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河北答卷】築牢“網底” 讓群眾在家門口看好病——數讀河北民生事

2020-10-04 15:34:30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編:路晶森

  去哪兒看病?家門口。這是吳玉蓮和李寶軍共同的選擇。

  吳玉蓮是承德圍場半截塔鎮布都溝村村民,有個小病小痛啥的,願去村衛生室看,“小劉大夫醫術好,花錢少,真不賴!”

  這不,她最近覺得有點不舒服,就來到村衛生室找村醫“小劉大夫”——劉聲鑫。

  “血壓有點高,降壓藥可不敢斷!”劉聲鑫給吳玉蓮檢查後叮囑道。他告訴記者,自己2013年畢業于承德職業護理學院臨床醫學專業,通過統一考試成了村醫。現在村衛生室與鄉鎮衛生院標準逐步統一,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等樣樣俱全,來看病的人明顯多了。

  李寶軍是張家口宣化區崞村鎮黃家梁村村民。今年年初,他因腦梗到崞村鎮衛生院就診,該院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將病例上傳至區人民醫院,區裏專家的會診結果很快反饋回來,鎮衛生院再予以治療。不久,他就出院了,高興地説:“現在真高級,在鎮衛生院住院,給看病的卻是城裏大醫院的主任。”

  李寶軍所説的“高級”,是指宣化區的醫共體和醫聯體。2019年,該區投資420萬元在所有鄉鎮衛生院建起遠程會診中心,並與區人民醫院等7家區內醫療機構建成醫共體。醫共體再往上對接,與北大醫院、航空總醫院等醫療機構建成40多個醫聯體。

  眾多群眾看病的首選是在家門口,體現了河北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穩步提升。

  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網底”,承擔著群眾健康“守門人”的職責。可在五年前,河北省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眾多“守門人”服務能力弱:缺少好醫、好藥、好設備,基層醫務工作者很難與大醫院對接。

  問題是一道坎,邁過去就是一片新天地。“十三五”期間,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出一系列暖民心的決策部署:2018年,印發《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省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2019年,實施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工程;2020年,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被列入20項民心工程,提出年底前每個縣至少建成1個緊密型醫聯體、全面推開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和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全覆蓋等目標。

  一項項務實舉措,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喜人的變化,越來越多地發生在老百姓身邊——

  設施越來越齊備,基層衛生機構“壯”起來了。

  截至目前,全省行政村實現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全覆蓋,今年1329家鄉鎮衛生院將完成對村衛生室人員、工資、財務、藥械、業務、管理、準入退出、培訓教育、績效考核、獎懲等“十統一”管理,實現鄉村一體化管理全覆蓋目標。康復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中,全省初步建成29家康復醫療機構,完成率100%。

  管理越來越科學,基層醫生水準“提”起來了。

  省衛健委等五部門今年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規定,錄用到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應當具備執業(助理)醫師、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醫生執業證書等相應執業資格。截至今年8月,全省每萬名居民擁有全科醫生2.42人,提前完成國家“十三五”下達的任務目標。

  隨醫療水準一起提高的,還有待遇。河北省推出提高鄉村醫生薪酬待遇、完善養老社會保障等一系列激勵鄉村醫生的政策。“咱‘赤腳醫生’終於穿上‘鞋’,沒有後顧之憂,更能一心一意為村民服務了!”邢臺市南和區北師村村醫師軍強從醫20多年,一直被稱為“赤腳醫生”。

  服務體系越來越完善,大醫院“搬”到家門口了。

  “十三五”期間,遠程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截至目前,全省129家緊密型縣域醫聯體已全部完成組建工作。

  不僅讓群眾看得上病,還要讓群眾看得起病。

  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政策範圍內統籌基金報銷比例為50%,不設起付線;著力提升醫保待遇保障水準,降低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今年將基本公共衛生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74元……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據了解,明年河北省將全面開展基層公共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活動,進一步提升常見病和多發病診療、健康管理、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現場急救、轉診等服務水準,不斷優化基層公共醫療服務供給。(河北日報記者 趙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