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人機拍攝的祥和城小區。 報通訊員高曉博攝
智慧門禁、充電車棚、自助借閱櫃等設施一應俱全,殘疾人、老年人、孩子還能享受各種照料服務……日前,説起小區的可喜變化,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富興社區祥和城小區居民説的最多的是:“現在我們小區就像一個和睦的大家庭!”
祥和城小區是邢臺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區,現有保障家庭3468戶,其中殘疾人家庭348戶、低收入家庭2169戶。居民年齡偏大、缺少就業技能、生活需求較多,以前服務管理跟不上,居民住得不稱心。如今,社區探索推進多樣化服務管理模式,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擴大服務半徑,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變“各自為戰”為“抱團服務”
“以前,參與服務的各部門銜接和流程不順暢,居民感覺解決問題時間長而且程式繁雜,工作人員感覺付出多又得不到認可,導致相互埋怨,管理陷入了死衚同。”富興社區黨委書記鄧為娜説。
小區之治,重在人心。信都區將祥和城小區治理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協調市住建局等部門將社區管委會、保障房後期管理服務中心、小區物業公司等多方面力量統一整合,組建成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構建起“黨建+網格員+樓長+志願者”管理服務機制,改過去的“各自為戰”為“抱團服務”。
過去,物業費收不齊,服務水準不高,物業公司和居民都不滿意,雙方也沒有順暢的溝通渠道。鋻於此,社區幫助成立業主委員會,明確物業服務內容、業主權利義務,設立小區物業費共管賬戶,收費情況和支出情況接受居委會和群眾監督,每一分錢的開支都讓大家明明白白。
有了業委會,物業和業主之間有了溝通的平臺,再加上黨群服務中心貼身服務,相關各方開始相互理解,誤解矛盾隨之減少,如今,物業費繳納比例保持在100%。
同時,富興社區通過開通民生熱線、微信公眾平臺、設置民情意見箱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傾聽呼聲,精準施策。正是這樣的“繡花功夫”,“繡”出了業主的信賴感。目前,水管網堵塞、養狗擾民、部分樓前環境臟亂差、廣場舞擾民等熱點問題逐一得到解決。
近日,祥和城小區的老人在志願者陪伴下使用OT綜合訓練工作臺,提高手眼協調能力。河北日報通訊員 高曉博攝
變“坐等管理”為“主動服務”
“隔三差五上門服務,幫俺解決了不少難題,非常感謝!”祥和城小區居民張海秀患有殘疾,看病就醫不方便,社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安排志願者定時上門提供助醫服務,有需要時只需一個電話就能趕到。
像張海秀這樣享受“特殊待遇”的不止一人。社區引進第三方怡合苑醫養團隊服務機構,聯合小區志願者組建專業服務團隊,對重度殘疾人家庭、失能老人等特殊群體,定期入戶提供助醫、助潔、助浴等服務。社區還騰出專門區域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餐廳、影音室、遊戲室、休息室、棋牌室、運動康復區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到日間照料室“嘗鮮”體驗的居民焦萬里豎起大拇指説:“娛樂、健身、休息、用餐,樣樣都好,比在家待著還舒適,關鍵是養老不離家,這種服務太好了!”
據了解,祥和城小區劃分為4個大網格,每個網格確定1名網格員,又通過住戶推薦確定17名樓長,做到網格內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矛盾糾紛清。在此基礎上,社區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整合資源,組建由網格員、志願者和居民組成的民情聯絡員隊伍,開展以“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暖百家心、聚百家力”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真正做到“百姓有需求,社區有回應”。
針對拆遷安置群眾和殘疾人困難群體,提供職業培訓、就業推薦、生活救助等一系列服務,並開設殘疾人就業創業實習車間,滿足更多居民就業意願;針對孩子假期無人照顧問題,社區提供義務託管服務並開辦公益課堂;社區還設置智慧圖書借閱專櫃,為愛好閱讀的居民提供便利……
改變的是環境,凝聚的是人心。除組織中秋節、國慶節、重陽節等節慶活動,社區還經常開展健康義診、文藝演出、普法宣傳等特色活動,讓居民切身體會到社區“家”一樣的溫暖。
近日,祥和城小區志願者入戶為失能老人提供助醫服務。 河北日報通訊員 高曉博攝
變“人工管理”為“智慧管理”
實時監控、人臉識別、可視對講、智慧廣播……祥和城小區實施智慧小區建設,與過去相比,居民生活環境安全度大增。
小區在大門口、單元口、電梯內分別安裝人臉識別設備,形成3道安全防線,嚴格把控陌生人、陌生車輛進入小區;居民遇到問題,還可以利用人臉識別系統呼叫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隨時解決。居民家中安裝了可視對講機,以智慧管理中心為核心,實現呼叫、對講、安防報警、戶戶對講等多種功能。
祥和城小區居住密度相對較高,有的單元三四十戶家庭共用一個電梯,個別居民習慣推電動車上電梯,存在安全隱患。對此,小區在原有智慧管理系統基礎上,加裝電梯間電動車智慧識別報警系統,杜絕電動車進電梯。同時,著手建起充電車棚,辦理惠民充電卡,方便居民停放電動車和充電。
“這樣不僅消除了電動車安全隱患,而且充電的花費也非常實惠。”居民馬玉敏説,各種智慧設備都相互連接,就像給小區繫上了“平安扣兒”,住在這兒既安全又舒心。(河北日報記者 邢雲 通訊員 王聚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