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與行】提高依法科學有序防控疫情能力

2020-02-12 21:17:11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胡曉萌

  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是一場總體戰,也是一項系統工程,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要通過依法科學決策、依法實施防控措施、依法懲治擾亂疫情防控工作的違法行為、依法加強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引導全社會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等,提高依法科學有序防控疫情的能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對依法推進疫情防控、提高依法治理能力作出重要部署。總書記強調,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明瞭方向,為依法科學有序防控疫情提供了根本遵循。2月9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依法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公佈並實施。《決定》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委決策部署,為我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法治支撐。

  法者,治之端也。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是一場總體戰,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國一盤棋,統籌推進疫情監測、排查,疫情報告、通報和公佈,疫情控制,醫療救治,監督管理以及防控保障等各項工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離不開法治的保障。只有將法治貫穿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各項工作都在法治軌道運行,才能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更有秩序、更有效率。

  堅持依法決策、科學決策

  面對疫情,地方政府可以以決定、命令或通告等形式出臺有關醫療救治、防疫管理、隔離觀察、交通運輸、社區管理等方面的應急管理措施,但這些舉措應建立在科學和合法的基礎之上。首先,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依法設定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許可事項以及行政處罰種類,堅決防止疫情蔓延。其次,要掌握病毒感染的科學知識,了解疫情的傳播規律,決策時做到科學、系統。總之,要確保應急措施建立在法律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不要讓恐懼、個人意志以及“一刀切”的惰性思維代替理性思考、科學決策,而是要以科學精神、專業知識和法治思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依法實施防控措施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離不開公權力的強有力保障。在社會關係處於非正常狀態時,如果公權力與私權利發生衝突,公權力優先行使和效力優先實現的特點更加明顯。公權力的介入,其實是對更廣泛意義上的私權利的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遵守疫情防控的規定,服從當地政府的統一指揮和管理。公職人員在履行職務時,要遵守法定程式和權限。比如,司法機關在處理疫情防控相關案件時必須恪守法律底線。公正永遠是司法工作追求的核心價值,司法機關不能因追求效率價值而犧牲公正的價值,必須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作出公正的判斷,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相統一。

  依法懲治擾亂疫情防控工作的違法行為

  疫情防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對在疫情防控期間,基於各種動機實施的妨礙疫情防控的行為,比如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制假售假、造謠傳謠、傷害醫務防疫人員;不服從政府及有關部門發佈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政府依法採取的調查、檢驗、隔離等措施;隱瞞個人疫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與患有或者疑似患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員接觸史,隱瞞不報發熱、乏力、幹咳等症狀以逃避集中或者居家醫學觀察等,執法司法部門要根據行為的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方面的考量,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依法加強對公民權利的保護

  疫情發生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是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準,切實保護公民權利。一是程式正當原則。比如,需要公眾普遍知曉的疫情信息,政府要通過相關渠道和方式及時、準確地予以公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二是合理補償原則。地方政府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集人員,臨時徵用單位和個人的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等財産時,依法給予補償。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被徵用的財産能返還的,及時返還;被毀損、滅失的,依法給予補償。三是必要性原則。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在採取應對疫情防控措施時,應當選擇有利於最大程度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的措施。

  引導全社會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戰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各級黨委政府要做好規劃,週密部署,依法制定科學的防控策略和應急措施,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醫療機構要加大聯合科研攻關力度,儘快查明傳染源、傳播途徑,找到治療的有效藥物;相關企業要組織生産相應的應急救援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各媒體要綜合運用各種傳播手段,加強對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普及,幫助公眾進行科學的自我保護,同時還要引導公眾尊崇和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廣大人民群眾要增強法治意識,爭做守法的好公民,依法支持和協助基層黨委政府以及基層組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營造科學防控的社會氛圍,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強大合力。(楊福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