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主論壇、20場平行分論壇、10場專項分論壇……10月9日在高碑店市開幕的第23屆國際被動房大會上,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位各界精英,共同探討被動房技術、社會解決方案和未來發展方向。
從防水透氣膜、石墨聚苯板等新型節能建材,到環境一體機、除霾新風智慧窗等高端裝備,從單體示範建築到國家超低能耗建築産業基地,大會匯集了當今被動房領域的最新技術和成果。
被譽為世界建築節能領域“奧林匹克”的國際被動房大會,首次走進亞洲便花落高碑店市,這將對我省乃至我國的被動房産業帶來哪些影響?
“水土不服”不再是問題
位於高碑店市的國家住宅體驗中心,6棟民居式被動房集中展現了智慧家居、節能門窗、智慧遮陽、新風熱交換、能量回收、負氧離子、甲醛及有害氣體凈化等前沿技術成果。
奧潤順達集團技術總監范振發介紹,6棟民居是他們研發的節能型、經濟實用型、健康型、舒適型、産能型、智慧生態型六大系列被動房的集中體現,能分別適應中國各地的不同氣候。
“被動房技術起源於歐洲,引進到中國後由於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差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范振發以我省為例説,全省跨越了寒冷A、寒冷B及嚴寒C三個氣候區。嚴寒和寒冷地區供暖的室內設計溫度為18℃至24℃,採暖需求很大。寒冷B區夏季炎熱,大多時間處於35℃以上,製冷需求和能耗也很大。被動房設計必須考慮這兩種需求。基於此,奧潤順達集團與德國被動房研究院、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等歐洲科研院校,以及清華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國內十余所科研院校合作,圍繞機電系統、新風系統、熱交換系統、智慧控制系統等技術領域,細分數千個科研課題聯合攻關,攻克了適合中國不同氣候帶的被動式建築重大課題。
“被動式建築推廣目前已經沒有技術上的限制了。”國際被動房大會組委會主席沃爾夫岡·菲斯特説,現在被動房的窗戶已經採用了第三代技術,從兩極到赤道均可採用。
“被動式房屋對設計師、建築師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對從業人員進行相關培訓,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廣被動房。”沃爾夫岡·菲斯特表示。
認證體系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
“在歐洲,被動式建築正以每年8%的速度遞增。2020年,歐盟27個國家將全部採用被動式建築標準建設。新建房屋如不能達到被動式建築標準,將不予發放開工建設許可證。”德國被動房研究院副院長百特德·考夫曼説。
今年9月1日,我國的《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正式實施。這是國際上首次通過國家標準形式對近零能耗建築相關定義進行明確規定,也是我國首部引領性建築節能國家標準。
“中國被動房體量還很小,目前處於技術示範推廣階段,還沒有強制實施。”中國房地産協會會長馮俊認為,應以政策為導向,從建築材料、部品等市場源頭抓起,加強被動房建築的規劃、設計、施工及運行全過程監管,加快建立健全被動房建築品質監控制度。
“我國的被動房認證目前還處於自願階段。”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環能院院長徐偉告訴記者,目前,國內能夠開展被動房認證的機構,只有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聯盟和中國建築節能協會,認證體系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
需加大技術創新降低成本
此次大會,位於高碑店市的國家超低能耗建築産業基地成了來賓關注的一個焦點。從石墨聚苯板等新型建材到被動式高性能系統窗,再到被動房的核心設備——環境一體機,這裡全能生産。
“原材料、加工設備、核心零部件仍需進口。”奧潤順達集團技術部主管沈峰説,被動房是一個集成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的技術或産品出現短板,各個環節的能耗都會受到直接影響。由於國內的熱交換芯、風機等産品品質還不太理想,他們只能全球採購。
在瑞士思家公司展臺上,記者發現,他們展出的防水透氣膜看起來平淡無奇。通過介紹得知,這種産品既透氣、又防水,在防止熱交換的同時,還能防止門窗變腐,使用壽命也長。一位山東客商説:“國內同類産品無論性能還是使用壽命,都還達不到瑞士思家公司的水準。”
“一些技術和産品還缺乏自主研發能力,增加了被動房造價。”省住建廳總經濟師程才實説,“應加強被動房相關産品和技術的研發,實現産業本土化。”
程才實認為,可通過三種路徑降低被動房建造成本,一要從科研上求突破,充分發揮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生産企業、開發建設單位等各自優勢,開展建築節能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為生産價廉物美的節能産品提供技術支撐;二是支持示範應用成熟的先進技術規模化、專業化、本土化生産,有效降低新型節能産品的成本,為被動房建設提供價廉物美的節能建材産品;三是重點抓好墻體保溫、門窗等建築節能核心技術的研發、生産和推廣應用,在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記者 林鳳斌)
連結
啥是被動房?
1991年,“世界被動房之父”沃爾夫岡·菲斯特首次在德國達姆施塔特市克蘭尼斯坦區成功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棟被動房示範建築,通過高效的保溫系統,以及帶熱回收的專用環境一體機,實現了冬季不用燃煤燃氣供暖,夏季不用空調製冷。由於採用了成熟的隔熱窗框和通風技術,整座建築的平均能耗比傳統建築節省了九成,室內空氣品質一直非常好,現場測量和用戶調查證明舒適度很高。
德國被動房研究院(PHI)認為,被動房就是可以獨立地從建築的功能結構中獲得能量的房子,房子可以利用能量交換的方式對空氣進行處理,獲得舒適的室內溫度和高品質的室內空氣。
經過28年的發展,被動房領域已經形成全套設計、施工技術體系和認證體系,被動房已在許多國家建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