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真知“拙”見②丨涉疫情謠言,你跟轉發了嗎?
每次局部暴發疫情,都會出現“某地要封城”“某地進行空中消殺”“隔離人員某某跑了”等不實言論。此時,官方平臺和主流媒體均對涉新冠疫情謠言進行辟除。社交媒體時代誰在傳播謠言?作為網絡空間裏的普通網民,你到底跟轉發了嗎?
朋友間微信聊天的內容可能發酵成謠言,你信嗎?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樣的説法誇張了。但在涉新冠疫情的不實信息甚至是謠言的傳播中,朋友間的聊天信息卻成為了主要傳謠途徑之一。
聊著聊著成謠言了
圖中呈現的是2021年7月20日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出現陽性病例時的一則聊天記錄。微信聊天中寥寥幾個字在“朋友們”跟轉發的“助力”下擴散至微博平臺,並在24小時內散佈成了網絡謠言。可見,網絡謠言源於社會輿情,産自網絡輿情,是一種畸變的、負向的網絡言論。
諸如新冠疫情這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因其感染群體不明確、傳播方式不確定、醫療手段不完善、預防處置不健全等因素致使公眾恐慌性情緒進一步加重,社會輿情出現負能量,最終導致謠言四起。
複雜的網絡環境
通過對2021年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辟謠專區500余例辟謠信息樣本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涉疫情謠言的大致傳播規律。
2021年疫情辟謠數據趨勢圖
從圖中可知,7-8月份和10-11月份兩個區間段的辟謠信息出現高潮。經過核查,不難發現兩次高潮均出現疫情局部暴發時期。其中7-8月份因首次出現Delta病毒,辟謠信息隨之達到峰頂。可見,此類謠言的病毒式擴散速度快、傳播路徑複雜、爆點多,控制十分困難。
2021年疫情辟謠數據7-8月份辟謠信息分析
新冠疫情局部暴發易成為社會輿情爆發點,促進網絡謠言的生成及傳播。據7-8月份辟謠數據分析,常態化防控階段的涉疫情謠言主要集中在與病例及防疫措施相關方面,佔比高達90%。不難發現,人們對疫情本身及防疫措施的關注度極高。
超出自身科學知識水準需核查後再發佈
普通網民往往根據個人喜好和電子設備使用習慣迅速完成信息認定。有人喜歡獲取信息後一鍵轉發,有人喜歡核實並確認信息。前者不加判斷地跟轉發,極易成為不良信息及謠言傳播的“幫兇”。後者核查後再做是否轉發決定的方式,則會出現強化觀點後發表言論或者弱化觀點後轉為沉默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核查後堅信觀點正確,即強化既有觀點,若觀點為真則傳播真實信息;反之則傳播謠言。第二種情況:在核查後發現觀點錯誤直接轉為沉默不再跟帖轉發。
我們反對不加判斷地跟轉發,因為這種“僵屍”思維是傳謠行為的底層邏輯。正如《怎麼看待輿論場的網絡言論?丨真知“拙”見(一)》所言,真實信息需要通過多家媒體進行採訪,由政府機構、官方媒體等權威渠道進行發佈。跟轉發之前核查信息來源,是首要環節。核查時還應秉持科學理性的精神,避免先入為主,反而強化了錯誤認知。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官方網站、客戶端、小程式等多端口提供了舉報和查證謠言的入口,重點打造新冠疫情辟謠專區,辟除謠言信息,澄清謬誤,有效對衝網絡謠言,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關注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拒絕謠言,“跟轉發”做到心中有底!(孫茜)
政策公告往往一句話就能引發謠言,是真的嗎?下一期,我們一起聊聊《政策信息如何不引起誤解誤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