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脫貧攻堅獎公告發佈 河北6人1單位榜上有名

2019-09-20 16:06:56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董健雄

  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辦公室9月20日發佈《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公告》。河北省6人1單位榜上有名,分別是:保定市淶水縣三坡鎮南峪村黨支部書記段春亭(奮進獎),邢臺市廣宗縣葫蘆鄉伏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張紅全(貢獻獎),邢臺市臨城縣委副書記(挂職)侯兵(貢獻獎),石家莊市行唐縣昊騰殘疾人雙創園園長賈茹(奉獻獎),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孫建設(創新獎),衡水市饒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挂職)李海波(創新獎),以及邯鄲市魏縣(組織創新獎)。

  公告指出,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的《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方案》,經過報名推薦、資格審核、初次評審、實地考察、徵求部門意見、復評審查、報批審定等程式步驟,評選出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共140個。其中,奮進獎25人,貢獻獎26人,奉獻獎25人,創新獎25人,組織創新獎39個單位。如對獲獎人選(單位)有異議,請通過全國扶貧監督舉報電話12317進行反映。受理時間:2019年9月20日至24日,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00。

  ●河北省入圍個人和單位事跡簡介如下

  段春亭,男,漢族,57歲,中共黨員,保定市淶水縣三坡鎮南峪村黨支部書記。2016年4月,段春亭牽頭成立了南峪村農宅旅遊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三級聯動、五戶聯助的管理模式,確定把發展高端民宿項目作為實現脫貧的支柱産業,完善收益分配方式,同時引入專業公司運營,探索了“雙帶四起來”鄉村旅遊扶貧模式(景區帶村、能人帶戶;把産業培育起來,把群眾組織起來,把利益聯結起來,把文化和內生動力弘揚起來)。先後吸納49戶貧困戶80人加入,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15套高端民宿,村民年人均分紅700元,貧困人口人均分紅1500元。2012年以來,他帶領南峪村以旅遊扶貧為目標建設美麗鄉村,修通村內道路,建成公園健身廣場,安裝污水處理設備,鋪設污水管道和飲水管道,安裝太陽能路燈,使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目前,該村1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86人已全部脫貧。

  張紅全,男,漢族,41歲,中共黨員,邢臺市廣宗縣葫蘆鄉伏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張紅全擔任伏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以來,挨家挨戶串門走訪,村民有什麼困難和需求,他都會記錄在工作日誌裏,想辦法幫助村民解決。他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分佈式光伏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年增收3000余元,申請資金100萬元修繕村民活動場所,籌資10萬餘元給村內道路安裝路燈。他組織協調民盟醫療專家開展義診活動,免費提供群眾緊缺和常用藥品,並進行科普和慰問活動,組織專門針對村醫的培訓班,為廣宗縣培養了一大批“赤腳醫生”。他通過嫁接引入教育資源,開展“新東方雙師課堂”品牌活動,為當地中學提供“名師工作室”支持,建立“民盟燭光行動”廣宗葫蘆鄉中學實踐基地,組織特級教師到廣宗縣支教。

  侯兵,男,漢族,46歲,中共黨員,邢臺市臨城縣委副書記(挂職)。2016年5月,侯兵挂職邢臺市臨城縣委副書記,積極策劃構建並大力推動“六位一體”扶貧工作體系,有力地推動了臨城縣脫貧摘帽。他協調爭取政策性金融信貸資金5.3億元,募集慈善捐助錢物折合人民幣近300萬元,為臨城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先後安排60余名縣鄉幹部參加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校培訓,安排30名村黨支部書記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參加村支部書記培訓。他連續策劃組織“外國人看中國精準脫貧”“中央媒體看臨城寫扶貧”兩次大型宣傳報道活動。通過在荒崗上種植薄皮核桃、蘋果、板栗等經濟林木,他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賈茹,女,漢族,44歲,群眾,石家莊市行唐縣昊騰殘疾人雙創園園長。2017年,賈茹在石家莊市行唐縣創建昊騰殘疾人雙創園,創新管理經營模式,解決了一大批殘疾人生活就業問題,助力脫貧攻堅。設立職業康復生活區,採用免費吃住、免費康復診療、參與計價勞動的模式,解決200名殘疾人康復就業。設立工療區,提供80個就業及輔助性就業崗位。設立就業培訓區,對不同類型的殘疾人和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培訓,增強其就業、創業競爭力和成功率。設立扶貧助殘“巧手坊”,帶動周邊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廣泛宣傳先進事蹟,激發貧困殘疾人內生動力。目前,雙創園共安置殘疾人就業161人,托養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87人,在全縣建設70個扶貧助殘“巧手坊”,輻射330個行政村,帶動殘疾人就業850人。

  孫建設,男,漢族,62歲,民盟盟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孫建設堅守太行山科技扶貧30餘年,把蘋果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觀念帶進貧困村,探索出一條産業扶貧新路徑。2001年起,他先後走訪13個國家和地區,走遍全國9省市蘋果主産區,提出了適合中國自然環境、適度規模經營的蘋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通過十餘年的努力,在河北、山東、陜西、甘肅、新疆、雲南、貴州7省區建立蘋果現代化栽培模式示範園。2017年開始,他牽頭在保定市打造“太行創新驛站”。截至目前,共謀劃建設30個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20多個設在貧困區縣,規劃建設面積28.3萬畝,建成面積8.6萬畝,涵蓋果品、蔬菜等10大類26個特色農業産業,100多項新科技、新成果在驛站得以轉化、應用、推廣,科技貢獻率達到80%以上,帶動7萬農戶增收。

  李海波,男,漢族,41歲,中共黨員,衡水市饒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挂職)。2016年8月至今,李海波挂職任饒陽縣副縣長,負責扶貧等工作。他發揮自身優勢,創新引領脫貧攻堅。他創新政銀合作模式,開發“政銀貸”“政銀保”“政融保”等金融扶貧産品,設立“金橋貸”轉貸資金池,破解“擔保難”等問題。創新“10+1+1000”金融扶貧機制,激發社會扶貧動力。創新開發政府增信網上系統,借鑒農業銀行信貸網上審批模式,提高金融扶貧效率。創新金融扶貧融資渠道,累計推動16家扶貧企業實現多渠道融資。截至目前,累計幫助8000余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2018年,饒陽縣實現脫貧摘帽。

  邯鄲市魏縣堅持開髮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相結合,將收入不穩定的已脫貧戶和未納入建檔立卡的低收入戶作為防貧重點群體,測定“預警監測線”,將支出超過此線的納入防貧重點對象。以國家現行貧困標準的1.5倍為限,設置“防貧保障線”,對收入低於此線的,凡符合救助條件的發放保險金。創設“精準防貧保險”,覆蓋全縣10%左右的低收入重點群體。聚焦致貧返貧因素,通過部門定期監測,將相應群眾及時納入防貧序列,並劃分不同區間進行差別化救助補償。堅持四級聯動,實行信息收集、調查核實、評議公示、審批備案、資金髮放的“五步工作法”,做到發放程式高效便捷。為杜絕一“保”了之,堅持從增強“造血”功能入手,安排幹部幫扶,因戶施策,通過産業扶持、引導就業、兜底分紅等方式,提升抗擊風險能力。(記者 潘文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