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承德:小山村唱響“産業興旺歌”
2021-08-30 11:33:57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原標題:小山村唱響“産業興旺歌”——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紮實走好鄉村振興路

河北承德:小山村唱響“産業興旺歌”

  8月25日拍攝的位於大貴口村的蓮花山谷,別具特色的山谷市集位於景區之中。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攝

河北承德:小山村唱響“産業興旺歌”

  8月25日,大貴口村的孩子們在村裏小廣場上玩耍。 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攝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8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考察。總書記十分關心當地推進鄉村振興情況,走進村山谷市集、衛生室,了解特色農産品市場銷路、品牌打造,以及改善村民醫療衛生條件、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等情況。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在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大貴口村唱響了一曲屬於自己的“産業興旺歌”:蓮花山景區人氣越來越旺,“美麗經濟”一路生長;建設展廳面積達400平方米的山谷市集,通過“實體+電商”銷售模式,推動當地特色農産品“走出去”;田野裏,一排排大棚整齊排列,村民正爭分奪秒栽植草莓苗,每個人臉上都充滿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

  構建旅遊産業新模式

  通過“村企聯建”實現“村企互促、合作共贏、發展富民”

  “在旅遊旺季,有村民出攤賣糖葫蘆,一個晚上能賣四五百串,收入1000多塊呢!”8月29日,在總書記來大貴口村考察的第一站、位於蓮花山景區的山谷市集農産品展銷廳,今年51歲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李雙軍興奮地説。

  初秋時節,蓮花山景區群山疊翠,碧水潺潺,風清氣爽。“西北方向是蓮花山和拇指山。拇指山活脫脫一個豎起來的大拇指,我們也叫它‘點讚峰’。”李雙軍説,東面是老紅山,傳説花木蘭曾剿滅過在這裡佔山為王的土匪。

  然而,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和歷史遺存,大貴口村長期以來卻無法有效利用。

  “景區開發成本高,村集體哪兒能掏出那麼多錢。”李雙軍對記者説,怎麼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大貴口村幹部一直在琢磨辦法。2018年,他們找到了“突破口”。

  首先是引進企業投資:于2018年通過雙灤區引進河北建設集團,構建“村企互促、合作共贏、發展富民”的“村企聯建”新模式。

  大貴口村將938畝荒山及閒置土地租賃給河北建設集團用於景區建設。該企業投資25億元建設蓮花山景區項目,充分利用自然山體景觀,輔之以人文歷史和現代休閒娛樂設施,按照4A級景區標準建設,建設週期為4年。

  目前蓮花山景區項目一期已經建成。2019年曾成為第三屆承德市旅遊産業發展大會現場觀摩項目。該項目使村集體經濟年增收80余萬元,還解決了40多名剩餘勞動力就業,每年每人平均可增收8000多元。

  趁著熱乎勁兒,大貴口村把精品民宿提上議事日程。該村將對63戶民宅統一進行規劃設計、人員培訓,為景區提供配套支撐。“我家就在規劃範圍內,兩層樓共六間房,後院還有四間平房。我準備把前面的六間房開發為客房,我們住後面的平房。”大貴口村民霍振熱情地領著記者參觀他家的小院、臥室。

  “總書記考察我們村談到産業振興時指出‘立足特色資源’,蓮花山景區就是我們的特色資源。我們將繼續推進、完善景區的二期、三期建設,還打算通過土地入股形式,與河北建設集團合作開發蓮花山景區後續工程,變‘租金’為‘股金’,更多地參與到景區建設經營上來,不斷提升村集體和村民的收入。”李雙軍説。

  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子

  發揮城市近郊優勢,發展現代都市農業,不斷滿足市場需求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大貴口村經歷了“稻改旱”和種植大棚蔬菜等變化。如今,地還是那塊地,村民的種法不一樣了。

  “‘稻改旱’後,我們種植玉米等作物,每畝地掙不了幾百元,那段日子實在是不好熬。2012年,我家試著種植大棚蔬菜,種過黃瓜和番茄等,收入比種玉米多多了,我家有4個棚,差不多每年收入12萬元。”大貴口村村民林艷會説。

  收入雖然增加了,但這不是終點,而是村民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總書記到我們村考察時,我一路跟隨,總書記的囑託讓我受益匪淺。總書記叮囑大家‘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産業’,在村民霍金家看望時指出,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李雙軍邊聽邊深入思考,市場到底需求什麼?城鄉如何實現互補?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人們不斷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採摘遊”成為城市居民新的休閒形式,口感更好、品質更高的水果越來越受市場追捧。

  “我們村在城市近郊,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滿足城市居民需求,有著獨特的優勢。”李雙軍説,這些年,他們一手抓品種調結構,逐步由種蔬菜變為種草莓、大櫻桃等附加值更高的作物;一手抓提質增效,不斷改良品種,提升大夥兒的收入。

  在現代與傳統的碰撞中,村民世世代代耕作的土地長出新業態,煥發出新氣象。

  目前,全村有果菜大棚303個,其中草莓大棚230個,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1.7萬元。“我家現在開了‘艷會採摘園’,不種黃瓜和番茄,改種草莓和大櫻桃了,一方面供遊客採摘,另一方面可以大規模銷售出去。”林艷會告訴記者。

  “如果遊客採摘,草莓一斤賣35元到40元不等,這塊越多,我們賺的就越多。如果大規模銷售,每斤20元左右,每個大棚收入也將近五萬來塊。”林艷會算了一筆賬。

  為充分發揮位於城市近郊優勢,更好滿足市場需求,草莓小鎮項目已開始規劃。

  “這個項目投資650萬元左右,準備在大貴口村等5個村建設,規劃了草莓小屋、停車場等,以提升整體形象、提升産業品質。”大貴口村第一書記郝天嬌對記者説,“我們還設想在草莓小鎮舉行草莓比賽,選出最優質的品種,把頂級的草莓銷售到經濟發達地區,以前按斤賣,將來按個賣不是夢。”

  搭建産品銷售新平臺

  通過山谷市集進行展銷,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一下子種這麼多草莓和大櫻桃,賣不出去咋辦?起初,農民犯嘀咕,李雙軍心裏也沒底。為打消農民顧慮,大貴口村和蓮花山景區共建山谷市集,整合了當地農業企業、合作社特色農副産品近百種,在這裡集中展示銷售,成為當地産業融合的一個窗口。

  與許多農村一樣,大貴口村也曾面臨“如何銷售”的困擾——

  農産品種出來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分散銷售模式在過去“立下大功”,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産品銷售越來越難,東西賣不出去,農民就會蒙受損失。

  如何破題?大貴口村給出的答案是搭建産品銷售新平臺,通過山谷市集進行展銷。

  致富的事,最容易把大夥兒的心攏在一起。

  “一開始我怕種高品質的草莓沒市場,遲遲下不了決心。看到別人草莓銷售好,賺了錢,也就順了大溜,種草莓。後來,村裏建了山谷市集。旅遊期間,很多遊客在市集上買特色農産品,把後備箱塞得滿滿噹噹,有人告訴我,這叫‘後備箱經濟’,市集還能通過網絡銷售,就感覺種特色農産品確實有前途。”村民楊麗春介紹,“我家有一個草莓大棚,剛擴建完畢,大概兩畝多地,今年差不多能掙五六萬塊。總書記到山谷市集考察後,感覺信心更足了,將來會再擴大種植規模。”

  “山谷市集一個顯著特點是,與周邊村莊甚至整個承德市農村進行共享。”李雙軍説,“線下銷售主要面對遊客。遊客除買回家外,我們村種植的紫蘇、烏塌菜等稀罕菜也能激發大家的味蕾。很多遊客都會到農家嘗嘗涮菜,也會促進農戶增收。”

  還有,蘇子、黃小米、藜麥……大貴口村之前沒種植過的品種也擺上了山谷市集的展臺,從這裡行銷各地。“在山谷市集時,習近平總書記對蘇子油很感興趣,並捏了幾粒蘇子仔細端詳。”李雙軍説,“總書記在我們村考察時指出‘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蘇子油與山谷市集‘牽手’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蘇子油由雙灤區西地鎮的肖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加工,市場價格達160-240元/公斤,年銷售額60萬元。“肖店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大貴口村將來也會探索經濟作物深加工模式,走上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之路。”李雙軍告訴記者,“從6月份起,山谷市集開啟了線上銷售渠道,主要通過‘承德山水’‘掌上承德’等網絡平臺進行銷售。不到兩個月時間,線上線下銷售額已達25萬多元,其中線上銷售額近21萬元。”

  “總書記親切的關懷、殷切的囑託,讓大家心裏充滿希望、充滿力量。”李雙軍説,“下一步,我們將探索‘農業嘉年華’模式,帶動特色農産品銷售,做強文化旅遊産業,不斷壯大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建設美麗鄉村,實現共同富裕,我們有信心!”(河北日報 記者趙建 馬彥銘 尉遲國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