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紅情綠意今盎然 河北鄉村顯其美
2022-03-02 09:58:33來源: 人民網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紅情綠意今盎然 河北鄉村顯其美

  河北省遷安市蔞子山村新貌。全愛軍攝

  人民網石家莊2月28日電 (趙明妍)“變化太大了,差點兒沒找到自己家!”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趙村李建科因長期在外務工,今年有機會返鄉過年,家鄉的巨大變化使他驚喜不已。

  “以前的趙村,雨天泥巴路,晴天飛沙伴,夏季蚊蟲亂飛,冬季泥濘不堪。”村民杜衛果回憶起幾年前的趙村,仍然記憶猶新。

  發動村民出義工1500人次,先後硬化道路10萬餘平,完成綠化5000余平,建成3個廣場、5個小遊園,整合拆除19處廢舊及空閒土地,徹底解決全村4處積水問題……如今,乾淨的道路、整齊的房屋、彩繪的文化墻、美麗的遊園和廣場,趙村經歷了脫胎換骨的蛻變。

  從“滿眼臟”到“一眼凈”,“好成績”的背後,凝聚著河北高品質完成美麗鄉村建設的艱辛努力。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總規劃師王越祥説:“2021年,河北省選擇一批村莊風貌特色鮮明、産業發展較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齊全的村莊,予以重點推進,打造496個精品村莊,區域內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明顯改善、村莊宜居水準顯著提升,群眾精神風貌和滿意度明顯提升。”

紅情綠意今盎然 河北鄉村顯其美

  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趙村一景。陳惠浩攝

  完善基礎設施 留住“鄉韻”

  鄉間河道環繞著河北省遷安市大五里鎮山葉口村,街上明亮的路燈映著寬廣平坦的水泥路,村裏新建的小廣場不時傳來一陣歡聲笑語,又是一番熱鬧景象。

  殊不知,多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光景。

  “以前村裏的河道長滿雜草,垃圾如山,特別是夏季,河道內經常散發著難聞的臭味,蒼蠅滿天飛,真是苦不堪言啊。”説起村裏的變化,村民玄志的話滔滔不絕,“現在修了河壩,河道也清理得乾乾淨淨,成為了我們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累計完成道路硬化1.8萬平方米,墻體立面美化3千平方米,綠化景觀樹200余株,修建便民橋7座,景觀化打造河道500余米,改造衛生廁所114戶……“我們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的觀念,全力推進綠色崛起,打造靚麗山葉口。”遷安市大五里鎮山葉口村黨支部書記曹軍説。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河北美麗鄉村建設在基礎設施上要達到配套完善。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美麗鄉村處副處長李丹説:“我們將重點圍繞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包括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且飲用水水質全部達標;農村電網鞏固提升,5G網絡有效覆蓋;村莊道路全面硬化暢通,公共照明設施佈置合理;清潔能源全面普及等涉及農村基礎設施方方面面。”

紅情綠意今盎然 河北鄉村顯其美

  冀州區門家莊鄉堤北橋村村民文化廣場(航拍圖)。冀州區委宣傳部供圖

  保護文化資源 抓住“鄉愁”

  “堤北橋村雖然在村史文化上有底蘊,但在以前,很多有歷史記憶和文化價值的古建築由於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在村莊發展定位上也始終沒有一個整體的規劃設計。”跟隨冀州區委宣傳部師磊的腳步走在衡水市冀州區堤北橋村,石孟豪家老宅、付興雲家老宅、程興華家老宅矗立兩旁,古居風貌一覽無余。

  近年來,堤北橋村以“傳統古村落”為主題,進行了全方位規劃設計。在古宅保護方面,堤北橋村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古宅加強修繕,對村內的古樹、古碑、文魁牌匾、武魁牌匾、觀音堂廟碑進行了修繕、保護。

  現如今,堤北橋村保存完好古宅建設達到10余處,“傳統古村落”這張文化名片逐漸擦亮叫響,2021年11月被授予“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目前,河北主要圍繞發展壯大特色産業和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建成了一批文化底蘊深厚、産業特色鮮明、三産融合發展的美麗鄉村。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美麗鄉村處處長孟昭安説,“河北重點向京港澳、京秦、京張、京滬高鐵高速沿線和太行山高速沿線、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和太行紅河谷旅遊帶村莊佈局,形成10個美麗鄉村示範帶。”

紅情綠意今盎然 河北鄉村顯其美

  邯鄲市涉縣赤岸村草莓溫室大棚。何曉芳攝

  産業欣欣向榮 傳遞“鄉音”

  1月份,太行山上寒意襲人。但在革命老區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赤岸村的溫室大棚內,卻是暖意洋洋、生機勃勃。一排排草莓長勢喜人,猶如一顆顆閃閃發光的紅寶石,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採摘品嘗。

  “以前都是拿到縣城賣草莓,耗時費力,這幾年村裏發展得越來越好,都是遊客來棚裏採摘,節假日更是供不應求,一年掙個2、3萬不成問題!”草莓大棚裏,赤岸村48歲的村民張月兵正和妻子給遊客分裝、打包,滿眼笑意。

  赤岸村,過去曾經因為景區管理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等原因發展受阻,村中産業更是寥寥無幾。近年來,當地政府將美麗鄉村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依託建設太行紅河谷文化旅遊經濟帶優勢,為赤岸村量身打造“國家紅色研學旅遊示範區”,深化環境整治,建設了連心巷、赤岸公園、赤岸研學小鎮、特色民宿等多個旅遊業態,讓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保定易縣太行水鎮、秦皇島北戴河藝術村落、衡水饒陽西趙市村……河北省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促進鄉村産業振興結合起來,統籌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區、現代農業園區和鄉村生態園區建設,帶動了農村特色種植、特色養殖、休閒農業、家庭手工業、鄉村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發展壯大了一批契合當地資源稟賦、歷史特點、種養傳統和民俗技藝的富民産業,農民收入得到較快增長。

  據悉,“十四五”期間,河北省目標新建美麗鄉村1萬個以上,累計建成1.3萬個,著力將全省27%以上的村莊打造成為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宜遊的新時代美麗鄉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