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故城:文旅融合讓大運河“活”起來
2021-08-06 17:33:22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張瞬晗責編: 魏文林

   原標題:大運河今朝看變遷|河北故城:文旅融合讓大運河“活”起來

    彎彎運河,悠悠故城。

  河北大運河故城段自故城縣辛堤村入境,經西第三村入德州,全長75.122公里,為大運河全線流經縣域最長河段。

  日前,記者登臨河北故城段運河長堤,流連在堤岸運河文化景觀帶,美景盡收眼底。站在建成于1975年的鄭口運河大橋上,憑欄遠眺,一個長約2.5公里、接近180度的大拐彎,便是著名的“運河第一灣”。

  這個彎,為故城縣鄭口鎮能夠從普通村鎮發展為運河商貿重鎮提供了地利,成為當地老百姓心中的“吉祥灣”。

 “彎,不只為降低落差,而是運河上背風的港灣,就像‘大型停車場’,是理想的泊船之地。航運時期,鄭口碼頭最多能同時停泊日裝卸量三四十噸的50多只船。”故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姜玉嶺説。

 “吉祥灣”有時並不吉祥,由於彎急流大,大澇之年,“運河第一灣”左岸河堤遭受嚴重的水流衝擊,極易發生決口潰壩危險。

  自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到1947年,歷代官府在左岸河堤薄弱處修建了六個集厚重與鋒銳于一身的重力挑水壩。六座堤壩兩兩間隔幾十米,從南向北分佈在大運河左堤,編號1至6號,壩體形狀呈倒“U”型,向河道一側凸出,像巨大的橋墩。

  間隔排列的堤壩,如何發揮作用?

  姜玉嶺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凸出的堤壩,就像迎著水勢打出去的“拳頭”,直接消減了水勢,經過六座挑水壩合力減緩水速,最終遏制住了肆虐的洪水。

大運河今朝看變遷|河北故城:文旅融合讓大運河“活”起來

圖為2號重力挑水壩。 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攝

  2011年,鄭口挑水壩作為河北省8處遺存之一入圍京杭大運河申遺項目的申遺點,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故城縣擁有鄭口挑水壩、故城鎮運河碼頭遺址、鄭口鎮運河碼頭遺址、建國鎮運河碼頭遺址等4處水利航運遺存。

  致力於建設集“生態保護與利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産業轉型與升級、鄉村振興與城市更新”于一體的運河明珠城市,近年來,故城縣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涵,全力做好文化資源梳理工作,加強運河歷史文化遺跡保護,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為提高大運河故城段在運河全線的知名度和關注度,我們邀請中國水利史研究專家進行實地考察,我們還赴京與國家級水利文化專家進行深入探討,對大運河故城段進行全方位推介。”故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秦立堂介紹,依託75.122公里大運河,突出“文化”和“旅遊”兩大要素,實施“一帶、兩廊、三小鎮、三主三副六組團、多點”佈局,組織縣內專家學者挖掘梳理各類文化遺跡、水利遺産70多項,總結提煉故城大運河豐富內涵和文化定位,彰顯大運河故城段在運河全線的獨有特點。

  秦立堂介紹,“一帶”是指大運河文化帶;“兩廊”是指東大公路旅遊廊道、邢德公路旅遊廊道;“三小鎮”是指鄭口運河文化小鎮、建國紅色文化小鎮、故城甘陵文化小鎮;“三主三副六組團”是指甘陵歷史景觀文化核心組團、鄭口運河文化核心組團、東大洼現代農業文化核心組團,建國紅色文化聯動組團、董學村董子文化聯動組團、西南歷史文化聯動組團;“多點”是指旅遊景區、美麗鄉村、農業園區、産業園區,最終形成“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的全域旅遊發展業態。

  文旅融合,讓千年大運河“活”起來。在大運河旅遊片區,故城縣圍繞“運河第一灣”,重點打造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城區段)、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遊客集散中心等重點文旅項目。在景觀節點設計上,融入了甘陵八景中與大運河關係緊密的“衛水飛帆”“南埠商艫”“斜陽古渡”三景,在文旅項目的策劃建設中展現千年大運河悠久輝煌的文化。

  記者走進故城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只見牌樓佇立,沿街兩側建築正在火熱施工。

大運河今朝看變遷|河北故城:文旅融合讓大運河“活”起來

圖為故城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項目一期起步工程。 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攝

  據介紹,故城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包括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為主的3.5平方公里範圍。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大運河文化宣傳、教育、體驗傳承的旅遊基地,在盤活改造現有鎮區老舊面貌的同時,還將帶動縣域文化、經濟的發展。

  項目一期起步工程計劃投資1.2億元,以二道街為核心,恢復建設山西會館、衛陽樓等歷史建築,還原古街古院、古渡口,打造集運河文化展示、綜合服務、旅遊觀光、休閒遊憩等功能于一體具有明清風格的歷史文化街區。

  故城縣歷史悠久,歷史積澱和文化遺存豐厚,是西漢經學大師董仲舒講學的地點之一。依託董子文脈和大運河文脈,該縣還以研學教育為載體,精心打造了以董學村為核心的董子文化旅遊帶。

  走進坐落于房莊鎮董學村的董子文化園,古樸的庭院、綠樹環繞的園林景觀讓人陶醉。伴隨悠揚的古風音樂,演員們身穿漢服翩翩起舞,演繹著迎賓、講學等傳統禮儀。漢服國學課、儒文化朗誦、傳統織布體驗等活動環節,給遊客們帶來一場特別的漢代儒學之旅。

  文化因旅遊而興盛,旅遊因文化而精彩。如今,文旅融合的新型業態,為故城大運河旅遊高品質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接下來,故城將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同發展全域旅遊結合起來,圍繞大運河文旅産業帶建設,推進各文化旅遊景區和景點業態的擴容、升級、運營與融合,持續提高董子文化園、旅遊集散中心、東大洼旅遊區等文旅項目的運營水準,精心組織一系列文化旅遊促消費活動,實現“文旅+”“消費+”的有效銜接,重點推出一日遊、兩日遊、週末遊、研學遊系列旅遊産品,積極構建全域文化旅遊産業發展大格局。(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