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唐山:為轄區百姓開“夜市”
2021-08-30 11:30:11來源: 人民網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河北唐山:為轄區百姓開“夜市”

轄區百姓前來大新莊派出所“夜市”辦理各項業務。畢立剛攝

  人民網石家莊8月29日電 “民警同志,我現在離您太遠,大約半小時後到派出所辦戶口,還能趕上吧?”“放心,便民‘夜市’雖然是晚7:30關門,但如果你有特殊情況,我們等你!”8月16日晚上7點,河北省唐山市大新莊派出所戶籍室民警崔立霞放下電話,繼續接待上門群眾。

  當天是一個普通的週一,正值大新莊派出所開放便民“夜市”、為群眾延長服務時間。晚7:30,打電話請民警等待的楊女士匆匆趕來,她告訴民警,自己離婚後著急買房,需要變更戶口本上的婚姻狀況。接過變更後的戶口本,楊女士連聲道謝。

  “流動人口安檢證業務”“常住人口身份證業務”,在唐山豐南區公安分局大新莊派出所戶籍室,這兩個“攤位”不時有“顧客”光顧。每週一晚上的便民“夜市”,是民警利用下班時間,為工作期間抽不開身的群眾辦理戶籍業務,這個便民“夜市”已經開業一年多了。

河北唐山:為轄區百姓開“夜市”

轄區百姓前來大新莊派出所“夜市”辦理各項業務。畢立剛攝

  去年5月末的一個傍晚,大新莊派出所的民警們正準備鎖門下班,副所長畢立剛發現戶籍大廳外有一名男子,正透過玻璃窗向裏張望。畢立剛走過去問他有什麼事,這名男子説想辦居住證,“要是下班了,我就下次再來吧”。看著男子滿臉的失落,畢立剛趕緊説:“快請進,給你辦完我們再下班。”這名叫勾洪軍的男子喜出望外。

  填表、拍照、上傳信息,這邊民警忙著辦業務,那邊勾洪軍連説“感謝”。“我在陶瓷廠上班,平時不好請假,這是第三次來辦居住證了。前兩次趕到時民警都下班鎖門了,今天可趕上了。”臨走,勾洪軍説廠裏有不少工人需要辦證,回去告訴他們,下了班趕緊來能趕上。

  勾洪軍走後,兩位加班的女輔警調侃畢立剛,“畢所長為人民服務,我倆跟著加班,你不請我們去夜市吃烤串?”這一下提醒了畢立剛:派出所是不是也能開“夜市”,為勾洪軍這樣工作時間脫不開身的群眾辦業務,讓群眾少跑冤枉路?

  “開!咱們就把便民‘夜市’定在每週一下班後,延時辦公兩小時。”畢立剛的想法得到派出所領導的支持,義務加班的“出攤”民警也不抵觸,還感到挺新鮮。“現在啥工作不都講究創新麼,我們創新形式,把便民措施真正落到實處,加兩小時班算啥。”民警楊艷艷説。

河北唐山:為轄區百姓開“夜市”

轄區百姓前來大新莊派出所“夜市”辦理各項業務。畢立剛攝

  “線上”,派出所通過平安豐南APP、微信推送、大螢幕等多種渠道宣傳,轄區群眾紛紛為民警解群眾所憂、所盼叫好。“線下”,畢立剛和三位女戶籍民警輪流加班,還將服務項目擴展到解答諮詢、治安防控預警、電信詐騙防範等業務。

  便民夜市為轄區群眾辦理出生登記、戶口遷移、流動人口居住證等業務,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卻給很多群眾帶來便利,救了急。

  這天晚上,派出所來了個孕婦,“我戶口在秦皇島,嫁到咱們豐南。這不馬上要生孩子了,下午去醫院時,大夫説我沒有居住證沒法建檔。”程女士想起大新莊派出所這天正好是“夜市”開市,她趕緊奔派出所求助。核實信息後,民警為她開通了“綠色通道”。程女士不停地説:“謝謝你們救了急,我真是運氣好,趕上了‘夜市’開市!”“沒事,其他日子群眾有急事我們也可以臨時‘開市’。提前打電話預約,省得來了等我們。”“夜市”雖約定是每週一晚延時辦公兩小時,但群眾有需要,民警們都會繼續加班。

河北唐山:為轄區百姓開“夜市”

轄區百姓前來大新莊派出所“夜市”辦理各項業務。畢立剛攝

  “夜市”每次開市,都有十來位群眾辦事。沒有業務時,民警就給各種證件即將到期的群眾打電話,提醒他們及時換證或年檢。“特別是居住證,要是不能按時年檢,補證也挺麻煩。”民警劉云云説,有的單位上班時間不能帶手機,白天打電話群眾接不到。

  “今晚媽媽加班,放學沒法接你。你等同學們走得差不多了、路上車少了,再回家。”楊艷艷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上五年級的大女兒平時上學由她接送。每到週一午後送孩子上學,她都這樣囑咐女兒。

  犧牲了休息時間、親子時間,便民“夜市”收穫的是群眾的好評。“開市”一年來,大新莊派出所的群眾滿意度同比上升了3%。自去年6月1日以來,便民“夜市”共為轄區群眾辦理戶籍業務586筆,流動人口業務524筆,為學生辦理證件526人,解決群眾“線上”問題572人次,宣傳教育406次。“週一夜市”的服務模式得到了豐南區公安局肯定並推廣。(付兆颯、施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