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有大型國有銀行收到通知,監管機構近期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壓降、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房地産貸款規模。
報道説得有鼻子有眼,聲稱還有部分銀行反饋個人按揭貸款額度緊張,已有銀行呼籲客戶辦理房貸提早還款業務,以騰挪房貸額度。
一石激起千層浪。個人房貸真要收緊嗎?房貸政策要變了嗎?會影響房價嗎?
個人房貸要收緊嗎?保障合理自住購房需求
針對收緊個人房貸一事,經濟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詢問了幾家大型國有銀行和多個地方監管部門。
幾家大型國有銀行給出的反饋均是:不知情!
多個地方監管部門的反饋意見為:最近沒有接到上級單位下發開展這方面監管工作的通知。
也就是説,目前沒有傳聞中的信息。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説,監管方面總的原則依然是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其實,房地産金融一直維持著“嚴監管”態勢。
9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銀行檢查局副局長朱彤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銀保監會持續開展30多個重點城市房地産貸款專項檢查,加大對“首付貸”、消費貸資金流入房市的查處力度,引導銀行資金重點支持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購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餘額穩步增長,房地産金融化泡沫化傾向得到有效遏制。
可以看出,監管主要針對的還是違規資金流入房市,保障的是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購房的需求。
房貸政策變了嗎?政策具有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雖然目前還沒有壓降、控制個人房貸規模的明確信號,但房地産企業融資政策的確收緊了。
8月份,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産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上述表述依然延續了“房住不炒”的定位。而對房地産企業融資的限制,稍後也來了。
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銀行聯合召開房地産企業座談會,形成了重點房地産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産負債率大於70%、凈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于1的房地産企業不得融資。
從政策目的看,主要是為了防範房地産企業因為盲目加杠桿擴張導致的金融風險。要了解更深層面的原因,還要看房地産市場的資金情況。
由於上半年資金相對充裕,利率水準較低,市場上不少資金積極進入房地産市場。
央行測算,今年上半年,人民幣房地産貸款新增2.99萬億元,佔同期人民幣各項貸款增量的24.7%。其中,房地産開發貸款新增約7500億元,個人住房貸款新增約2.29萬億元。以此來看,防止金融資源被房地産過度佔用的問題仍然需要重視。
“從貨幣政策重點來看,還是要強調精準聚焦支持製造業和中小微企業。把過去集中在房地産的金融資源,有效精準地引入實體經濟中去,促進房地産與金融形成良性循環。” 溫彬説。
房價會受影響嗎?或在短期內抑制房價上漲態勢
雖然個人房貸沒有明顯變化,但房地産企業融資收緊,會不會影響房價?
有專家分析認為,如果房地産企業融資渠道受到限制,房企資金壓力加劇,要改善負債率和融資結構,同時又要衝業績,回款能力將是房企持續經營的關鍵。
怎麼提升回款能力?降價跑量可能是最直接的舉措。在銷售方面,房地産企業的促銷力度可能會加大,促銷活動可能會增加。
事實也是如此。隨著國慶中秋假期到來,不少房企已經開啟了新一輪促銷戰,什麼全線7折促銷、萬套房源百億補貼、88折起購房優惠……
專家認為,房企促銷戰或將在短期內抑制房價上漲態勢。這是否意味著房價會大幅下降呢?
也別想多了。從政策層面看,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就是為了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也決定了房價不可能出現大幅變動。(中國經濟網 記者 彭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