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至1985年,習近平在正定縣工作期間,經常騎著自行車到滹沱河畔的塔元莊村,和村民拉家常、談發展。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塔元莊村視察,寄語塔元莊村“把農業做成産業化、養老做成市場化、旅遊做成規範化,在全國率先建成小康村。”
牢記總書記殷切囑託,塔元莊村全力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大力發展農業、養老和旅遊業,走上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幸福路。
塔元莊村內。長城新媒體記者 于仕越 攝
塔元莊村毗鄰滹沱河,沙地多耕地少,村裏搞農業有些先天不足。塔元莊黨支部書記尹計平向記者介紹,這些年來,塔元莊堅持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發展特色、休閒、綠色農業,大幅度提高農業附加值。2013年開始,村裏陸續成立了果蔬專業合作社。註冊了塔元莊牌商標。興建了集農業生産、觀光旅遊與一體的現代科技示範園,引進了慧聰電子商務産業園。
給農業大棚裝上最強大腦科學,調節農作物種植所需的營養和環境,利用雲數據給作物制定統一的標準,實現了農作物的高端定制,塔元莊村的沃圃生智慧農業園正利用現代科技打造高端農業,以智慧農業助力農業産業化發展。
沃圃生(塔元莊)智慧農業園區內。長城新媒體記者 于仕越 攝
在智慧農業園的西瓜大棚內,記者看到了被命名為“真定一號”的西瓜,與一般西瓜不同的是,“真正一號”的瓜瓤是橙色的,口感脆甜,瓜汁更是清冽幹爽。走進瓜棚,陣陣濃郁的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不僅如此,在大棚內,記者還發現,幾乎每一個瓜藤上的西瓜個頭兒、重量、口感都保持了高度一致。
“在我們農業園區共有九個大棚,佔地66畝,在雲栽培系統控制中心大屏上,顯示著智慧感測器傳回的大棚溫濕度等基礎參數,和九個大棚的實時監控。”沃圃生智慧農業園區的負責人梅東告訴記者,感測器感知信息雲栽培平臺做出決策,智慧水肥一體機執行指令,一系列的硬體設施和智慧分析軟體構成了大棚的最強大腦。讓大棚長出的“真定一號”西瓜口感爆漿,而且産業鏈還實施了雲碼溯源系統,只要掃描産品的二維碼,就可以追溯生産全流程,確保流程可靠,産品安全。
工作人員在大棚裏挑西瓜。長城新媒體記者 于仕越 攝
塔元莊村的村民夏彥朝在智慧農業園內做技術員,“我父輩們都是在河灘地裏種莊稼,真是窮怕了。而新型農業可以無土栽培,而且種出的作物又多又好!”夏彥朝向記者坦言,在家門口就能找到這樣收入不錯的工作,在村裏還領著分紅,這日子是越過越好。
近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農業做成産業化的要求,塔元莊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通過資源整合,模式創新,村企聯合,開發農業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如今現代農業為塔元莊發展注入新活力,村民自願入股,資源變資産,農民變股民,菜筐子瓜籃子撐起了錢袋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