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保定:化“被動”為“主動” 試運行網上民生事項實時辦理機制
2021-11-12 17:52:15來源: 人民網編輯: 王闊責編: 魏文林

  原標題:群眾煩心事實時辦 保定市:化“被動”為“主動” 試運行網上民生事項實時辦理機制

  人民網保定11月11日電(張繼航)9日下午16時,停電三四天的保定市文津花園小區業主交流群中發佈了一則群公告稱,全小區馬上送電,電力已正常供應。一時間群內點讚不斷,為維修工作隊豎起了大拇指。

  原來,8日,保定市委網信辦通過輿情中心主動抓取涉保民生事項,發現文津花園居民反映的“小區臨電供應無法滿足機組啟動需要,致九棟高層居民近三天兩夜無水無電無暖”的問題。市委網信辦立即上報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按照屬地管理、歸口辦理的原則,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負責人直接電話聯繫交辦了小區所處的蓮池區委處置辦理問題。當天下午,蓮池區委幫助小區協調容量更大的變壓器,並實行了分時段給電的措施。9日下午,該小區完成變壓器更換,解決用電問題,小區恢復通電。

  這只是保定市網上民生事項辦理機制運行的一個工作縮影。小區門口長時間施工影響通行、燃氣繳費難、樓頂廣告牌存在安全隱患……近期,保定網民反映的一件件“急難愁盼”問題都被實時收集。

  據了解,保定市高度重視網上群眾路線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版、河北省網絡問政平臺、市委書記民情電子信箱、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市長信箱、網信部門的輿情監測等渠道組成的“社情民意收集網”。

  網上民生事項實時辦理機制,化“被動接收”為“主動收集”,進一步擴大網民聲音的收集渠道,網民通過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微博、貼吧、論壇等公共平臺發佈的涉及保定民生問題的內容,都是辦理解決的對象。

  據了解,該項機制正在試運行中,實行“監測發現—分析匯總—整理上報—分類交辦—應對處置—網上回應—督辦考核”的全閉環管理,對網上民生事項做到實時收集、實時交辦、實時處置、實時回應。

  “昨天就已經開始供暖了,但我們小區內5個區中有4個區域暖氣不熱。”10月2日中午,接到東部風景小區居民網上留言,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把相關問題轉給市執法局辦理。

  經檢查維修後發現,判斷是該小區一地下主要供熱管道損壞,地底發生滲漏。時間緊,任務重,天色逐漸暗了起來,為了將供暖影響範圍降到最小,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負責人到現場協調市執法局、蓮池區供熱辦、熱力公司等相關單位,加緊尋找損壞點,並連夜進行處置。

  “21:00,還在搶修”

  “22:09,將坑內水抽凈,準備焊接”

  “3日2:40,搶修完成修復破損點”

  “3日07:28,注水打壓中”

  “3日14:07,機組已經定壓,開始循環供熱”

  在抽水、減壓、泄水、維修等過程中,市執法局實時報告施工進度。

河北保定:化“被動”為“主動” 試運行網上民生事項實時辦理機制

工作隊晚上搶修。保定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供圖

  “‘小問題’連著‘大民生’。對老百姓來説,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影響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産生活。”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負責人稱,除對事項實時辦理外,我們要求相關部門和單位在24小時內通過跟帖、評論等方式反饋回應,讓網民實時感知辦理進度及辦理結果,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河北保定:化“被動”為“主動” 試運行網上民生事項實時辦理機制

拆除樓頂人行梯。保定市委社情民意辦公室供圖

  10月31日的“聯通大廈樓頂廣告牌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第二天工人進場施工,拆除存在安全隱患的人行梯。

  11月9日下午15時的“北二環和瑞祥交口東側右轉交通信號燈被大樹遮擋”問題,當天市執法局即安排人員對樹木修剪。

  類似這樣的事項還有很多。保定市堅持快速高效的工作原則,把時效性作為辦理網上民生實事的著力點和落腳點,第一時間發現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第一時間回應關切,第一時間解答疑惑,及時消除。

  截至目前,保定市通過網上民生事項實時辦理機制已辦結事項16件。目前機制還在進一步完善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