古今建築相互輝映

  春秋時期,齊相管仲到定州築城;戰國時期、漢朝、南北朝,定州先後3次被定為都城(或首府);後歷代王朝均在此設州置府,定州成為輻射周邊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商貿中心,留存下來有“中山廟學甲天下”之稱的唐代文廟、有“中華第一塔”美譽的宋代開元寺塔、有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科考場所貢院等一批歷史建築。

  然而,在現代城鎮化的進程中,這些國寶卻一度被湮沒在雜亂的民居裏。2014年,作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定州進一步加大古城風貌恢復力度,從改善文物本體周邊環境入手,全面實施古城恢復改造工程。

  為此,定州進一步挖掘和整理歷史文化資源,高標準編制《關於加強文物保護改革利用的實施意見》《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等系列文件和規劃,嚴格控制文物保護範圍及建控區域內的建設,確保建築高度、體量、風格等古城風貌和諧統一,展現城市文化底蘊,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按照“分批開發、連片保護”的思路,這項工程對開元寺塔、貢院、文廟、南城門、晏陽初故居為核心的舊城區進行集中規劃、整體改造,疏解與古城保護利用不相適應的功能,建設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特色商業及居住相結合的綜合性文化園區。

  其中,拆除遮擋歷史建築輪廓線的雜亂民居和沿街商鋪,是這項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環。這項工作涉及面積近600畝,僅中山路沿線的商戶就有98家,時間緊、任務重,但在群眾的支持下,該市順利完成了拆遷任務。

  在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們除保護好文物本體外,還對古樹名木等標誌性的事物進行保護。“草場衚同有棵‘歪脖樹’,本來夠不上古樹級別,在拓寬道路時可以砍掉。但為留住城市記憶,我們修改了原有規劃,為這棵樹留出充足的生存空間,也為這裡的老住戶們留了個念想。”定州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孟超説。

  站在文博園廣場旁的倣古建築裏向南望,雄偉秀麗的開元寺塔與氣勢恢宏的定州博物館互相輝映;向北看,曾在小街衚同裏“隱藏”多年的定州貢院終於顯現出來,影壁墻南側新建的貢院廣場將貢院襯托得更加莊嚴肅穆;向東看,倣古造型的商業街區充滿了生機……

  走訪中記者注意到,定州的歷史文脈正在融入城市建設的細節中,以定州歷史名人張寒輝命名的街邊文化廣場,向人們傳遞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散落在市區的街角遊園融合了鬥拱等建築元素,突顯著古城的歷史特色……一座具有中山國文化風貌和氣象的古城如畫卷般逐步展現在世人面前。

  “用”起來——

  以古托今,讓文化融入生活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現代光影技術的映襯下,流光溢彩的定州古城變得美輪美奐。徜徉在古香古色的崇文街、宋街等特色商業街區,遊客們可以一邊欣賞夜色下的開元寺塔,一邊品嘗定州八大碗等特色美食,並體驗購買定瓷等文創産品。定州的歷史文化正在不經意間融入現代生活。

  “特色商業街區建設最忌諱空有古建築的形而無文化底蘊的魂,要想‘活’下去必須打文化牌。”負責運營宋街項目的河北文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康霞説,她曾參與定州古城恢復改造工程的前期規劃工作。

  “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定瓷沒有絢麗多彩的顏色,卻自帶素潔、含蓄、典雅之美。定窯創燒于隋唐,至北宋達到高峰,終於元,歷時達700多年,是我國古代五大名窯之一。

  “定瓷産業將成為宋街乃至定州高品質發展的‘新爆點’。”經過深入論證,他們在宋街重點打造定瓷大街項目,以位置優越的鋪位、良好的物業服務以及優惠的租金,吸引定瓷製作和經營者,努力把這裡打造成定瓷製作、銷售、研發以及定瓷文化傳播的基地。目前,已經有10家從事定瓷製作、銷售的企業入駐宋街。

  倣古茶盞、功能陶瓷杯、玉化陶瓷手鐲……走進一家名為“弘傳定瓷”銷售門店,這裡的負責人侯建平介紹,這些産品全是他們設計研發的定瓷作品。“北宋時期,定窯發明瞭支圈覆燒疊置法,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影響了包括景德鎮在內的諸多窯廠,形成了地跨南北的定窯體系。”侯建平説,他們新設計研發的茶盞“官帽盞”就採用這個方法製作,併為原本在燒製成型後需要扔掉的支圈做了新的造型,不僅實現變廢為寶,還賦予了産品新的功能。

  “文創産品不僅要挖掘歷史文化,還要根據人們的生活需求調整産品結構,增強産品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康霞説,他們將與定瓷大街的商戶們重點圍繞人們的餐桌、茶桌做文章,助力定瓷産業實現高品質發展。

  同時,定州堅持以豐富的文物資源為依託傳承傳統文化,將文物資源轉化為高品質的旅遊産品和服務,打造以貢院、文廟為中心的科舉文化體驗區和修學旅遊區,開展學子入泮禮等文化活動;打造以古州署為中心的州府文化休閒區,建設了定州緙絲體驗館、文創研發中心等。以古城保護和利用帶動縣域經濟提升、經濟社會發展,定州正在進行著新的探索。(記者 徐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