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滄州運河公安分局:微信群裏騙群眾 快速破案追損失
2022-04-09 14:22:28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近日,滄州運河區某小區部分群眾為運河公安分局南環派出所和網安大隊送來錦旗,感謝運河公安分局快速偵破案件,及時為群眾挽回損失。

(原創)滄州運河公安分局:微信群裏騙群眾 快速破案追損失_fororder_640 (3)

群眾為民警送錦旗

  3月28日15時南環派出所接到一起特殊的警情,疫情期間31名家住運河區某小區的居民,通過居民群微信接龍購買蔬菜和水果,並使用微信支付了貨款,賣家答應3月26日晚上送貨,直到報案時,31名群眾始終未收到預定的蔬菜和水果。在此期間,群眾們多次電話、微信聯繫賣家,但是始終沒有得到回復,大家這時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原創)滄州運河公安分局:微信群裏騙群眾 快速破案追損失_fororder_640 (4)

嫌疑人被抓獲

  接警後,運河公安分局南環派出所、網安大隊迅速成立專班,由所隊領導親自帶隊,根據受害群眾提供的信息,組織民警們開展縝密偵查。民警們通過細緻研判,合力攻堅,獲取該嫌疑人的真實身份為黃驊市居民滕某某。經核查比對,民警發現該名嫌疑人曾于2013年因盜竊行為被行政處罰,後在黃驊市務工,與配送蔬菜、水果無任何關聯。

  辦案民警立即行動,于3月31日在黃驊市成功將詐騙群眾錢財的滕某某抓獲歸案。經查,違法行為人滕某在疫情期間從未到過滄州市區,只因窺到疫情期間,居民都在網上通過微信群購買生活用品,於是心生歹念,便以非法手段潛入居民群以接龍賣菜為名,詐騙31名群眾貨款3300余元。

(原創)滄州運河公安分局:微信群裏騙群眾 快速破案追損失_fororder_640 (5)

民警將追繳錢款返還群眾

  目前,運河公安分局對違法行為人滕某某給予行政拘留13天並處罰款1000元,追繳違法所得3300余元,全部返還受害群眾。

  民警提示疫情期間如何預防詐騙:

  防止以愛心捐贈的名義進行詐騙

  在捐款捐物獻愛心時,應通過正規官方渠道進行核實,認準正規捐贈渠道,正規募捐均需民政部門登記備案,相關信息可通過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查詢。捐款前需核實對方賬戶名稱與受捐公益組織的名稱是否一致,不輕易將捐贈資金轉入個人賬戶,避免上當受騙。

  防止以售賣口罩、防疫藥品、防疫食品蔬菜等進行詐騙

  密切關注官方發佈信息,不買所謂特效神藥,不信非專業機構信息。網上購買藥品、食品等防疫用品時,要在正規網購平臺進行,不要盲目相信代銷代購信息,收到提及匯款、轉賬等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可輕信!

  防止以機票/火車票/酒店等退改簽補償進行詐騙 收到陌生短信或電話要慎重

  切勿隨意點擊相關連結,不要撥打短信中的電話號碼。應先登錄對應航空公司、火車票銷售及酒店官方網站核實信息,或撥打官方服務熱線進行查證。切記不要通過電話透露銀行卡密碼、驗證碼。若陌生人以辦理“退改簽”為由提出轉賬要求,應先予以拒絕,待核實清楚後再做答覆。

  防止以謊稱單位領導要求財務人員轉賬購買疫情物資進行詐騙

  當遇到公司領導、同事通過微信號、QQ號要求轉賬時,一定要電話聯繫本人進行確認,不能盲目轉賬。

  防止通過非法釣魚網站盜取銀行賬戶信息進行詐騙

  在正規網站瀏覽新聞,不要隨意點擊彈窗信息及來歷不明的網站連結。安裝防火牆和殺毒軟體,並定期更新殺毒軟體,防範電腦受到惡意攻擊或病毒侵害。下載並安裝由銀行提供的安全控件,保護賬號密碼不被竊取。

  防止假借網購退款進行電信詐騙

  首先請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可以聯繫電商平臺客服或網店客服,確認是否有退貨退款情況存在。不要點擊對方發來的退款連結,對於各種轉賬或借貸需求,統統不要理會。

  防止以謊稱親屬感染需入院治療進行詐騙

  接到陌生人來電稱親友感染、需治療等消息時,先保持冷靜,一定要與親友本人進行多渠道確認,切莫心急匯款、上當受騙。

  運河公安分局提醒,越是特殊時期,廣大人民群眾就越要提高警惕,擦亮雙眼,分辨真偽,認清騙局。當大家通過各種渠道,收到匯款、轉賬、告知驗證碼等信息時,一定要對信息的真實性再三確認,避免上當受騙遭受經濟損失。 (文/圖 陳世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