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有特殊意義。2019年,河北省“三農”工作在“提成色”和“穩底盤”上狠下功夫,使農業農村繼續保持平穩發展的良好態勢,精準脫貧成效顯著,糧食總産量創歷史新高,農村民生進一步改善,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農民表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歡慶自己的節日。 鄭建衛 攝
“四個農業”實現農民增收 提升“三農品質”成色
12月30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國奇農興家庭農場的李國奇在電話裏告訴記者:“我們家庭農場種著300畝地,去年(2018年)的收入是20多萬元,今年(2019年)的收入保守算也有30多萬元”。他開心地給記者算著賬:今年一季小麥,種了250畝強筋小麥,每斤賣到1.4元,比普通小麥高0.2元。種了50畝紫小麥,紫小麥麵粉每斤2.5元,比普通小麥麵粉高0.8元。還有一季秋糧,種的是100畝穀子和150畝玉米套種大豆,今年穀子的價格高,達到了2.2元一斤,兩季糧食每畝地純收入超過1000元,再加上大型農機給其他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賺的幾萬元,30多萬都是保守估算。
李國奇在介紹他的農業機械是如何服務其他農戶的。 鄭建衛 攝
李國奇一家是河北省千萬農民的縮影。2019年,河北省深入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年行動,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品質農業,著力提升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
河北省建設了19個省級農業産業技術團隊體系,36個院士工作站、10個農業重點工作實驗室,41家京津冀農業協同創新平臺,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7%提升到58.5%。育成主要農作物標誌性品種28個,利用優質專用品種替代普通品種86萬畝,其中強筋小麥62萬畝、高油酸花生10萬畝、蔬菜14萬畝,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
全面推進農業節水節肥節藥綠色生産方式,在黑龍港地下水超採區開展季節性休耕200萬畝,在張家口壩上和黑龍港流域推廣旱作雨養30萬畝,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抗旱節水品種和配套技術536萬畝,全年節約農業用水6.7億方。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三年負增長。
全省培育創建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65個、市級區域公用品牌200多個。省級認定承德露露、雪川農業、金沙河面業等40個農業領軍品牌。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商標註冊,根據地域差異、品種特性創建一批特色農産品品牌。截至目前,河北省已註冊農産品品牌近7萬個,品牌農産品數量增長率達到10%。
率先在現代農業園區、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創新型農業企業和農業領軍企業建立內部品質控制體系和制度,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産,全省農業標準化覆蓋率由50%提升到64%。組織開展主要農産品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查,省級共監測各類農産品4482批次,總體合格率99.2%,河北農産品品質安全更有保障。
“美麗宜居”改善居住環境品質 提升“三農民生”成色
2019年,省農業農村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場硬仗,組織開展農耕文化傳承、農村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廣大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張北縣二台鎮代家村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老人們坐在密封走廊的長椅上,曬著太陽嘮著家常。 鄭建衛攝
一排整齊溫馨的小屋建在村委會的大院旁,小屋窗明几淨,走廊兩旁有沙發,院子中間是象棋桌,還有專門的“種植園”……這是近日記者在張北縣二台鎮代家村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看到的景象。77歲的靳英是代家村第一批入住幸福院的老人,提起幸福院的生活,她表示:“好得很!”靳英以前住的房子是村裏的危房,壩上天氣寒冷,加上舊屋漏風,冬天很難熬。現在幸福院裏統一供暖,屋子裏既乾淨又暖和,還能免費用水、用電,傢具電器一應俱全。
對貧困地區村民的易地搬遷安置,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居住環境品質,改善了群眾的生活條件。2019年11月20日,河北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全面完成,涉及7市35縣的10.2萬戶30.2萬搬遷群眾實現搬遷安置,其中貧困人口135882人,規劃建設的406個集中安置項目全部交付使用,配套建設的632個扶貧産業園區(項目)已建成568個。
館陶縣糧畫小鎮上正在工作的“糧畫姑娘”。 鄭建衛 攝
更多的地方則通過建設“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方式,走出了一條發展縣域經濟、實施鄉村振興的成功之路,鄉村面貌和群眾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館陶縣是河北省建設特色小鎮的典型,館陶縣在尊重民意、留住鄉愁、做強産業、改造提升的思想指導下,按照政府引導、村民自覺、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先後建成了糧畫小鎮、教育小鎮、黃瓜小鎮、羊洋花木小鎮、黃梨小鎮、彭艾小鎮等9個特色小鎮,吸引全國上千批次團體前來考察交流,國內外500多萬遊客走進小鎮休閒旅遊。特色小鎮的建設,讓農民生活中既有鄉村風情,又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品質。
目前,《河北省特色小鎮創建類和培育類名單(2019)》已經公示,共計84個,其中創建類48個,培育類36個。
生豬生産逐步回升 “肉盤子”保供價穩
“2019年2月份,我們公司生豬生産下降到低點,然後逐月回升,6月份生産恢復到常年水準,至今連續4個月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11月19日,河北省新河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經理秦規範對記者説。
石家莊雙鴿聖蘊食品有限公司的密封消毒通道,實現立體消毒。 胥文燕 攝
根據30個行業價格監測點統計,截至11月1日,河北全省仔豬均價每千克79.35元,銷量恢復至疫情發生前水準,商品豬留種現象增多;全省生豬價格每千克39.38元,預計每頭盈利3000元左右,養豬戶補欄積極性明顯提高。
在生豬養殖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業處處長陳東來説,今年以來,河北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生豬生産政策,堅持生豬“穩産保供”和疫情防控“兩手抓”,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
9月7日,河北省政府印發《關於穩定生豬生産保障市場供應的通知》,農業農村、財政、發改、銀保監等部門先後出臺一系列文件,從資金、土地、環保、信貸、保險等方面,著力解決“沒地養”“沒錢養”“不敢養”的問題,大力推進標準化養殖,為恢復生豬生産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解決“沒地養”方面,河北要求違規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的要儘快整改,新劃禁養區按要求向生態環境部和農業農村部備核,對禁養區內需要搬遷的生豬養殖場,支持異地重建,同時加快違規劃定禁養區排查整治。在解決“沒錢養”方面,全省明確貸款政策。經協調,相關銀行將下文明確對有抵押的養殖企業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貸款,對沒有抵押的養殖企業可以申請信用貸款,並簡化貸款手續。在解決“不敢養”方面,多種形式宣傳政策,解讀利好預期,增強養殖戶信心,同時加強技術指導。
此外,落實種豬場和年出欄5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貸款貼息政策,減輕企業融資負擔,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生豬保險保額。暫時提高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將能繁母豬保額從1000元增至1500元、育肥豬保額從500元增至800元。擴大育肥豬保險規模,進一步增強生豬養殖風險抵禦能力。
2019年,河北統籌下達各類穩定生豬生産資金共8.61億元,其中,生豬調出大縣獎勵1.33億元,已及時撥付21個生豬調出大縣。“有關部門出臺的穩定生豬生産的一系列政策,讓我們養豬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12月1日,威縣華威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步田説。
隨著河北各項穩産保供政策不斷出臺,各地生豬存欄有所好轉,生豬生産整體進入了止降回升的轉折期,生豬價格也出現止漲下跌趨勢。
糧食再獲豐收 農業“壓艙石”穩穩妥妥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019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為9703.5萬畝,糧食總産量達到3739萬噸,比2018年增産38萬噸,河北又是一個豐收年。
清河縣聯合收割機在麥田裏作業。 許金亭 攝
夏糧方面,河北省冬小麥收穫面積3460.6萬畝,比上年減少61.3萬畝。小麥生産期間氣候條件總體有利,田間管理措施到位,小麥長勢好于上年,平均畝産420.4公斤,比上年增加9.8公斤,總産量達1454.8萬噸,比上年增加8.8萬噸,總産連續7年保持1400萬噸以上水準。
秋糧方面,河北省繼續調減籽粒玉米麵積95萬畝,因地制宜發展高蛋白、高油大豆、高油酸花生、飼用玉米、雜糧雜豆、中藥材等特色作物種植,全省秋糧播種面積為6183.5萬畝,比上年減少46.9萬畝;平均畝産365.9公斤,比上年增加7.3公斤;秋糧總産量達到2262.4萬噸,比上年增加27.9萬噸。
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工儀式現場的大型農機。 鄭建衛 攝
在穩定糧食生産的同時,今年河北省繼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全省大力推廣優質強筋小麥,新增訂單面積62萬畝,達到360萬畝;新增高油酸花生10萬畝,達到20萬畝以上;新增“雙高”大豆23萬畝,達到154萬畝;新增雜糧雜豆25.8萬畝,達到445萬畝,種植結構明顯優化。
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河北省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2019年11月4日,河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活動在邢臺清河縣啟動。全年共安排新建高標準農田280萬畝,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40.4萬畝,分別超出國家下達河北省任務數的7.7%和10.5%。全省省級以上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總量達到42.12億元,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投資達到1500多元。高標準農田建設總規模、資金投入總量及畝均投資,均達到河北省歷史最高水準。
河北省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之一,承擔著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使命。糧食生産喜獲豐收,有利於鞏固農業農村良好發展形勢,有利於充分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穩定市場,穩定經濟,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贏得主動權,為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記者 鄭建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