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知與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道路
2021-04-14 10:02:39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王珊珊責編: 曲浩

  深刻認識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的重大意義

  對氣候安全的關注是統籌發展與安全的應有之義。近幾年頻發的極端天氣現象表明,由人類過度消耗化石能源所導致的氣候變化風險已不再是小概率的“黑天鵝事件”,而是成為切實影響當下每一個人的“灰犀牛”威脅。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安全形勢,各國和地區必須積極履行減排行動,確保本世紀中葉實現全球碳中和的願景。碳中和目標是人類基於對氣候容量的科學認識而為經濟社會系統設定的“增長的極限”,這一限制是剛性的、不容試錯的。在氣候容量約束下尋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在要求。

  碳中和已成為一場涉及人類共同命運的全球行動,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議題。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彰顯了我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定力和積極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擔當。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之中,也是後疫情時代推動經濟綠色復蘇的重要途徑。當前,綠色低碳成為國內外金融市場的投資熱點,各行業龍頭公司紛紛宣佈自身的碳中和策略,零碳技術的研發如火如荼。種種跡象表明,以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為指向的綠色産業革命大幕已在世界範圍內徐徐拉開,並將重塑區域競爭格局,改變國際經濟規則和産業發展業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是我國緩解資源環境約束和氣候容量約束、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需要,是不斷提升低碳發展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領導力的必然要求。

  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體現了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節點倒逼我國在不到10年時間內實現碳達峰,這意味著生態環保在我國發展全局中的位置越來越突出,實現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深度融合成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我國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的歷史階段,面臨著局地污染和全球氣候變化兩大並存問題,必須通過建立綠色低碳的技術、産業和能源體系,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解決其他污染物問題、生態修復問題一體解決。我們要積極發揮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力爭讓2030年成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國內生態環境根本性改善的歷史拐點。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河北是場硬仗和大考

  由於資源稟賦和歷史原因,河北長期以來形成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經濟結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強度都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度推進環境污染治理,持續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省産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不斷優化,生態環境品質發生歷史性新變化。但要看到,由於産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運輸結構偏油等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污染物排放仍處於高位,生態環境品質改善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我們必須確立更為積極的節能降碳目標,以更大的決心與魄力、採取更有力的政策和行動,克服傳統發展方式的慣性和路徑依賴,切實讓整個經濟體系和社會體系朝著設定的綠色減碳目標邁進。

  作為製造業大省和能耗大省,完成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必將對我省發展形成巨大壓力。但要認識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在重塑國內外分工格局、形成新的競爭維度和産業標準的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商業機會和發展空間。我們要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切入口和優化升級的新機遇,將減排的壓力轉化為轉型升級的動力,努力在低碳轉型變革的競爭格局中打造核心競爭優勢,實現“換道超車”。

  我省各地發展條件差異較大,應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率先達峰。雄安新區已先行開展低碳城市、無廢城市建設,從藍綠交織的空間模式到以人為本的建築和交通模式、從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使用到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導,都是與碳中和議題相契合的,因而要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發揮其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張承地區作為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兼具生態脆弱性和氣候脆弱性。應以提升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為引領,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規模綠化國土空間,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這樣既能更好地發揮生態功能,又可以有效提升氣候應對能力和生物固碳能力。從全省範圍來看,可以選擇條件成熟的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生態功能區、工礦區、城鎮等,組織開展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試點,通過産業、能源、交通、建築、消費、生態等多領域技術措施的集成應用,以及政策制度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實踐,實現碳中和與污染物減排協同。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系統觀念指導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協同治理

  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但減污和降碳並不屬於同一過程。長期以來,我們傾向於單獨的污染排放管控,使得很多減排方案鎖定在相對低效的末端治理策略上。末端治理模式儘管達到了減少常規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卻往往會增加能耗並産生進一步的高碳鎖定。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就是要將具有長期性和全局性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具有短期性和局地性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標相統一,利用溫室氣體減排與空氣污染物減排在技術上的協同效應,使減污與降碳同時同步進行,實現綠色發展與低碳發展的同頻共振、耦合協同。為此,要進一步加強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煤炭總量控制、清潔生産清潔供暖、提高物料利用率和資源産出率、再生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等源頭治理措施,積極推動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逐步轉向源頭預防模式,實現溫室氣體和污染物的協同治理。

  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要強化頂層設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部署,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係。比如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在助力能源轉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也會給生態系統帶來一定的環境影響。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佈局,要求我們從産業規劃和空間佈局上做好頂層設計,更加重視從全生命週期角度來核算産品的碳排放,綜合評估産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拆除利益藩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的協同共進。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倒逼和牽引,會帶動工業革命以來技術結構、産業結構乃至整個發展方式的全局性、系統性重大變革。這要求我們堅持系統思維、系統觀念,打破各種壁壘和藩籬,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全方位轉型。要遵循國家層面的規劃部署,儘快制定和完善省市級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對減污降碳和協同增效統一謀劃、一體推進、一體考核。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強化科技和制度創新,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突出抓好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加快減污降碳進程和技術推廣應用及孵化轉化産業化。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提升全社會節能意識,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時尚。強化節能降碳各項指標和任務的目標責任,建立和完善部門間、地區間協調機制,高標準抓好規劃體系建設,將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導向和目標要求,融入省級各專項規劃和市縣規劃編制中,形成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強大合力。(武義青 張雲 作者分別為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