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河北寧晉:抓好春管 端穩“飯碗”
2022-03-16 10:00:24來源: 河北日報編輯: 邢碩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抓好春管 端穩“飯碗”——來自我省第一産糧大縣寧晉縣的報道

河北寧晉:抓好春管 端穩“飯碗”

3月14日,在寧晉縣唐邱鎮唐邱一村麥田,寧晉縣耕田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駕駛新型自走式四輪噴藥機進行噴藥。河北日報通訊員 趙一婕攝

  冀南平原,一望無際的冬小麥宛若綠毯,長勢喜人。

  連日來,寧晉縣130余名農技人員分區包片深入田間地頭,測氣溫、查墑情,一線指導農民科學精細抓好田間管理,力爭適期播種的小麥多增産,晚播小麥不減産或少減産,確保夏糧豐收。

  寧晉縣擁有耕地面積121萬畝,基本農田93.4萬畝,是河北省第一産糧大縣。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今年以來,該縣堅持産業支撐、典型示範、基礎先行,探索鄉村振興“寧晉路徑”,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藏糧于技

  讓農民種地更有底氣

  “這季冬小麥雖然播期偏晚,但多虧冬天不太冷,麥苗帶綠越冬,底墑表墑很足。現在要抓住有利條件,增施返青肥,促分蘗,增穗數。”日前,寧晉縣“科技壯苗”服務團隊隊員吳立勇來到東曹固村,在麥田裏向幾位農民現場授課。

  與“從汗珠裏扒糧食”的傳統耕作方式不同,寧晉縣農民已習慣了有問題找專家,靠技術解決難題。越來越多的農民朝著職業化的方向發展,種地有證書、技術有職稱。

  “有技術傍身,種地都有底氣啦!”寧晉縣大曹莊鎮種糧大戶蘇良琴緊盯市場需求,將小麥和玉米全部換成了高産優質的品種。“種子好,技術服務到位,不僅糧食品質高,而且根本不用發愁銷路。”她説。

  將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送到農民家裏。該縣一方面借助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的資源優勢,面向全域開展技術成果推廣應用,讓農戶分享科技紅利;另一方面定期開展科技培訓講座,培訓基層農技人員、新型主體技術骨幹和農民,培養農業産業生産、管理、經營人才。

  寧晉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的“科技壯苗”服務團隊成員,主要以縣內農技人員為主,同時吸納了縣農業科技示範主體加入,利用18個鄉(鎮)科技服務站,每個行政村至少選派一名糧食生産科技專員,採取“1+N”包村聯戶制度,實行掛牌承諾,為農戶提供糧食生産全程全鏈條技術指導。

  據統計,該縣每年培訓農民3.5萬人次,同時推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示範推廣。目前,全縣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藏糧于地

  讓更多人吃上“寧晉糧”

  “機櫃電壓正常、電流正常、溫度正常。”3月10日,寧晉縣供電公司員工在該縣糧食産業示範基地的水肥一體化機房,對灌溉用電設施進行隱患排查。

  這片寧晉縣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共建的綠色高效生産示範基地,核心區位於寧北街道北樓下村,包括300畝試驗區、1500畝核心區。千畝核心示範區連續7年實現節灌水50%、節肥20%、節工20%、節地5%,小麥玉米年均畝産1528公斤,農民畝均增收300元,實現了增産增效、節水節肥、綠色生産的有機結合。

  不僅如此,寧晉縣還建成涵蓋米家莊村、東棗村等12個村的5萬畝核心示範區,形成了年壓減地下水開採1514萬立方米的能力,實現了節水增效與綠色發展的有機結合。據測算,新建成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可節地3500畝,一年就能增産糧食3500多噸,每畝每年可節水約30立方米,實現了“節水+增産”雙贏。

  目前,該縣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2.12萬畝,糧食總産量由2018年的83.32萬噸,增加到2021年的92.64萬噸。如今,現代化農業智慧設施已廣泛運用到當地小麥、玉米生産管理中:北斗導航、無人駕駛、光譜診斷、墑情監控、環境監測、AI決策等信息技術已不鮮見,進而實現糧食生産標準化、機械化、智慧化和精準化。現在,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21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2%。

  寧晉縣委書記王濤説,他們將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穩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落實“藏糧于地”,充分發揮全省産糧第一大縣的作用,讓更多人吃上“寧晉糧”。(河北日報記者 邢 雲 通訊員 范素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