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    輿情智庫
與生命賽跑,為老兵留下“紅色記憶”
2021-08-05 16:33:12來源: 新華網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與生命賽跑,為老兵留下“紅色記憶”

  孫艷華在家中給朝鮮族學校學生講通化紅色歷史。受訪者供圖

  如果説時間時而裹挾著風沙,要把一切掩埋在歲月裏,你是否願意去做一位拭去灰塵的人?

  如果把生命比作一場賽跑,你是否願意拼盡全力,在終點到來之前,跑出一個又一個勝利?

  在孫艷華的人生後半程裏,她拖著患癌的身體,跋山涉水,追尋著一位位年歲已高的老兵,誓要把他們的故事和那些可歌可泣的歷史,擦亮在歲月的長河裏。

  在這場“尋兵”的賽道上,她的對手是自己的時間,是老兵們剩餘不多的時間,也是將要掩埋歷史的時間……

  留下老兵的“紅色記憶”

  身材微胖,皮膚微黑,説起話來中氣十足,如果不是説幾句話後總要深喘一口氣,你可能都想不起來,這是一位患過癌症、年過古稀的老人。

  1999年,孫艷華不幸罹患乳腺癌,手術後,半邊胸肌剔除了,胳膊都抬不起來。彼時,她是吉林省通化市商務局的一名幹部,因工作需要,她堅持到2001年才退休。那一年,她剛剛50歲。

  年輕時,她下過鄉,進過工廠,當過先進集體戶的戶長,也當過優秀學員標兵。後來,她到機關工作,還被授予過吉林省模範工會幹部、全國先進女職工。退休後,有企業請她做管理工作,有社區請她當書記,她思慮再三,都以身體原因為由謝絕了。

  其實她是一個閒不住的人。這期間,正在上大學的兒子時不時打電話來,向她請教一些人生問題。這讓孫艷華萌生了一個想法——“我應該把自己的人生寫下來,畢竟患的是癌症,説不定什麼時候我不在了,孩子還能從書上找到答案。”

  就這樣,孫艷華邊學電腦,邊整理資料,從2001年動筆,用5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本56萬字的長篇小説,記錄自己50多年的人生歷程,取名為《山裏的燕子》。

  這本書完成後,她又感念于孩子的成長,用了3年的時間寫了一本兒童長篇故事《夢想從這裡放飛》。

  兩本書的寫作讓孫艷華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再加上身體狀況比較穩定,她有了繼續寫下去的信心。在選擇寫什麼的過程中?一段塵封的記憶讓她這次選擇了不一樣的主題。

  “我在吉林省輝南縣下鄉的時候,認識了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老兵,叫鄒懷清。”對於那位英雄和那段歷史,孫艷華記憶猶新。

  1947年3月,在解放戰爭的一次戰役中,鄒懷清一個人俘虜了17名敵人,繳獲了一挺機關槍,此後屢立戰功。但在1948年的一次戰役中,鄒懷清不幸負傷,右腿粉碎性骨折。回到家鄉的時候,誰都不知道他是戰鬥英雄。

  1966年冬季,鄒懷清曾經所在的部隊恰巧到他的家鄉拉練,鄒懷清認出了當年的軍旗,從而與當年的戰友相認。當被問到“你為啥不告訴大家你是英雄?”鄒懷清回答説:“我身體殘了,不能給英雄添彩了,我也不能給英雄抹黑!”

  在孫艷華的心裏,鄒懷清影響了她的一生。“我想寫一部能夠凈化人們靈魂的作品。”於是,她輾轉找到了當時還健在的鄒懷清,並於2009年動筆,寫下了一部《軍旗的驕傲》,記錄鄒懷清的故事和那段光榮的歷史。

  正是這部作品,讓孫艷華下定決心,要在自己有限的晚年時光裏,多尋找到一些老兵,留下專屬於他們的“紅色記憶”。

  “老兵一個一個地‘走’,我急啊!”

  繼鄒懷清之後,孫艷華找尋到的又一位老兵,是楊靖宇烈士陵園的老園長徐振明。

  這位多次立下軍功的英雄老兵在和平年代不慕功名,父子二人為英雄守陵60多年。徐振明的事跡,讓孫艷華對老兵這一群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鳴。

  於是,從身邊的老兵開始,孫艷華踏上了跋山涉水、走屯串戶的“尋兵路”。已知的老兵訪完了,就問政府部門要檔案,接著訪,有時候一走就是很長時間不著家。

  老伴胡堂林心疼她,但阻攔不了,便也加入進來。就這樣,孫艷華負責採訪和寫作,胡堂林負責開車、拍照、整理材料。

  好多人不理解,問孫艷華,“這麼大歲數了還到處這麼跑,圖啥?”她説:“我也在享受,只不過享受的東西不一樣罷了。”

  在這條“尋兵”路上,孫艷華找到了先後榮立7次戰功、靠著四挺機槍守住陣地的英雄老兵劉德厚;採訪到15歲上戰場、立志“抓一個美國大兵立功”的老文化教員李潤蘭;記錄下帶領114名鐵路工人冒著敵機轟炸,修鐵路、排炸彈、救列車的“鐵道衛士”高殿甲;尋訪到上甘嶺戰役中,用廣播不斷瓦解敵人心理防線的朝語播音員孫泰鎬……

  “他們是最重視榮譽的一代人。”孫艷華説。她把出版後的書送給採訪過的老兵,他們高興不已。有的老兵把書稿放到枕頭底下,把寫自己故事的那頁折起來,誰來了,都要拿出來給人家看一看,説“這是我當年的故事”。

  在孫艷華的影響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尋兵”的行列。

  劉淑蘭老兩口沒有車,就坐公交、打車去尋訪老兵。有時候,兩口子還“冒充”孫艷華的名義,給老兵們送東西。孫艷華不讓他們破費,他們就説:“俺們有這份心,就想孝敬孝敬這些可敬的人。”

  其實,“尋兵”路上,酸甜苦辣都有。有的家屬認為宣傳老兵沒有用,不配合。有人張口就問:“給錢嗎?”每次孫艷華都勸道:“老兵是你的家人,更是國家的財富。”在她和志願者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老兵子女主動找他們,請他們為父輩們留下曾經的榮光。

  2009年以來,孫艷華以紀實作家的身份,尋訪了通化地區500多位老兵,完成了老兵訪談《冰川血山》、老兵故事文集《血性碑》以及5部長篇小説,還與老伴胡堂林合作編輯了錄入413位老兵戰鬥簡歷和圖片的畫冊《軍旗的榮光》。

  隨著時間推移,她採訪過的老兵一位位離去,這讓孫艷華十分焦急。2017年,孫艷華的身體又一次出現狀況,經過治療後,她又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尋兵的路。

  “我等不起啊,歲月不饒人,老兵一個個地‘走’,我急啊!”孫艷華説。

  “等我爬不動了,就停下來”

  今年,是孫艷華入黨50週年,也是她患癌退休的第20個年頭。她總結自己是用了“精神轉移法”抗癌,“尋兵”就是她的快樂之源。“記錄一位位老兵們親身經歷的故事,就是在還原真實的紅色歷史。”她説。

  “尋兵”途中,她幫助遼寧瓦房店劉書田老人,找到尋了80年的姥爺方德勝和舅舅方老四的下落。

  方家爺倆是80年前在通化縣光華鎮被日軍殺害的13名抗日誌士中的兩位。在查訪方家父子的過程中,孫艷華發現他們是當年楊靖宇將軍“藏兵於民”戰略中的一分子——非戰時就是村民,一旦需要打仗,就是東北抗聯的兵。這也解釋了為何東北抗聯在缺乏供給的情況下,仍能在根據地與敵人抗爭多年。

  “尋兵”途中,孫艷華發現了79年前侵華日軍血洗白家堡子(今吉林省通化縣興林鎮大荒溝村)時失蹤的一車抗聯家屬的線索。

  通過跟蹤查訪,她找到了那一車婦女中唯一的倖存者趙淑琴的表姐,還原了“抗聯家屬被鬼子活著喂狼狗”的史實,補寫了日軍血洗白家堡子中被遺漏的一筆。這條關鍵的線索,讓歷史研究者發現,所謂的“白家堡子慘案”,並不單純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纍纍罪行,也是全村為了掩護抗聯,而主動選擇犧牲的革命歷史事件。

  “老兵是歷史的見證人,我並不是為了給老兵歌功頌德,而是想用這些故事告訴現在的人,幸福生活來得不易。”孫艷華説。

  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老兵,了解紅色歷史,“尋兵”以來,孫艷華在報紙雜誌上發表老兵故事80多篇,在網絡上圖文並茂地發表老兵故事百餘篇。

  在孫艷華的影響下,在通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搶救老兵記憶、挖掘紅色歷史的行列。他們成立了通化市紅色文化志願者協會,把紅色文化的傳承付諸到社會實踐當中。

  孫艷華還牽頭成立了通化市老幹部報告團,到各地去宣講老兵故事、紅色歷史。許多老兵的子女也加入進來,提供素材、書寫故事,還原了更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

  去年,一個講述400位參戰老兵故事的紀念館在通化師範學院建立起來。“老兵用生命和熱血譜寫出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社會所需要的精神食糧。”孫艷華説。

  尋兵至今,孫艷華記錄了許多參加過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戰鬥的老兵。如今,她還想繼續找下去,把參加過保家衛國戰鬥的老兵,甚至參加過維和部隊的軍人的故事都記錄下來。“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想盡可能多地留下一筆。”孫艷華説。

  今年3月,孫艷華又一次病倒在路上。後來,當被問起“有沒有想要停一停”時,孫艷華説:“等到我爬不動了,就能停下了。”(記者 張博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