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機械林場七星湖景區。(資料片)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張家口天空湛藍令人陶醉,塞罕壩百萬畝林海蒼翠連綿,白洋淀碧波盪漾飛鳥翔集……
春風和煦,草木萌發;燕趙大地,美景如畫。
河北的天更藍了——2021年,PM2.5平均濃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優良天數269天,佔比達到七成以上。PM2.5平均濃度、優良天數比率均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準。
河北的地更綠了——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5%以上,森林面積達到9901萬畝,森林蓄積量達到1.75億立方米,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2億噸。
河北的水更清了——近岸海域國考點位水質優良比例連續四年達到100%;劣Ⅴ類斷面全部消除,累計消除個數全國最多。
堅定不移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的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大以來,河北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上下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河北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生態品質和環境發生歷史性新變化。2019至2020年,黨中央、國務院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河北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等級。
依法鐵腕治污,藍天白雲天氣越來越多
“藍天很棒,氣溫也很完美。”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張家口良好的空氣品質,受到各國運動員點讚。
藍天白雲背後,清潔能源的貢獻不可小覷。
張北的風點亮冬奧的燈,通過實施張北柔性直流工程,實現了奧運史上首次全部場館使用100%綠色電能;張家口賽區賽時運行計程車、公交車全部使用電動車或氫能車……“綠色辦奧”,是中國向世界的承諾,河北傾力將“綠色腳本”演繹成真,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
冬奧會是一扇窗,折射出河北近年來治理污染的不懈努力。
環境美不美,生態好不好,攸關人民福祉和永續發展。
曾經,偏重的産業結構、偏煤的能源結構、偏公路的交通運輸結構,給河北發展籠罩上一層霾。
“全國1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河北佔了7個。再不下決心調整結構,就無法向歷史和人民交代。”2013年9月,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習近平總書記既一針見血指出問題,又指明瞭努力方向。
擲地有聲的話語,激蕩起河北幹部群眾“撥霾見日”的信心和力量。
治沉疴,需下猛藥。河北必須跨過結構調整的坎,爬轉型升級的坡!
為解決“心肺之患”,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緊抓大氣污染防治,深入基層密集調研、召開會議專題部署、研究破解難題之策……一次次調研考察,一次次重要部署,一件件攻堅克難,宣示了堅決向大氣污染宣戰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
河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正譜多次就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多次深入一線調研指導,部署調度重點工作,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河北省委九屆六次全會提出“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將“污染防治”列為“打好六場硬仗”之一;成立由河北省委書記、省長為“雙主任”的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深入實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十條措施……強化頂層設計,進行全面部署,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剛性的約束,舉全省之力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夯基築臺。
目標定了、路徑明瞭。河北省打出壓能、減煤、治污、控車、增綠“組合拳”,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
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去産能倒逼企業轉型。
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鋼鐵産能由峰值時3.2億噸壓減到2億噸以內,石鋼、唐鋼等城市鋼廠退出主城區,宣鋼産能全部退出,廊坊、保定、衡水、張家口成為“無鋼市”,“煤電圍城”“鋼鐵圍城”等歷史難題得以破解,鋼鐵等6大過剩産能超額完成“十三五”壓減任務。産業結構在“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的基礎上持續優化提升,河北省邁入綠色轉型和高品質發展軌道。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驅散村莊上空的煤煙。
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宜煤則煤,河北省堅持對全省農村1450萬戶農村常住戶數分類施策,氣代煤、電代煤改造和農村散煤治理實現全覆蓋,“雙代戶”達到1296.5萬戶,超額完成國家確定的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目標任務,農村地區全面實現清潔取暖。經生態環境部門測算,河北清潔取暖改造工程每年對京津冀大氣環境改善貢獻率達30%以上。
調整優化運輸結構,強化機動車污染治理。
河北與北京、天津協同制定了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推進公轉鐵和海鐵聯運,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港口的煤炭運輸基本實現了鐵路和水路集港。2019年以來,河北省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主要是新能源車。
依法鐵腕治污,環保長出“鋼牙利齒”。
始終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採取預警提示、通報批評、公開約談、經濟獎罰、專項督察、區域限批、追責問責等多種方式,構建起明晰的責任追究體系。
2018年以來,河北省累計對有關市縣黨委或政府負責人公開約談272次;對1個市、45個縣(市、區)實施區域限批;累計獎扣資金3.3億元。“不簡單以GDP論英雄”的要求,一步步成為硬約束、真激勵。
科學精準施策,嚴禁環保領域“一刀切”。
河北省對47個重點行業實行績效分級管理,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實施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改革,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不停産、不限産、少檢查、少打擾。全省超過3700家企業項目被納入正面清單,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差異化管控政策紅利。
推進智慧環保改革,大力推行非現場執法。2021年,河北省全年現場執法檢查企業家次同比減少9.01%,發現問題率同比提升13.34%。大數據賦能,生態環境執法更精準、高效。
奮力治本攻堅,不信藍天喚不回!
從前幾年的霧霾鎖城,到如今藍天白雲成為常態,河北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大氣環境品質持續改善。2017至2021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由6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8.8微克/立方米,下降37.4%;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由6.62下降到4.43,下降33.1%;優良天數由222天增加到269天,重污染天數由27天減少到9天。
2021年,河北省將重點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退後十”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邢臺、邯鄲、石家莊3個城市成功實現“退後十”。全國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後十位的城市中,河北省由曾經的7個減少為1個。
全面系統修復生態,築牢首都生態安全屏障
“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
2021年8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承德考察調研指導,首站就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深入綠意盎然的無邊林海,讚譽荒漠變綠洲的精神力量,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
將茫茫荒原變成百萬畝林海,塞罕壩機械林場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先後捧回聯合國地球衛士獎、聯合國土地生命獎。依託森林資源發展生態産業,林場帶動了周邊4萬多百姓受益,2.2萬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河北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保護修復,首都生態安全屏障更加鞏固——
國土綠化,讓荒山變綠家園變美。
召開推進首都“兩區”建設工作會議,多次到張家口調研檢查……王東峰把首都“兩區”建設工作緊緊抓在手上。他反復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紮實推動首都“兩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錨定首都“兩區”建設,張家口高品質推進生態建設,努力厚植生態優勢。推進壩上地區181萬畝土地退耕還草輪牧,完成草原生態治理133萬畝,草原天路成為京津冀的靚麗風景線。近年來,張家口造林136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0%以上。崇禮冬奧核心區森林覆蓋率已超過80%,成為滑雪勝地、戶外運動天堂。924個農宅空置率50%以上“空心村”、169個農宅空置率30%到50%的“空心村”、7個農宅空置率30%以下易地新建和聯村並建類村莊,已全部完成治理任務。
讓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張家口把培育壯大綠色産業作為建成首都“兩區”的核心支撐,在保護綠水青山中贏得金山銀山,在服務首都中加快發展壯大自己。去年,體育文化旅遊、冰雪、大數據、可再生能源、現代製造、綠色農牧等六大綠色産業佔GDP比重接近50%。
保衛凈土,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分類管理、風險管控、污染擔責、公眾參與,河北省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完善創新保障機制,聚焦重點強力攻堅,凈土保衛戰取得階段性進展。
《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障人居環境和農産品品質安全。全省受污染耕地、建設用地治理管控實現全覆蓋。腳下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正變得越來越乾淨、健康。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河北省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堅決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
出臺《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創新建立降碳産品價值實現制度體系,2021年累計實現兩批交易額2315.1萬元;設立碳中和(氫能)綠色産業投資基金,組織開展首筆企業碳配額質押融資;組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産業技術聯盟,搭建碳服務平臺……2021年,河北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全省單位GDP能耗下降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8%。可再生能源新增並網裝機743萬千瓦。
統籌流域治理,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春日的白洋淀波光粼粼,不時有成群的水鳥在淀上覓食、戲水,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水清了,鳥多了,環境好了,小時候的白洋淀回來了!生活越來越幸福!”65歲的安新縣橋東村村民張雙菊感慨地説。
白洋淀全域還清!新年伊始,從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傳來好消息:2021年,白洋淀淀區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質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為1988年恢復蓄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從2017年的劣Ⅴ類一年一個臺階,取得歷史性跨越,白洋淀創造了北方地區治水的典範。
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湖泊。然而,過去由於缺少上下游協同防護,處於“九河下梢”的白洋淀成為納污之地。
“建設雄安新區,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復好、保護好。”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實地考察雄安新區建設規劃時強調。
決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成立白洋淀生態修復保護領導小組,制定實施《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河北省統籌全流域水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補水、治污、防洪“三位一體”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堅持科學治水用水,白洋淀開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華北之腎”功能加快修復,水質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
水清的白洋淀,是淀區百姓的福利,也見證著河北打好碧水保衛戰的不懈努力。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河北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總河湖長,全省5萬餘名河長、湖長上崗。成立由河北省長任組長的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河湖健康有了專屬守護人。
創新治水機制。河北省對地表水環境品質達標情況實施“按月排名+獎懲問責”組合機制,在全國是首例;在全國率先建立全省主要河流跨界斷面水質扣繳生態補償金機制;率先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的跨界斷面水質監測體系……
嚴格排放標準。河北省實施嚴於國家標準的大清河、子牙河、黑龍港及運東等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大清河流域核心控制區對標北京,排放限值執行最嚴的標準,推動了相關流域水污染治理提速。
堅持水陸統籌、河海兼顧、綜合施治,河北省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京津水源地水質越來越好——
為改善灤河流域水質,保障天津和唐山用水安全,河北省清理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網箱近8萬個、庫魚8650萬公斤。2017年網箱養魚清理完成後,潘大水庫水質由地表Ⅴ類開始逐年向好,水庫水質達到Ⅱ類。
加強京津冀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河北省與京津建立並深入實施跨界河流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截至2021年,入京津的生態補償考核斷面均達到或優於Ⅱ類,為保護京津水源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近岸海域水質顯著改善——
渤海綜合治理是“十三五”期間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大標誌性戰役之一。2020年,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圓滿收官,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品質持續穩定改善。
2021年,河北省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達到98.7%,12條國考入海河流全部達到Ⅳ類及以上水質標準,旅遊旺季13條主要入海河流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8個主要海水浴場全部達到一類水質標準,秦皇島灣北戴河段被生態環境部評選為全國首批4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之一。
華北“大漏斗”治理成效明顯——
天氣漸暖,候鳥北遷。滹沱河葉子廣場附近的水面上,百餘只白色的小天鵝在這裡嬉戲,給清澈平靜的水面增添了靈動之美。
去年6月7日,水利部和河北省聯合啟動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態補水工作,推進華北河湖生態系統復蘇和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當年6月底,實現了滹沱河—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獨流減河627公里河道全線貫通,累計補水2.2億立方米,有力推動了河湖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改善和地下水回補。
截至2021年底,河北累計壓減地下水超採量52.3億立方米,全省超採區深淺層地下水位分別同比回升5.12米和1.87米。
城鄉人居環境更加美麗宜居——
“以前,家家戶戶的污水、糞便排進河裏,河水臭不可聞。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後,家家實現旱廁變水衝廁,生活越來越便捷、美好。”邯鄲市峰峰礦區和村鎮後連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春旺説,昔日的污水河煥然一新,成了村裏的景觀河。
截至2021年底,河北省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新增覆蓋10800個村莊,累計覆蓋39287個村莊,覆蓋率達到80.3%;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
為守護碧水長流,養殖戶收起網箱將河湖還給自然;城市污水管網快速推進;違規排放被嚴查嚴管……一條條河流、一個個湖泊悄悄變了模樣,清水綠岸、魚翔淺底變成現實。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核心,河北省將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高水準保護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加快建設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和綠色低碳、生態優美的現代化河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河北日報 記者賈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