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黃驊港綜合港區集裝箱碼頭。 河北日報通訊員 何學林 攝
1月16日至19日,滄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緊緊圍繞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發展格局,深挖“運河”資源、激發“大海”能量、釋放“蟄伏”潛能,不斷壯大“新動能”、培育“新引擎”,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奮力開創新時代建設創新驅動經濟強市、生態宜居美麗滄州新局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如何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堅定不移融入協同發展大局、推進沿海開發開放、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引發了代表、委員熱議。
堅定不移融入協同發展大局,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
【現場連線】
1月17日,記者來到滄州明珠商貿城A區早市,在早市二樓經營精品女裝的商戶蘇小競,剛與客戶成交了一筆訂單。“2017年,我們從大紅門早市搬到滄州明珠商貿城。剛來的時候,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沒想到,還真來對了!”他高興地説,“以前在北京一年銷售額600多萬元,現在一個月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50萬元!”
“滄州市自整體承接北京服裝産業轉移以來,明珠商貿城、明珠國際服裝生態新城入圍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百強榜,1萬多家北京服裝批發商戶落戶營業,3500余家服裝加工生産企業簽約、近600家投資建廠,四季青創新型智慧服飾産業園開工建設。”明珠商貿城運營部主管柴廣智説。
【兩會聲音】
“2019年,滄州經濟開發區取得了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的驕人成績,成為滄州市3個主營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的開發區之一,全部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連續5年實現持續快速增長。”滄州市人大代表、滄州經濟開發區常務副主任韓光普説,報告中多次提到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對開發區發展寄予厚望。開發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圍繞千億級園區、汽車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中日韓産業園進行大膽開拓,進一步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目前,滄州市有駐滄央企單位63家(不含金融保險類),已投入運營51家。2019年上半年,51家運營央企單位資産總額1611億元,63家駐滄企業上繳各類稅收佔全市全部財政收入的60%左右,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滄州市政協委員、任丘市政協主席馮好乾建議,市政府加大與駐滄央企單位的對接溝通,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深度了解企業發展方向,注重與央企發展規劃的銜接,加強在産業鏈上下游和價值鏈關鍵部位的深入合作,把滄州作為央企擴大投資關鍵地區,把更多的項目引來滄州,落戶滄州。
【行動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滄州將持續鞏固對接成果,擴大先發優勢,力促合作升級。深化産業合作,加快中關村(滄州)互聯網産業園、航天科工軍民兩用産業園建設,推動國電高科天啟衛星物聯網星座等項目落地實施。緊盯入駐雄安新區的企業總部和科研中心,做好産業鏈配套銜接,重點抓好中電·任丘科技園、雄安新區産業·肅寧協同園等孵化轉化和生産加工基地建設。
深化平臺建設,著力打造滄州現代産業基地、渤海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任丘石化産業基地“三大對接平臺”,加快京津冀綠色能源保障基地、渤海新區京津産業轉移合作先行區、滄州産業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確保協同項目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
深化協同創新,加快中關村豐臺科技園(滄州)協同示範園、北京科創園渤海新區産業化基地建設,用好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滄州科技大市場、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等平臺。
堅定不移推進沿海開發開放,全力打造河北沿海經濟帶重要增長極
【現場連線】
“很快,南開大學12個團隊就要入駐了,到時候,他們將為轉移到渤海新區的北京藥企提供科研支持,做好智力中樞!”一走進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龐宇明快人快語,向記者迫不及待地介紹起他們年後的“大動作”。
2019年11月14日,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綠色化工研究院揭牌,這是南開大學第一個産學研一體化的研究基地,將在技術服務、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
眼下,研究院從南開大學徵集的25個項目中,篩選出了12個項目,涉及高鹽有機廢水處理、鋰電池應用、醫藥中間體等新材料、新工藝。
龐宇明表示,所選項目具有獨特的技術含量,已經具備較高的理論水準,在科技先進性、産業可行性及市場前景方面,通過了專家委員會的評審。目前研究院已聘請了滄州普瑞東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冷延國、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總工程師黃道孝、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劉佳偉等10位專業技術人員為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
【兩會聲音】
“渤海新區作為滄州市加快綠色、創新、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對於開創沿海經濟帶建設新局面,打造河海相濟、動能強勁的重要增長極意義重大。”滄州市政協委員、民盟滄州市委副主委、高新區財政局局長蔡昶英建議,放大園區共建效應,打造京津産業轉移合作承接平臺。深化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産業園“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擴大北京延伸監管範圍。放大國家級開發區政策效應,加快建設中國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辦好中國中東歐中小企業合作論壇,搭建服務京津企業、深化轉移合作新平臺。
【行動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滄州市將堅持“以城定港、港城融合、産城共興”,推動新城建設“起步”、港口運營“起跑”、沿海經濟“騰飛”,做強高品質發展“藍色引擎”。
提升港口綜合能級。圍繞建設現代化綜合服務港、國際貿易港、“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和雄安新區出海口,全力抓好集裝箱、原油等15個專用碼頭和航道改造、化工管廊等18個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力爭8條鐵路專用線年內開工。進一步深化與天津港、寧波港、青島港合作,大力發展國際航線和外貿集裝箱,確保黃驊港綜合保稅區年內獲批、封關運營,全年吞吐量達到2.85億噸、集裝箱60萬標箱。
加速臨港産業聚集。進一步優化調整産業功能佈局,著力構建汽車及零部件、綠色化工及新材料等“七大主導産業”,重點抓好中海油300萬噸油砂加工、河北科邁47萬噸橡膠新材料等581個億元以上産業項目,確保渤海東方化工20萬噸丙烯酸酯、達力普石油管道等90個項目竣工。
建設綠色生態新區。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推進海域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建設綠色循環低碳港口。按照“一主多組團”城市佈局,做大黃驊市區和中捷城區,帶動整個黃驊新城建設發展。加快推進“九路三互通”“七河一堤”等工程,抓好59個城市基礎配套項目,打造全省高品質發展樣板城市。
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構建具有滄州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
【現場連線】
深冬時節,走進滄州經濟開發區內扎堆聚集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産景象。
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的車身焊接車間內,一排排黃色的“鋼鐵手臂”動作嫺熟地上下翻滾,左右挪移,于電光火石間,將一個個鋼構件準確焊接成為車身。
不遠處,北汽岱摩斯(滄州)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的組裝線上,蒸汽機器人通過視覺識別系統,對座椅蒙皮進行智慧熨燙。生産一台汽車座椅有60道工序,僅需56秒就能完成。
現代化、智慧化——一幕幕震撼的“視覺盛宴”,成為滄州經濟開發區汽車産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兩會聲音】
“民營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熱情在不斷提高,貢獻了全市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新産品研發,一些企業不僅成為行業發展的標杆,而且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示範。”滄州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主席張曉明建議,開展多元化創新創業服務,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通過交流、培訓、考察、典型引導等方式開拓眼界,引導傳統家族企業摒棄“小富即安”思想,樹立建設自主創新型企業的意識,增強科技創新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同時,建立市、縣、企業三級創新工作室體系,圍繞民營企業的生産經營,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藝傳承、技術交流和推廣等活動,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一批市級以上創新工作室攻關項目。
【行動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滄州市將圍繞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全力做好“強鏈、延鏈、補鏈、建鏈”文章,以縣域“18+7”特色産業的蝶變升級,加快打造“6+5”現代産業發展格局。
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産業。認真落實“六個一”工程督導考評30條標準,推動“18+7”特色産業集群做大做強,確保營業收入增長達到8%以上,超百億元集群達到12個。加快滄州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建設,鼓勵發展“設計+智慧”“設計+文化”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升産品附加值和産業競爭力。今年,各縣(市、區)至少打造一個特色産業集群轉型升級亮點。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開展高技術産業化示範、重點技術改造等“六大工程”,育強做優生物醫藥、鐳射裝備等4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産業示範基地。加快中南高科·滄州産業園、四季青創新型智慧服飾産業園等項目建設,確保天成藥業原料藥及中間體、北航科技園等項目竣工投用。
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滄州市産業發展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滄州創新研究院建設,年內新增省級産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10家以上,新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5家。
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水準
【現場連線】
如今,滄州城市區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成為滄州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這裡每天都有老人在遛彎,有孩子在嬉戲,有年輕人在跑步,更有很多新人來這裡拍婚紗照。
“大運河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這讓我這個老滄州打心眼兒裏高興啊!”年近七旬的市民劉洪磊從小生活在運河邊,他興奮地説。
一路之隔的滄州大運河城市區提升改造工程(二期)南關、張家墳片區,382畝土地、712處房屋,只用了4個半月,就完成和諧搬遷任務。隨著搬遷完成,運河兩岸豁然開朗。2020年,這裡將變成又一處生態公園。
【兩會聲音】
“大運河和渤海灣對於滄州來説,不只是地理標識和人文標誌,更是蘊含著拉動滄州經濟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動力和獨特機遇。河海相濟同頻,一體兩翼共振,方能使滄州經濟實現整體騰飛。”滄州市政協委員、黃驊市政協主席賈兆德建議,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運河由帶向面的擴展,在渤海新區選擇捷地減河為紐帶,西聯滄州主城區,東接渤海新區,在對捷地減河全域實施“河道清淤、拆違拆臨、垃圾清理、生態修復、水系聯通”等五項工程的同時,統籌全域産業、城鎮、生態、交通、文旅等功能,聚商氣,攏人氣,潤文氣,打造通江達海、獨一無二的滄州運河,全力做好河海相濟推進港産城高品質融合發展的大文章。
【行動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滄州市將積極融入全省“兩翼三圈”城鎮空間佈局,重規劃、強管理,聚要素、增活力,促進城市承載力和品質內涵“雙提升”。
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引領城市發展。加快《滄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滄州城市區大運河建設規劃》等主城區段相關規劃,以及文化遺産保護、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等6個全域性規劃編制工作。紮實推進文物保護、拆遷拆違、河道清淤、垃圾清理、生態修復“五大工程”,重點抓好生態修復展示區(一期)提升改造和南關、張家墳等重點片區生態修復工作。
以高水準規劃提升城市品質內涵。積極推進城市區劃調整,高水準做好運河兩岸、老白酒廠等重點片區城市設計,科學佈局生産、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力爭每改造一個片區,都形成一個景觀、留下一個亮點、建成一個精品。
以重點城建工程塑造城市新顏新貌。全面啟動海河路提升改造工程,實施安徽大道、杭州路等8條市政道路建設,青海大道、濟南路10月底前通車。做好276個老舊小區改造“再提升”工作,加大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力度,確保分別完成7400套和1177戶任務目標。(河北日報記者 戴紹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