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近年來,我市充分發揮旅遊資源特別是紅色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優勢,以“旅遊+”融合發展為抓手,挖潛力,探路徑,善創新,把旅遊扶貧品牌做實叫響,把“風景”變成産業、將“美麗”轉化為生産力,走出了一條旅遊産業扶貧的新路子。
建平臺
築牢旅遊扶貧工作品牌
我市連續舉辦的五屆旅發大會推出了正定縣、鹿泉區、平山縣等一批新業態項目,帶動了旅遊扶貧。它們都為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搭建了平臺,打出了旅遊扶貧的石家莊品牌。其中,平山縣李家莊憑藉其深厚的紅色資源、美麗鄉村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11月25日,記者驅車來到平山縣李家莊村。清澈的湖水環繞著村子,一座座農村小院點綴其中,路邊的樹木在寒風中依舊精神抖擻。入冬後的李家莊村,遠遠望去,猶如一幅景美、村富的田園山水畫卷。
前幾年,李家莊還是一個“灰頭土臉”的窮山村,被崗南水庫三面環繞,交通不便,土地基本都是山坡地,糧食勉強自給,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裏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如今,年輕人回村發展的逐漸增多,村裏有想法的人也都辦起了農家院,吃上了“旅遊飯”。“我們這個農家小院有4間房,價格在100元至200元之間,每到節假日的時候,需要提前預訂才能入住,生意挺火爆的,光去年收入就有10萬元左右。”村民韓會茹説,除了住宿,自己經營的農家菜館生意也不錯,遊客來了,可以吃到當地的野生魚、野生蝦、腌肉面等特色農家菜。
“今年,李家莊村還入選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平山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平山縣是河北省旅遊資源大縣,有著名的革命聖地。特別是第三屆石家莊市旅遊産業發展大會在該縣成功舉辦,給平山縣旅遊産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搞探索
實施景區帶動扶貧戰略
“全市26個4A級以上景區,有16個分佈在4個國家級貧困縣。”市扶貧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就為我們探索“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旅遊扶貧模式,帶動百姓脫貧增收,奠定了先天的好基礎。
今年10月份,漫山花溪谷景區單日遊客量突破一萬餘人。靈壽縣漫山村的李建雲介紹説,這在以前可是無法想像的。漫山村地處深山,村民除了種些雜糧,幾乎沒有其它收入。可近年來,隨著五嶽寨、漫山花溪谷景區的發展,村民們開起了賓館、做起了小吃,憑藉著好風景,有了“好錢景”。
昔日的窮小子李建雲更是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三層樓的賓館。“父母身體不好,長年吃藥,我在外面打打零工也掙不了什麼錢,那時候家裏吃穿都發愁。”李建雲説,2018年,他拆掉了自家的6間小平房,用前些年農家樂掙的錢建成了現在的望岳樓賓館。
“旅遊精準扶貧,讓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靈壽縣扶貧辦主任梁風斌向記者介紹説,單五嶽寨、漫山花溪谷等景區輻射帶動13個貧困村,發展精品農家樂50余家,帶動3500余人脫貧。
抓典型
推動旅遊扶貧提升水準
基礎設施改善了,各項服務也得跟上。為提升全市鄉村旅遊管理水準,我市多次組織舉辦了農家樂從業人員培訓班,並利用國家、省級的各類旅遊培訓班,對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村官、致富帶頭人、旅遊扶貧幹部等進行再次培訓,有力推動了鄉村旅遊提質增效。“旅遊淡季時,縣裏就會組織我們參加免費的農家樂餐飲、服務等培訓班。”開設農家樂的韓會茹説。
另外,我市還積極組織參加原國家旅遊局開展的鄉村旅遊“百千萬品牌”推介行動,晉州市周家莊鄉、靈壽縣南營鄉大地村獲得“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稱號;5戶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戶”;42家農家樂獲得“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稱號;34人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等。
靠著綠水青山,目前我市直接從事旅遊産業建檔立卡戶已達2200多戶,旅遊扶貧産業輻射帶動建檔立卡人口超過11萬人,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序銜接奠定了堅實基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