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謠進社區②】朋友圈轉發可中獎?這份防詐騙攻略請轉給爸媽!

2019-09-12 17:35:10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目前,以虛假信息詐騙為代表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越來越多,面對層出不窮的電信詐騙方式,老年人該如何應對?為此,記者採訪了河北省公安廳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主任劉傑,來聽聽他怎麼看。

  防範意識低,老年人易受騙

  據了解,近一段時間以來,電信詐騙案件呈高發態勢,從案發情況看,虛假購物或中獎信息、冒充公職人員實施詐騙等發案率較高。“隨著技術進步,電信詐騙犯罪越來越智慧化,詐騙手段向分工明確、組織健全的專業化、集團化發展。”劉傑表示,對於老年人來説,電信詐騙多以買賣虛假保健品、收藏品、盜刷支付寶、冒充公檢法人員等形式為主,近期較為突出的是轉發朋友圈即可中獎等經濟類詐騙。

  對於老年人為何容易上當受騙,劉傑解釋説,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安全意識越來越低,易被犯罪分子抓住弱點;其次,一些老年人存在貪圖小便宜心理,容易輕信別人;最後,老年人對微信、支付寶等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差,對互聯網詐騙形式的辨別能力較弱。

  防範意識要前置,提高防騙識騙能力

  今年3月份,一則“轉發朋友圈只需動動手指便可日進百元”的消息令石家莊市一位大媽“心動不已”。大媽看到連結後便點開並加了對方好友。繳納入會費之後,原以為會通過轉發朋友圈將“成本”掙回來,沒想到最後竟深陷其中,由最初的會費,到後來升級會員、提升骨幹等名目繼續交錢,最後被拉黑踢群。大媽前後共計被騙6000余元,懊悔不已。

  劉傑介紹説,面對老年人上當受騙,公安機關非常重視。“我們首先想辦法儘快挽回受害人的經濟損失,第一時間對嫌疑人賬戶進行止付凍結。然後對老年人進行安撫,並與受害人家屬溝通,避免家屬的過激語言對老年人身心造成二次傷害。”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如何進行有效防範?劉傑建議,一是老年人要加強自身的防範意識,提高防騙識騙能力。對微信朋友圈中的內容不可輕信,不要擅自點開微信連結,更不要在微信連結中輸入自己的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二是陌生好友的消息不要理會,要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更不會有不勞而獲的工作”,緊繃“防範線”,便可遠離詐騙之害;三是一旦發現疑似詐騙類信息誘導自己上當受騙後,請及時聯繫家人報警,並尋求警方幫助。(見習記者苑立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