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新時尚” 大學生也來觀摩

2019-07-16 10:07:31  來源:長城網  責編:董健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302246841_22b4d7e9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學生正在參觀智慧垃圾分類設施。河北經貿大學/供圖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持續推進,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新時尚。日前,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社會調研小分隊專門趕赴張家口市展開調研,現場觀摩了垃圾分類試點的社區和垃圾處理廠,進行了一次“時尚”的實踐學習。

  在張家口市垃圾分類試點府街庭院社區,小分隊參觀了社區裏的智慧垃圾分類設施和互聯網+微生態垃圾分類分揀中心,詳細了解了智慧垃圾分類的操作流程以及分類投放積分兌換使用方法。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通過發放附有二維碼的垃圾袋,直接關聯每戶業主,定期對居民開展座談,提高居民垃圾分類處理意識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在生活中使用垃圾分類設施的社區居民已達90%。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00302246844_99bcb98a

  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社會調研小分隊赴2022年冬奧會舉辦地張家口市展開調研。河北經貿大學/供圖

  在垃圾處理廠不同類型垃圾正在進行分類處置,有機垃圾可以製成農田用肥,可燃垃圾被送去焚燒發電,無回收利用價值垃圾要進行填埋處理,充分二次利用。

  通過對垃圾處理的全流程進行現場觀摩,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河北經貿大學法學院2017級研究生賈潤田表示,“我們親眼看到了科學技術在推動垃圾分類處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也深深地意識到解決垃圾分類處理的問題,只靠政府推動是不夠的,還要發揮居民、企業,甚至是社會各界的力量,達成社會共識,形成社會習慣,才能最終讓垃圾分類成為每個人的潛意識。”(記者 張曉明 通訊員 陳運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