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2022-02-24 11:07:54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邢碩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聯建聯防聯治共享更多碧水藍天

  張北的風點亮冬奧的燈。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來自張家口的綠電源源不斷輸送到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冬奧場館歷史性地首次實現100%綠色電能供應。

  “風光”變“綠能”。作為唯一的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張家口大力發展風能、光伏、氫能等新能源,加快構建綠色能源體系。截至2021年12月底,張家口已完成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2347萬千瓦,並網數2332萬千瓦,成為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這些“綠能”不僅點亮了一座座奧運場館,也點亮了北京的萬家燈火。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提出明確要求,為京津冀生態治理指明瞭方向。

  同守一方綠,共護一片天。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領域率先突破的主戰場,河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的重要指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空前的力度依法鐵腕治理污染,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省生態環境品質顯著改善。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深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藍天白雲漸成常態。

  暖意融融的客廳裏,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西楊辛莊村村民海明旺正和老伴做著家務。窗臺上,茶花、君子蘭、月季等各色植物枝繁葉茂,花開正艷。“過去冬天燒煤,屋裏熏得臟乎乎的,溫度還低,花都開不了。現在改用天然氣取暖,屋裏乾淨又暖和,養的花四季常開,看著心裏都歡喜。”海明旺説。

  調整能源結構,削減燃煤污染。我省把各市均列入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重點實施散煤清潔替代。去年,我省氣代煤、電代煤改造和農村散煤治理實現全覆蓋,1296.5萬戶農村居民用上了清潔能源。經生態環境部門測算,我省清潔取暖改造工程每年對京津冀大氣環境改善貢獻率達30%以上。

  共建共享同一片藍天。三地加強生態保護協同立法,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同一文本2020年5月1日起同步施行,推動跨區域大氣污染應急預警機制建設,持續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合治理攻堅。2021年,我省藍天保衛戰取得突破性進展。邢臺、邯鄲、石家莊3個城市成功實現“退後十”。全國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後十位的城市中,我省由曾經的7個減少為1個。全省PM2.5平均濃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創“十三五”以來最高改善幅度。

  ——加強跨界河流綜合治理與保護,京津水源更加安全。

  共護一盆凈水,同擔一份責任。去年8月24日至10月20日,京冀兩地舉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強監管專項行動,對8起涉嫌違反水土保持法的案件進行立案。這是依託《京冀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方案》,兩地首次聯合開展行動。

  持續加強京津水源上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我省與京津等相鄰省市簽訂《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框架協議》,協同應對水污染環境風險隱患,開展跨界河流上下游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協作。密雲水庫上游潮河、白河和引灤入津工程上游黎河、沙河出境水質均保持在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水質,為保護京津水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屏障日趨穩固。

  一場雪後,張家口市崇禮區霍素太村一片銀裝素裹。村外樹林穿上冬裝,美不勝收。每每遇到這樣的景致,護林員劉廷波就會駐足觀賞一會兒,“過去村外光禿禿的,刮大風會起沙子,隨著冬奧綠化,樹多了,環境也好了。”

  錨定首都“兩區”建設,張家口加快實施冬奧綠化、壩上退耕還林還草還濕等重點工程,高品質推進生態建設,累計營造林1317.2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39%提高到50%,崇禮奧運核心區更是超過80%。

  築牢京津生態屏障。我省持續實施“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草還林輪牧等一系列生態建設工程。2021年,全省完成營造林630萬畝,累計完成修復治理退化草原42.3萬畝,全省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73.5%。以京津水源涵養區、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上游為重點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全年累計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238.77平方公里。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我省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繼2017年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之後,去年9月底,塞罕壩機械林場又捧回了聯合國土地生命獎。如今,林場森林覆蓋率已達82%,生態效益日益顯現。在去年底舉行的河北省第二批降碳産品價值實現暨服務平台啟動儀式上,承德塞罕壩生態開發集團分別與7家鋼鐵企業完成線上交易,實現生態産品價值轉化819.27萬元。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協同推動京津冀區域綠色低碳轉型。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加強生態共建共享、環境聯防聯治,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去年,我省單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8%。可再生能源新增並網裝機743萬千瓦。(河北日報 記者賈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