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博物館裏的“脫貧密碼”

2020-11-11 09:44:21  來源:新華網  責編:路晶森

  100年前的織機,200年前的紡車,300年前的布料收納櫃;從粗布衣服到時尚女包,從床上用品到餐巾杯墊,從傳統紡織表演到新品發佈T臺走秀……

  走進位於河北省讚皇縣劉家莊村的“原村土布博物館”,感受到的是土布不“土”。在這裡,80歲的“織娘”和年輕時裝女模同臺獻技,小山村的“非遺”技藝透出“國際范”。

  “原村”不是一個村子,而是泛指讚皇縣所有紡織棉布的村莊。原村土布寓意用原始工藝生産“原汁原味”的土布。2013年,讚皇縣原村土布紡織技藝被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62歲的崔雪琴既是傳承人,也是“原村土布博物館”館長。

  “我們用原始紡車和木織布機,一梭一梭純手工編織,從採棉到成布,大大小小要經過72道工序。每一塊布料,都凝結著傳承與專注。”説起原村土布,崔雪琴的癡迷之情溢於言表。

  土布博物館展示了傳統文化,也帶動著一個産業。2007年,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崔雪琴成立了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逐步從一個手工作坊,發展成集生産加工、研發、銷售為一體的規模化企業,帶動了6個鄉鎮17個村、800多名婦女脫貧致富。

  “賣布,更是在賣文化。”崔雪琴説,她們正在土布博物館的基礎上,打造一個融合土布加工、文化展示、遊客體驗、優質農産品展銷為一體的原村土布文化産業園。

  在約10公里之外,另外一個鄉村博物館——蜜蜂博物館也吸引了眾多遊客。每逢節假日,都會有遊客帶著孩子來這裡參觀遊玩。規模不大的博物館裏,有傳統和現代養蜂工藝展覽、蜜蜂科普知識長廊,還有蜂産品健康養生文化展示。

  蜜蜂博物館的創辦人,是當地有名的“養蜂大王”陳秀英。20世紀90年代,陳秀英率先組織起養蜂協會,帶領全縣蜂農共闖市場。目前,全縣已發展1260個養蜂戶,遍佈11個鄉鎮96個村,共養蜜蜂5萬多箱。養蜂業已成為讚皇縣一大特色扶貧和富農産業。

  “2016年開館以來,每年都有上萬人參觀,遊客在遊玩體驗中,反過來又帶動了蜜蜂産品銷售。”作為讚皇縣土蜂蜜釀製技藝傳承人的陳秀英説,蜜蜂博物館是蜂農的“金字招牌”。(新華社石家莊電 新華社記者陳忠華 閆起磊 白明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