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人和鎮村:小小孝老食堂,餐餐暖心又暖胃
2021-08-20 17:46:12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獨居老人吃飯湊合、生活孤獨現象在農村相當普遍。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首創孝老食堂,8個月來已推廣到30個村——

河北青縣:小小孝老食堂,餐餐暖心又暖胃

  青縣金牛鎮大鵓鴿留村義工為老人們送餐。河北日報通訊員 魏志廣攝

  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白墻灰瓦,屋舍儼然,頗有江南秀美之風。村內一處房子裏,傳出歡快的歌聲。

  人和鎮村孝老食堂就設在這裡。義工們圍裙、帽子、口罩、手套穿戴齊全,正在廚房忙碌著。餐廳裏,14位老人坐在圓桌旁,在劉子江老人的指揮下唱著老歌。

  音箱裏,響起《社會主義好》的旋律。“一天三頓都來這兒吃,咱可知足了。”老人們激動地説,“這都是共産黨好、社會主義好呀!”

  人和鎮村孝老食堂開辦于2020年12月10日,開啟了農村養老新模式。小小孝老食堂,破解了農村養老的大難題,弘揚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風尚。

  “有數據顯示,到2030年每3個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農村養老問題尤為突出。”青縣民政局局長朱潤國介紹,6月初,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推廣孝老食堂,30個村先期進行試點,有條件的村正在有序推廣,全縣老人的就餐將更有保障,生活也將更有品質。

  村黨支部書記實地走訪,發現老人飯桌上的“秘密”

  大運河畔的人和鎮村,只有400多口人,村風和諧。每到冬天,老人們都有上午出來曬太陽、聊大天的習慣。

  一天中午時分,村黨支部書記胡宗權辦完事往家走,看見老人們還圍在一起嘮嗑,就問:“快中午了,大家咋還不回家吃飯?”“這就去。”老人們答應著散去。

  到家不久,胡宗權有事又出來了,恰巧又遇到了其中一些老人。“大夥兒怎麼還沒去吃飯?”他有些著急。

  “吃過又回來了,我們接著嘮。”79歲的劉子江大爺説。

  “劉伯伯,這麼快就吃完飯了?”胡宗權有點詫異,“走!我上您家看看,到底吃的啥?”

  “菜是昨天剩的,還能吃,就湊合一頓……”劉子江家的飯桌上,放著半個饅頭、一碟剩菜和幾袋奶。

  其實劉子江家條件不錯,兒女都做生意,新整修的房子內,各種廚房設施齊全。而且他原來開過飯店,炒菜做飯不在話下。2020年9月老伴兒去世後,兒子女兒想接他去城裏住。但他捨不得老屋和鄉親,執意留了下來。自己做飯,一頓兩頓、一天兩天還行,時間長了問題就出來了。一個人一做就多,捨不得扔就得吃剩飯。

  胡宗權又去了張建蘭、金振榮等幾位老人家中,發現情況如出一轍。他心裏越來越不是滋味。於是,他召集村“兩委”開會集體研究討論,最後形成決議:村裏創辦孝老食堂,為老人們免費提供一日三餐。

  村“兩委”帶頭,發動移風易俗理事會參與,一些熱心村民做義工,解決了人手問題;村移風易俗理事會有幾間平房,場地也解決了。

  消息一發佈,在外地做生意的村民踴躍捐款10多萬元。2020年12月10日,人和鎮村的孝老食堂開張了。

  孝老食堂開啟“複製”模式,8個月擴展到全縣30個村

  人和鎮村的孝老食堂辦得紅紅火火,風氣越來越好,人心越聚越齊。

  在外打拼的兒女們不再擔心家中老人吃不好、喝不好,在外工作更安心了;大家主動捐款捐物,到孝老食堂義務為老人服務,村中愛老助老的風氣更濃了;吃飯時誰沒來,能及時發現情況,防止獨居老人發生意外而無人知曉;老人們主動參與到維護治安、衛生監督等事務中……

  就在人和鎮村孝老食堂辦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金牛鎮大鵓鴿留村的孝老食堂也在今年4月開張了。

  該村是一個有著3100多名村民的大村,也是全國文明村。今年初,村黨總支書記韓尚富入戶調查時,發現了獨居老人吃飯“一碗水就半個饅頭”的問題,看在眼裏、痛在心裏。聽説人和鎮村的孝老食堂漸漸辦出了名氣,韓尚富上門取經,回村後就建起孝老基金,也辦起了孝老食堂。

  最讓韓尚富津津樂道的,是村民們踴躍捐款的情景。“韓大爺的3個兒子都在廣東發展,接到電話後特別支持,立馬捐了2萬元錢。我走訪了幾家企業,老闆們聽説後也願意支持。其中一位拿了錢過來,還説,他父母沒有了,想盡孝也沒處去盡,為孝老食堂捐款也是盡孝了。”

  日前,筆者在大鵓鴿留村的孝老食堂看到,義工們正給老人們上菜上飯。主食是花卷,菜是土豆燉肉、熗圓白菜,湯是綠豆湯。

  在大鵓鴿留村孝老食堂,老人們還能免費理髮、量血壓。“理髮師和村醫都願意來為老人們服務。”韓尚富説。

  老人們的笑臉是對孝老食堂最大的認可

  7月23日,青縣曹寺鄉後洼村孝老食堂開業了。

  和其他村不同,後洼村的孝老食堂建在村民王其家中。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洪彥介紹,王其在外地居住,老家房子一直空閒。得知村裏要辦孝老食堂的想法,王其立即表態:“好事,我支持!在我家辦就行!”

  簡單裝修後,房屋煥然一新,墻壁上繪著紅色文化的內容與《二十四孝圖》,一串串紅燈籠喜慶熱鬧。開業當天,來自青縣愛心群體的義工們與本村的義工一起給老人蒸包子,20多位老人早早來到這裡,一起看電視、聊天。

  義工中有3名曹寺鄉黨委的幹部。他們給老人們挨個兒端上新出鍋的包子和綠豆湯。鄉黨委書記周維浩説:“看著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就像面對自家的老人。能為他們做飯、蒸包子,特別高興!”

  因村情不同,30個村的孝老食堂運作也不盡相同——有的村提供一日三餐,有的村只提供午餐;有的規定70歲以上,有的把門檻定在80歲。

  在金牛鎮吳增口村,村黨支部書記蔡振生把剛做好的午飯送到90歲的脫貧戶石鐵忠的家中。老人家激動地説,“真沒想到,老了還有這種待遇。”

  在後洼村孝老食堂,80歲的魏淑銀邊吃包子,邊和身邊的老大姐張家甜嘮嗑:“大甜姐,今兒的包子真軟乎,餡兒可香呢。”

  在大鵓鴿留村,四五位老人從老年活動室拉完琴、唱完戲,一起來到孝老食堂。還沒開飯,幾個人乾脆表演上了,飯前的小聯歡逗得大家開懷大笑。

  在人和鎮村孝老食堂,87歲老太太張建蘭的孫子買來了羊排和水果,給所有的老人改善伙食、增加營養。

  一日三餐並非“小事”,事關農村老人晚年幸福。青縣民政局副局長陳海濤説,小小一個孝老食堂,看起來解決的只是老人們的吃飯問題,從人和鎮村孝老食堂運行幾個月來的效果看,還破解了農村的養老難點,營造了農村良好氛圍。(​河北日報 通訊員 楊金麗 齊斐斐 張夢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