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問千尋大運河】今年以來大運河滄州吳橋段出土2182件“寶貝”
河青新聞網訊 12月24日~3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河北省委網信辦大運河沿線八省市網信部門聯合主辦,央視網和大運河沿線八省市重點新聞網站協辦的“千問千尋大運河”暨沿著大運河看河北網絡主題活動舉行。中央新聞網站、河青新聞網等相關地方新聞網站開設的“千問千尋大運河”網絡主題活動專題專欄同步上線。
現在,記者帶您走進吳橋縣大運河文化展館,了解大運河吳橋段文物出土情況。
清朝煙斗、明朝瓷碗、宋朝錢幣……近日,在滄州市吳橋縣大運河文化展館內,2000余件不同種類的文物亮相。這些文物都是大運河出土文物。經過吳橋縣文物保護人員搶救、保護、清洗、分類、登統,原本帶著淤泥的一件件文物重獲“新生”,向人們“講述”著運河邊的歷史故事。
2021年2月份,大運河吳橋段清淤工程開始。經過三個月的緊張忙碌,文保人員搶救保護各類出土文物共計2182件,其中,漢朝至清朝晚期的瓷器及瓷片共計1226件,完整瓷器4件;漢朝至民國時期古錢幣879枚,完整可辨的700枚;生活器具64件,包括棋子、銅壺、漏斗、殘銅鏡等生活小物件;殘廢子彈12枚;城墻磚1塊。
這次大運河出土的古錢幣中,歷史較早的是漢唐時期的五銖錢和西漢末年王莽時期的大布黃千。另外,在大運河吳橋縣桑園鎮西街段渡口處,曾挖掘出100多枚清代的古幣,在趙家茶棚段出土的宋代的古幣較多。“這就説明這個地方,在宋朝時比較繁華。”吳橋文保所相關負責人朱文亮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説。
朱文亮表示,此次出土的大運河文物種類繁多,數量豐富。雖然多是一些小物件,甚至有的已經殘破,但這些文物很大程度上彰顯了大運河文化的深厚和豐沛,為今後深入研究大運河古文化起到了參考作用。
為了讓更多人進一步了解大運河文化,文保所工作人員歷時幾個月,將這些文物進行清洗、擦拭,再根據年代將其分類、封存,統一集中在吳橋縣大運河文化展館內展出,讓前來參觀者感受到了大運河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文/河青新聞網記者王玎
製圖/李會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