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期間,我省各地開展多種活動弘揚尊老愛老優良傳統
溫情陪伴傳遞濃濃敬老情
10月6日,臨城縣駐東溝村扶貧工作隊隊員上門為行動不便的東溝村村民送來餃子。“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臨城縣委宣傳部、縣新華書店駐東溝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志願者一起包餃子,請村裏老人吃孝老餃子宴。 記者趙永輝攝
從為獨居老人送去溫暖到志願者上門與老年人同做節日佳肴,從組織活動禮遇先進典型到舉辦演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又是一年重陽節,伴隨新中國70華誕的喜慶氛圍,燕趙大地處處洋溢著尊老愛老的節日氣氛,河北各地以繼承發揚孝老愛親美德為著力點,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重陽節主題活動,用點點滴滴的愛心和溫情的陪伴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
●唱讚歌 誦經典
發掘重陽文化內涵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7日,衡水市高新區大麻森鄉東桃園村舉辦了第二屆重陽文藝匯演活動,該村77位65歲以上老人相聚在一起,共度重陽佳節。
當天上午9時,文藝演出在歡快的鑼鼓聲中拉開帷幕,廣場舞《我和我的祖國》、歌曲《祖國你好》、戲曲《玉堂春》《打虎上山》……老人們邊揮舞手中紅旗,邊欣賞精彩節目,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以這種別開生面的形式過重陽節很有意義,不僅在全村營造了孝親敬老的濃厚氛圍,還激發了我們愛國、愛黨、愛家鄉的感情。”東桃園村黨支部書記劉順青説。
重陽節前夕,黃驊市海園社區舉辦了“敬天下老人·揚中華美德”慶祝九九重陽老人節文藝匯演,晚會以舞蹈、歌曲、詩詞朗誦等多種文藝形式,弘揚愛國熱情,共承敬老美德,匯演現場一派歡快喜慶之景。
10月7日,唐縣民政事業服務中心一派和樂融融的節日氣象,該縣團委攜手愛心協會、唐縣河北梆子天鵝湖戲曲大舞臺等開展聯合慰問演出,讓老人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
尊老敬老,重在貼心。定州市朝陽愛心公益協會開展了一場“孝情感恩”之旅——組織志願者陪伴家中老人參加紅色旅遊,到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等地進行參觀遊覽,在重溫新中國紅色歷史中增進親情。
近年來,緊緊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省堅持利用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培育家國情懷,注重引導廣大群眾把愛國和愛家統一起來;發掘展現節日文化內涵,發揮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讓傳統節日成為愛國節、文化節、道德節、文明節。
“在兩千多年的傳承發展中,重陽節和中國傳統孝道倫理相融合,發展出了敬老愛老的濃濃深情和不懼困難的民族精神。如今,我國把農曆九月初九設為法定‘老年節’,進一步激活歷史傳統,喚醒文化記憶。”有關民俗專家表示,把重陽節定為“老年節”不僅僅是單純的敬老孝老,更是融合代際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之舉。
●送溫暖 獻愛心
關愛需要幫助的人
10月7日下午,張家口市崇禮區婦聯的黨員志願者們到白旗鄉扶貧幫扶村慰問了結對幫扶的貧困老人,為他們送去牛奶等慰問品。在老人們的家中,志願者與老人親切交談,了解老人們的困難,幫助老人解決實際問題。
10月3日,在邯鄲市復興區王郎社區,一場“迎重陽千人餃子宴”正在舉行。在湘五美食賓館大廳裏和廣場外,千余名老人歡聚在一起,熱熱鬧鬧、説説笑笑,開開心心地吃著包含200余名志願者愛心的敬老孝老餃子宴,高高興興地迎接重陽節。“我沒有兒女,每年這個時候,大家在這裡就像一家人!”一位老人激動地説,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重陽節當天,由廊坊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的“孝暖廊坊 愛在重陽”——“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文化活動在廣陽區逸錦家苑社區舉行,此次活動以志願服務為主線,通過文藝表演、健康知識諮詢等形式,為老年人送去關懷。“今天是重陽節,我特別高興,孩子們都回來了,還有這麼精彩的演出和服務,感到特別幸福。”解成花老人激動地説。
文藝演出結束後,志願者們組成8支志願服務隊,分赴市區各街道社區的老黨員、老幹部、老專家、老戰士、老模範家中進行走訪慰問。志願者們與老人親切交談,詳細詢問老人的生活情況、身體健康狀況,向他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近年來,每逢重陽節,我省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形式的敬老愛老活動,不斷深化大眾對重陽節的認識,推動了整個社會對老年人的關心和重視。
省文明辦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有關通知精神,全省各地廣泛組織開展走訪慰問、志願服務、登高賞菊和廣場舞、歌咏比賽等文體活動,弘揚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豐富了廣大城鄉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營造了良好的重陽節文化氛圍。
“最溫暖的敬老是理解,最溫情的孝老是陪伴。”有關專家指出,傳統節日更集中地體現了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重陽節也不例外,要注重加強重陽節傳統美德與現實意義的學習、宣傳、引導,更廣泛地傳播節日中蘊含的文明、和諧、友善等文化內涵,使這些優秀的價值觀念植根於人們內心深處,涵養大眾精神家園。(記者 劉冰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