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    輿情智庫
如何分辨網絡虛假信息?專家提醒多元渠道交叉驗證
2021-11-10 13:52:45來源: 北京青年報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原標題:跨越“數字鴻溝” 如何分辨網絡虛假信息?專家提醒多元渠道交叉驗證

  【現實挑戰】網絡社群讓老年生活便利而豐富,但虛假信息成為“頭號”困擾

  【應對策略】專家建議老年人接觸多元信息渠道,有意識地交叉驗證;子女也有義務指導長輩識別虛假信息

  當下,很多人應該都有一種體會,在你的家庭微信群裏,最活躍的人一定是家中的長輩。老年人在微信朋友圈或各种家庭群轉發健康、養生等信息的現象十分普遍,其中,不乏眾多虛假信息。

  日前,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發佈《中老年人網絡社群生活現狀研究》,調研了27個省市1113位中老年人的網絡社群使用習慣。調研發現,在網絡世界中拓展生活邊界的中老年人遇到最大的困擾就是不知如何辨別虛假信息。

  社交功能躍居老年人上網最愛

  中老年人的互聯網體驗日漸全面。2018年騰訊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老年人的微信使用功能呈現“三級跳”特徵,功能使用的排名依次為社交類功能(如發語音、發文字、視頻聊天)、信息類功能(如閱讀公眾號、發原創朋友圈)、支付類功能(如轉賬、微信支付)。與2018年不同的是,本次調查發現:信息類功能(67%)使用比例雖基本保持不變,但排名變為第三,社交(96%)和支付(85%)功能的使用比例明顯提高,且支付類功能躍升至第二位。

  線上支付惠及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服務。74.5%的被訪者表示,使用線上支付是因為比現金更方便。分隊列的分析發現,60後、50後、40後使用線上支付的比例逐漸下降。支付場景主要集中在購物消費和生活繳費。

  值得關注的是,被訪老年人中,42.6%的“40後”老年人會發朋友圈,比例低於“50後”(60.2%)和“60後”(66.8%),但“40後”老年人一旦學會了使用朋友圈,發圈頻率是最高的,尤其喜歡分享自己的生活。除了年齡,性別也影響著中老年人的網絡社群行為。相比男性,老年女性更喜歡發朋友圈。女性喜歡在朋友圈分享生活和健康養生內容,男性則更喜歡時事新聞和科技知識。

  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謝立黎指出,分析發現,老年人最核心的需求仍然是跟家庭成員的互動,超過60%的老人認為通過網絡跟子女的互動頻率增加了,但只有20%的受訪老人認為彼此關係變好了,如何提升代際之間的溝通品質,值得更多思考。

  網絡社群讓老年生活便利豐富

  研究發現,網絡社群能夠從社會交往、社區生活、社會參與等各方面對老年人進行賦能,有助於便利和豐富中老年人生活。

  首先,網絡社群改變了中老年人的社交網絡。通過使用網絡社群,中老年人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繫得到加強,同時擴展了中老年人的朋友網絡。76.4%的中老年人通過老鄉群和同學群認識了新朋友,還有61.7%的中老年人通過興趣群、社區群認識了新朋友。不僅如此。還有72.8%的中老年人通過朋友群、老鄉群和同學群與失聯很久的人恢復了聯繫。

  同時,網絡社群便利了中老年人的社區生活。近一半中老年人加入了社區群,五分之一中老年人將社區群列為使用最頻繁的群之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75%的中老年人通過微信了解疫情相關新聞,近一半的中老年人利用社區群接受居委會的管理信息,近40%的中老年人利用微信購物。

  此外,網絡社群增加了中老年人線上線下社會參與的機會,並且有助於促進中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在加入了興趣群的老年人中,40%的老年人都加入了體育鍛鍊群,在所有興趣群中排名第一。超六成的中老年人則會依照網絡社群中分享的健康養生知識來實踐。

  信息難辨真假成“三大困擾”之首

  值得關注的是,在網絡社群生活中,48.6%的中老年人表示有難以辨別虛假信息的困擾;第二是對隱私保護的擔心,39%的中老年人表示有此類困擾;第三大困擾是信息過載,29%的中老年人表示有此困擾。調查發現,46.7%的中老年人有過退群的經歷,而導致退群的首要原因是群消息過多(61.9%)。

  “我就是謠言的‘粉碎機’。”長時間被家裏老人發的虛假信息所擾,市民劉佳瑩感觸很深:長輩的“朋友圈”指向的問題,是老年人在面對事實上的虛假信息時,相對更多地選擇“信”且“轉”,“不確定”並“轉”。

  對此,老年人也表示很無辜,都是媒體發佈的信息,怎麼會是假的呢?你們(子女)都是我們養大的,啥水準我們不知道,讓你們漲點知識不好嗎?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傳播虛假信息?國家心理二級諮詢師祝赫指出,觀察傳播現象,最直接的切入口是傳播心理和傳播動機。應當承認,大多數老年人轉發和分享養生保健等方面信息的初衷是積極的,他們關注自己的健康,其向子女朋友的轉發行為,大部分也是出於善意提醒與幫助。這種偏好和善意,往往在老年人的信息接收和轉發過程中産生“寧可信其有”的傳播心理。

  他認為,提高老年人辨別虛假信息,需要長輩們的覺醒、子女的義務提醒。對老年人來説,提高虛假信息辨識能力的首要任務是防止自己身處一個封閉的信息環境,接觸多元信息渠道,有意識地交叉驗證,提高自身互聯網信息素養。同時,也有必要自我約束“彰顯消息靈通”“教育別人”等心理衝動。對子女而言,吐槽並不能帶來什麼,放任自流也於事無補,即便難以用線下交流把長輩從“朋友圈”“搶回來”,也有義務指導長輩識別虛假信息。

  同時,社交媒體平臺和監管部門,有責任通過建立賬號信用體系、虛假信息提示、針對老年人的信息保護等舉措壓縮虛假信息傳播空間,凈化平臺環境。

  有趣的是,為加強長輩們對於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有網友對“標題黨”信息進行整理,方便長輩們有直觀的對比,只要看到類似的標題,就不要點、不要轉。如,大事件類:“央視最新消息,××不能再吃了……”“緊急通知:某某部門説……或者權威部門説……”“出大事了,趕快告訴其他人”“今天晚上就刪除了,再不看就晚了……”健康類:“只有吃了它,才能健康長壽”“什麼和什麼放在一起吃等於毒藥……”“家裏有……的朋友,再不看就晚了”真情類:“太感人了,看完我哭了”“這個視頻,沒流量也要看……”(文/張美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