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力爭到2025年實現“3415”特色産業發展目標
2021-08-19 16:49:02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提升創新驅動能力 提升數字化轉型能力

  河北大力推動特色産業提質升級

  力爭到2025年,實現“3415”特色産業發展目標

  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縣域特色産業提質升級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發揮縣域特色産業大規模製造基本盤優勢,推動特色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全面提升特色産業創新能力、上市融資能力、數字化轉型能力、招商引資能力,實現特色産業品質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縣域特色産業,引領縣域經濟走出一條“一流標準、一流品質、一流品牌、一流信譽體系”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堅持區分縣域特色産業細分領域不同特點,明確不同主攻方向,分類施策,加快推進。以科技攻關為突破口,突出高性能、多功能、綠色化,加快改造材料延伸産業;以工業設計為重要抓手,突出高端化、品牌化、場景化,加快壯大時尚消費産業;以盯緊龍頭、協作配套為主要目標,突出專業化、精益化、融合化,加快做強中場配套産業;以安全便捷為基本要求,突出規模化、融合化、多元化,加快發展民生健康産業;以標準品質為提升舉措,突出高端化、智慧化、國際化,加快做優先進裝備産業;以龍頭帶動為實施目標,突出生態化、鏈條化、平臺化,加快佈局數字科技産業。通過大力實施特色産業提質升級行動,力爭到2025年,實現“3415”特色産業發展目標,即打造材料延伸、時尚消費、中場配套3個超萬億産業,形成4個超千億特色産業集群,培育15個超百億龍頭企業。

  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力爭到2025年,縣域特色産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突破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總數突破2000家。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短板,降低“卡脖子”風險,每年攻克關鍵核心技術1-2項。增強工業設計滲透性,提升産品附加值,力爭到2025年,培育工業設計中心100家。建設各類科技創新平臺,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和集群在京津等地設立“創新飛地”,打造“京津研發+河北製造”的發展模式。力爭到2025年,特色産業集群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突破200家。

  提升數字化轉型能力。加快佈局建設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數字化新型基礎設施,夯實特色産業數字化轉型根基;開展數字化思維培養和智慧製造培訓,力爭到2025年,對500名企業家和管理人員、1500名工程技術人員展開數字化專項培訓。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支持集群龍頭企業打造特色産業智慧製造集成服務平臺,循序漸進推動研發設計、生産製造、銷售服務等價值鏈環節“上雲入網”。實施100項數字化改造提升重點項目,推動新型製造模式優先在規模以上企業應用。力爭到2025年,培育15個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提升5%以上、業務信息系統普及率提升8%以上、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應用率提升10%以上、電子商務覆蓋率提升20%以上産值超百億元的數字化特色産業集群。

  提升上市融資能力。梯度培育上市後備企業,遴選生産經營穩定、市場前景廣、成長空間大、創新能力強、符合“升規入統”條件的小微企業,推動“小升規”。聚焦重點行業和領域,引導各類優質企業規範法人治理,成為集群“排頭兵”。鼓勵優質企業通過聯合、兼併等方式發展壯大,打造集群企業“大航母”。推動金融服務全覆蓋,發揮集群規模信用優勢,完善集群企業信用體系。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一業一策”創新金融服務産品,與廣大集群企業共同成長。鼓勵園區及龍頭企業設立産業引導基金,促進特色産業發展。推動企業掛牌上市,對入庫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培育計劃,分板塊、分階段、分行業開展精準培育、實地調研、跟蹤指導。

  提升招商引資能力。強化專業招商隊伍,加大對招商隊伍的專業培訓力度,提升招商水準。實施産業鏈精準招商,聚焦強鏈補鏈延鏈創鏈,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精準承接北京産業鏈梯度轉移和産能拓展轉移,加速北京創新成果來冀孵化轉化和産業化。注重綠色低碳發展,將項目引進與碳達峰、碳中和相結合,強化全産業鏈和産品全生命週期綠色發展理念。創新招商引資形式,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通過專業招商、協會招商、仲介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雲招商等方式,推動優勢産業集群發展。積極探索“龍頭企業”招商、産業集群招商、“飛地”招商等新模式,開展招商推介、産業對接、項目洽談等專題招商。

  優化産業生態。推動産業提檔升級,以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標準重新定位本地産業集群發展方向,借鑒蘇州經驗,建立“畝均論英雄”“創新論英雄”的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機制,倒逼企業提升管理能級,推進産業“騰籠換鳥”。推動園區能級提升,減低企業經營成本,鼓勵開發運營“園中園”等特色産業園區。推進園區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力爭到2025年,省級綠色工廠突破150家、省級綠色園區突破20家。推動公共服務平臺全覆蓋,鼓勵集群企業、行業組織、高校等,共同打造技術研發、工業設計、檢驗檢測、標準推廣、人才培訓、成果轉化、企業孵化、物流配送、電商平臺等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對外合作交流。

  方案還提出支持集群企業提升技術研發水準、支持品質標準提升和品牌打造、支持培育集群龍頭企業延伸産業鏈、支持集群企業多渠道融資、強化土地和人才要素保障、實施差異化環保政策等六項支持政策。(河北日報 記者米彥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