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邯山區:民有所呼 我有所為

2019-07-02 14:22:19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cab3ae59-4f22-4c26-a1d2-83d8f217a6fd_watermark

  日前,邯鄲市人大代表走進邯山區焦窯社區開展“小板凳連心橋”活動,傾聽群眾意見和建議。 通訊員 李燊 攝

  “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理念,牢記為民謀利的責任,增強為民辦事的意識,提高為民辦事的本領,自覺把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基本內容。”

  2008年1月13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邯鄲市邯山區渚河路街道農林二社區調研社區黨建工作,召開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

  不忘初心,凝聚人心。牢記總書記囑託,近年來,邯山區以推動“黨的領導全方位、黨的組織全覆蓋、黨的服務全身心”為目標,以抓社區黨建帶動為民服務上水準,著力構建城市基層黨建體系。今年年初,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園區)、117個行政村、78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為民服務體系。

  今年4月以來,各級“民呼回應中心”開展活動127場,累計受理問題建議374件,涉及社會保障、物業管理、市容環衛等方面,360件在規定時限內解決;另外不屬於邯山區職權範圍的14件已協調解決6件。

  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區“民呼回應中心”辦公室負責人劉海洋指著工作臺賬告訴記者,每個問題都明確了承辦單位,涉及多個部門的指定牽頭單位,處理結果限期反饋,目前群眾評價滿意率達100%。

  “小板凳”解決大問題

  暢通渠道,讓群眾“遇事能呼”

  邯山區火磨街道公安巷社區是個老舊社區。説是社區,其實只有一棟樓,居民不足百戶。雖距邯鄲市火車站直線距離僅五六百米,但這裡曾是繁華背後“被遺忘的角落”:通往主街的200米小巷坑洼不平,而且小區地勢低,一下雨就形成雨水倒灌,最深時院內積水一尺多,居民只能涉水而行。

  日前,記者在這裡看到,小區道路已墊高並且硬化,還裝上了監控探頭和門禁系統,整個小區乾淨整潔。

  “以前住在這兒整天犯愁,現在環境美了,心裏舒坦了。”説起如今的居住環境,69歲的居民閆紅喜上眉梢。

  變化源自前不久邯山區“民呼回應中心”組織的一場“小板凳連心橋”活動。這天,邯山區區委書記靳祿兵,以市人大代表身份到火磨街道焦窯社區接待選民,徵求群眾對民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當天上午,閆紅聞訊趕到焦窯社區,看到小廣場樹蔭下十幾個小板凳圍成一圈,居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反映問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閆紅把居住在公安巷社區的煩心事一股腦倒了出來。讓她沒想到的是,一週後社區環境改造工程就開工了。

  “民呼回應中心”主要職能包括民生熱點受理、民生政策諮詢、民生建議收集、民生問題交辦督辦和民生民意測評,實行“區委領導、人大主導、各方參與”,辦公室設在區人大。每月逢6、16、26日,來自邯山區的省、市、區、鄉四級人大代表都會佩戴標誌,搬著小板凳到各自選區的廣場、社區、村口,把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填寫到《接待選民登記表》上,匯總到區“民呼回應中心”協調辦理。截至目前,已有108名人大代表深入轄區接待選民2200多人次。

  除了每月固定開展的“小板凳連心橋”活動外,各級“民呼回應中心”還通過“敲門問建議”“網上聽民聲”活動廣集民意。對老弱病殘等重點群體,街道、社區幹部定期入戶走訪,收集訴求,同時通過微信平臺等對群眾意見或建議限時辦理、反饋,快速及時解決群眾的身邊事。

  以群眾滿意為目標

  督辦考核,讓群眾“一呼就靈”

  “別看只有幾釐米,但讓我看到了社區幹部真心為老百姓辦事的實誠!”農林二社區居民翟美雲向記者講述了發生在她身邊的一件小事。

  前不久,在農林二社區幹部“敲門問建議”活動中,翟美雲在心願卡上寫下了“希望抹平家門口污水井蓋”的“微心願”,僅僅兩天便如願以償。問題解決一週後,區“民呼回應中心”電話回訪,她給出了“滿意”的評價。

  居住環境、證件辦理、鄰裡糾紛……群眾反映的問題五花八門,如何做到“一呼就靈”?

  劉海洋介紹,區“民呼回應中心”建立了“即時受理、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督導反饋、評議考核”的運行機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建議,按照政策諮詢、意見建議、問題反映等分類審核,然後根據屬地管理和部門職責轉辦。如果承辦單位認為不屬於本部門職責範圍,需提供相關依據並在1個工作日內反饋,經區“民呼回應中心”確認後才有效,有效避免了部門之間“踢皮球”。

  根據反映事項不同,邯山區要求部門職責範圍內的簡易事項“立即辦”,5個工作日內辦結;各鄉鎮、街道需要區直部門配合才能解決的較複雜問題“直呼辦”,部門相互配合,10個工作日內辦結;對涉及部門較多、10個工作日內無法辦結的疑難問題“協商辦”,由區“民呼回應中心”組織相關部門、鄉街、群眾代表三方協商,重點問題上報區委、區政府研究解決;對超時未辦、虛假辦理答覆的,由區中心平臺“督導辦”。

  辦理效果如何,群眾説了算。各類事項辦結後,由群眾通過民意交辦卡或網絡進行滿意度評價。區“民呼回應中心”對評價結果為滿意、基本滿意的進行電話抽查,對群眾評價不滿意的進行電話全覆蓋回訪,確定評價結果。評價結果按照答覆率、辦結率、滿意率每月排隊公佈,連續兩次排名後三位且滿意率低於90%的,約談單位主要領導;連續三次或累計四次進入後三位的,啟動問責程式。

  “以前解決問題習慣慢半拍,現在一天也不敢耽擱。”邯山區一位區直部門負責人坦言,群眾評價讓部門有了壓力。為在限定時間內解決一個問題,他曾4次到反映問題的群眾家中溝通協商。

  “‘民呼回應中心’的考核結果列入對部門、鄉鎮、街道的年度考核,督導各級幹部下沉服務,主動解決問題,最終實現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街,難事及時督辦,訴求及時解決。”靳祿兵表示,對群眾反映的共性問題、重大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和群眾代表聯合調研或人大專題調研,並作為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參考,讓各項政策更“接地氣”。

  民生連著民心,暖心服務讓基層黨組織“一呼百應”。百樂苑社區提出創辦“四點鐘課堂”,為孩子們提供課外輔導、延時看護等服務。社區微信群發出招募志願者通知後,短短兩天就有十幾位居民報名,其中有退休教師、律師,等等。

  社區黨總支書記赫俊霞説,以前社區工作是居委會幹部單打獨鬥,現在“民呼回應中心”動員大家一起解決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幹部們有了幫手,工作更加得心應手了。“‘獨角戲’變成了‘大合唱’,社區越來越像個大家庭啦!”(記者劉劍英、李保健)

  編 後

  牢記為民謀利的責任,增強為民辦事的意識,提高為民辦事的本領——邯山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創新社區黨建工作,通過“民呼回應中心”等有效載體,及時傾聽群眾呼聲,為民服務解難題,推動黨的領導全方位、黨的組織全覆蓋、黨的服務全身心。

  從效果看,“民呼回應中心”成為社區幹部切實為民服務、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創新工作載體,解決群眾身邊難事的有用平臺,是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的有效舉措。它啟示我們,提升社區黨建的服務力,就必須將黨建與群眾關切關聯起來,抓住社區居民最關心的事情,破解社區治理的難點問題,通過聯繫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提升社區服務水準。如此,才能讓黨建的根基紮根于群眾之中,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當前,全省第一批單位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在紮實推進,第二批單位不等不靠,學習、調研、整改也正在進行中,希望全省各部門各地牢牢把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和具體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精準聚焦工作中特別是為民服務解難題的突出問題,把學習實踐化,把調研具體化,能改的馬上改,能做的馬上做,把主題教育的成效體現在為民謀利、為民盡責上,努力交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