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守住“生態美” 換來“百姓富”
雨後,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長梁鄉大石砬村上空的彩虹與遠山、草原構成一幅美麗畫卷。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7月30日清晨,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長梁鄉大石砬村,住在民宿裏的北京遊客劉偉江被一聲聲清脆的鳥鳴喚醒。他走到陽臺舉目遠眺,青山相伴、草木繁盛,宛若置身綠色的海洋。
李季梅在大棚內晾曬金蓮花。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大石砬村地處內蒙古高原南端的壩頭地帶,全村共574戶1395人。近年來,大石砬村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培育發展了民宿旅遊業、食用百合等新業態,村集體經濟由不足1萬元增長到近40萬元,人均年收入從2000多元提高到11000多元。如今,大石砬村已告別“臟亂差”,華麗轉身,變成了生態美、産業興的富裕村。
大石砬村“美麗庭院”評比獲獎者趙萬華(左一)和外孫外孫女在自家院中為綠植澆水。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河北省林草局宣傳中心副主任、駐村第一書記姚偉強介紹説,他們組織實施了全省首個合作社造林、壩上楊樹防護林更新改造技術示範推廣、樟子松嫁接紅松等林業項目,提高了森林覆蓋率,為村民提供打工機會,實現了增綠又富民。
村民在田間管護食用百合。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如今的大石砬村,路邊恣意盛開的野花隨風搖曳,環村的油路通達四方。特別是草原天路沽源段東線穿村而過,讓這裡的美景吸引遊客駐足停留,由此帶動了特色民宿的興起。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孫喜玲説,目前,大石砬村已建成特色民宿6套,可接待30余人。
走進村裏的600畝食用百合種植基地,一棵棵百合苗鮮綠茁壯。看著收穫在望的百合,村民們喜上眉梢。姚偉強介紹説,種植食用百合比種植蔬菜用水量少、經濟效益高。食用百合試種成功,大石砬村成功實現了種植結構的轉型。
大石砬村組建了舞蹈隊,村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大石砬村人的臉上。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
生態美了,産業興了,百姓富了,大石砬村人的精神風貌也煥然一新。每到夜幕降臨,村文化廣場就會熱鬧非凡,村民們自發組織起來,伴著或激昂或歡快的音樂節拍盡情起舞,舞出好心情,更舞出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河北日報記者 王雪威 通訊員 郭曉通/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