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省級非遺項目灑河橋花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玉環:讓“跑花燈”傳承下去
2022-03-09 15:13:09來源:環渤海新聞網編輯:王闊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非遺”在唐山丨省級非遺項目灑河橋花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玉環:讓“跑花燈”傳承下去

  記者 回佳佳 通訊員 贠開芳 梁中凱

  年味是什麼?對於不少唐山遷西人來説,年味就是看“跑花燈”。“跑花燈”已經成為了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之一。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在鼓樂齊鳴之中,遷西“跑花燈”傳統表演就拉開了序幕。村民們手持花燈,踩著歡快的之字步,優雅而有序地穿梭往來,幾十盞花燈聚在一起綻放著,表達著人們慶豐收的喜悅之情和祈願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望。

河北省級非遺項目灑河橋花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玉環:讓“跑花燈”傳承下去

劉玉環在教年輕人做花燈。記者 付衛崢 攝

  讓匠心在花燈上綻放

  “跑花燈”是指省級非遺傳承項目“灑河橋花燈”,而這些花燈的製作,則出自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灑河橋花燈代表性傳承人劉玉環之手。

  2月21日,在遷西縣灑河鎮灑三村一個農家小院裏,記者見到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灑河橋花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玉環,她正在教女兒、孫女製作花燈。家裏到處挂著造型多樣、色彩鮮艷的花燈,透著喜慶祥和。今年68歲的劉玉環,是民間老藝人時建華的傳承人,她在每年春節期間堅持做手工花燈48年了。

  “這個花瓣用錐子背捻一下,花瓣形狀就出來了……” 一張小桌子、一把剪刀、一碗漿糊、一些製作花燈所需的零部件。只見劉玉環時而粘紙張,時而扎圈,不一會兒,她用右手食指粘上漿糊,來回移動三兩下,就把裁好的紙粘在了燈籠骨架上,一朵色形俱真的花朵瞬間綻放在靈巧的手上。

  “這就是灑河花燈的特點,取材天然、工藝卓然、韻味超然。”説起花燈,劉玉環興致盎然。

河北省級非遺項目灑河橋花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玉環:讓“跑花燈”傳承下去

“跑花燈”表演。記者 付衛崢 攝

  把跑燈會重新辦起來

  灑河橋花燈舞過去稱之為“跑花燈”,灑河橋花燈是由古老的河燈演變而來,由已經過世的老藝人時建華所創,主要集中在灑河橋三村,在20世紀50年代得以興盛。每逢過年,村裏每人手持兩個花燈,就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跑花燈”隊伍。花燈舞的表演分“過街”和“打場子”兩種,“過街”時表演者排成四路縱隊,手持花燈,以行進速度邊走邊扭;“打場子”是在店舖、住戶門前或是廣場做定點表演,表演時演員舉燈跑編花寨、椅子圈、四面鬥、二龍分水、對燈、卷華山、龍擺尾等十二三場花樣。

  花燈製作則集繪畫、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表演時以優美的姿態而聞名。灑河橋花燈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紛繁奪目的色彩和燈光,構成了絢麗多姿的藝術品。灑河橋花燈于2013年入選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時建華的父親時金城酷愛放河燈,他和其他民間藝人們從地秧歌中受到啟發,把河燈改造成了跑燈,他的兒子時建華迷上了跑燈,繼承了父業,又經過多次改進,製作成了現在這樣的兩個半圓形的花盆。

  時建華在世時把手藝傳給了劉玉環、魯金二人。“我從20歲開始,就和師傅時建華學習製作花燈。整個花燈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手上被扎的都是血泡,就是因為喜愛,一直堅持至今,從未放棄。”劉玉環説。

  劉玉環一邊粘牡丹燈的花瓣,一邊介紹著牡丹燈的工序。手工彩扎燈籠製作工序繁多,做一個牡丹燈有5道工序,要粘四層花瓣,最外面一層要粘14個花瓣,中間粘 7個花瓣,裏面粘5個花瓣,像複雜一點的梨花、菊花有10多道工序。從選擇扎花燈的底座、染紙、糊紙、剪紙到成型完工,全是她一個人的活計,劉玉環將這門手工藝堅守了近半個世紀。

  “花燈製作很有講究,一般人還真做不了。”劉玉環頗為自豪地説道。花燈的製作集合了設計、繪畫、剪紙、結構等多種藝術技能,不但要把這些都掌握了,還要用心、細心,這樣做出來的花燈才好看精緻。

  “師父去世後,花燈會就沒有人操持辦了,當時我想不能讓師父的手藝在我手上失傳,自己嘗試著動手做花燈,讓跑燈會重新辦起來。”劉玉環説。

河北省級非遺項目灑河橋花燈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玉環:讓“跑花燈”傳承下去

村民的“跑花燈”表演透著喜慶祥和。記者 付衛崢 攝

  讓“跑花燈”傳承下去

  對於遷西人而言,對花燈的期待,就像除夕夜對春晚的期待,看了花燈才叫過年。對一代代手藝人而言,花燈傳承著匠心。每年春節前後都是劉玉環最忙碌的時候,每天都要忙到深夜。這一重要民俗活動得以延續的背後,是花燈手藝人的堅守。

  “歲數越來越大,我把手藝傳給了女兒、兒子、孫女。今年的‘跑燈會’,我們一家老小齊心做了30多盞花燈。”劉玉環説。

  如今,從打骨架到花燈成品,每一道工序,劉玉環全家人都信手拈來,形成一條獨特的“劉氏”流水線。一家人湊在一起扎燈,輩分最小的孫女,也忍不住來搭把手。

  “一家人趕制花燈,經常通宵幹活,有時候拿著剪刀直接躺在炕上睡著了。長時間用眼、低頭,保持著同一個動作,扎燈也帶來不少‘職業病’,落下了頸椎問題。”女兒趙志雙説。

  女兒趙志雙繼承了劉玉環的衣缽。從小耳濡目染的她,至今還記得孩童時期,母親在家做花燈的場景。每年春節,母親用紙張、樹枝做出栗花、荷花燈多種造型的花燈,再放入蠟燭,惟妙惟肖的花燈,深受周邊村民的喜愛。給母親打下手的過程中,趙志雙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跟著母親刻苦學習,從染紙、剪紙,粘貼到製作。如今,她製作花燈的手藝已爐火純青。

  “做花燈講究慢工出細活,既要心思,又要巧思。”趙志雙説,“花燈就像是我的寶貝,一直用心呵護,我要把製作花燈技藝繼承下去,傳承下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