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癌症受關注度越來越高,有關癌症的謠言也滿天飛:癌症會傳染,多吃抗癌食物可以防癌,喝咖啡會致癌……小編總結了十個流傳最廣的癌症謠言,讓大家不再談癌色變,在生活中完美繞過癌症謠言不踩坑!
●癌症就是不治之症?
現在的醫療技術,雖然還不能説完全攻克了癌症,但“癌症=死亡”早已經是“過去時”,大多數早期癌症治愈率能達到90%以上。隨著人們對癌症日益重視,乳腺癌、結直腸癌的早診早治已經可以實現,特別是隨著醫療設備的快速發展,癌症體檢對常見腫瘤,如肺癌、前列腺癌以及一些消化道腫瘤可以做到早發現。另外部分癌症發展緩慢,比如甲狀腺癌,多數發展非常緩慢,甚至治療後可以歸為慢性病。同時,部分晚期癌症也可長期帶瘤生存,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的癌症。
癌症發現越早,治愈概率就越高,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癌症會遺傳?
癌症不一定遺傳。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只有5%至10%的癌症是由一個人的父母遺傳的有害突變引起的。在具有遺傳性致癌突變的家庭中,多個家庭成員通常會患上相同類型的癌症。這些癌症被稱為家族性或遺傳性癌症。
其餘 90%至95%的癌症則是因為個人一生中發生的突變引起的,這些突變是衰老和接觸環境因素(如煙草煙霧和輻射)的自然結果。這些癌症被稱為非遺傳性或自發性癌症。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遺傳性致癌突變呢?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評估。需要説明的是,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症易感突變,也不一定意味著每個遺傳突變的人都會患上癌症。
●癌症會傳染?
癌症一般不會傳染。癌症並非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傳染病。唯一的例外是器官或組織移植。接受癌症患者捐贈的器官或組織的人,將來發生移植相關癌症的風險會增加。然而,這種風險極低——每萬例器官移植中有兩例。
在一些人中,癌症可能由某些傳染性病毒(如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和細菌(如幽門螺桿菌)引起。雖然病毒或細菌能夠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它們引起的癌症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某些傳染因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導致癌症或增加癌症形成的風險。
●晚期癌症治療沒有用?
晚期癌症是有用的。患者處於腫瘤早期還是晚期,是腫瘤患者和家屬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多患者確認是晚期腫瘤後,就放棄了積極治療。但晚期腫瘤並非沒有治療價值,事實上,大多數晚期腫瘤患者可以通過治療提高生活品質。
部分患者帶瘤生存,部分患者病灶縮小,還有部分患者生活品質顯著改善,這些都是晚期癌症患者治療的價值所在。
●多吃抗癌食物可以防癌?
這個説法並沒有依據。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食補食療,有些食物還被冠以抗癌防癌的標簽,大蒜、土豆、地瓜這些食物都榜上有名,很多傳言鼓勵大家多吃這類食物。
還有説法稱吃素可以防癌,這些傳言事實上缺乏科學依據。人體攝入營養物質成分的平衡至關重要,單一的食物種類容易造成營養失衡。所以,無論素食還是葷食,合理搭配飲食,不要偏食和挑食,保持身體營養物質均衡,才是身體健康的關鍵。抗癌食物首先要符合營養學規律,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
●喝隔夜水和千滾水會致癌
經過實驗測定,自來水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是0.007毫克/升,燒開一次之後數值為0.021毫克/升,繼續燒開20次之後的含量是0.038毫克/升。而生活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是有明確“國家標準”限定的,數值是≤1毫克/升,想達到這一限值,理論上需要把水煮沸200次。而且,開水就算放了一宿,也並不會改變水本身的性質,微生物含量可能有所增加,但不會對人體産生較大危害。
不過在夏季,空氣濕度較高、細菌繁殖較快,容易引起人體腹瀉。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別喝。
●剩菜剩飯、隔夜菜致癌?
一般蔬菜在培植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含有硝酸鹽,煮熟後如果放置時間過久,硝酸鹽便會分解成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成為一個致癌因素。
但是亞硝酸鹽是一個在全球範圍內都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安全劑量內不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威脅,且進入身體之後代謝速度快,對身體健康影響較小,偶爾食用也沒什麼關係。但隔夜菜最好少吃,多吃新鮮蔬菜。
●一滴血可以測癌?
一滴血只是一種表達方式,通過血液檢查,分析腫瘤標誌物含量,對腫瘤有一定診斷價值,而且隨著時代發展,診斷準確率不斷提高。但腫瘤診斷需要全面檢查,包括病史、查體、血液分析、影像檢查,最終確診還需要病理檢查。血液腫瘤標誌分析在腫瘤診斷中有比較重要的價值,但也有一定的假陽性,不是這些值高了,就一定得癌了。
癌症診斷要全面客觀評估,需綜合血液腫瘤標誌物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但最終還需病理檢查。
●咖啡會致癌?
咖啡致癌沒有科學證據。喝咖啡對人體有一定的益處,每天一杯(200毫升)的量還是可以的。兒童、孕婦、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痛風患者不適合喝咖啡。
●癌症患者吃糖是在餵養癌細胞?
“糖”是一種籠統的説法,在化學式的表現上類似于“碳”與“水”的聚合,故又稱之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三大能量來源之一,對身體非常重要。腫瘤患者如果不食用碳水化合物,不僅不能餓死“癌細胞”,還會導致早衰、腦功能障礙等不良後果。(河北新聞網綜合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科技日報、保健時報、中國家庭報等,編輯魏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