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2022-04-11 11:07:57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請回答1988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鼓樓舊景與現在的鼓樓廣場。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滄州南湖、南川樓今昔對比。 (本版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攝影師30年記錄城市變遷 留下珍貴“滄州印記”

滄州市清池大道與解放路交叉口(1989年與2017年的場景)。

  62歲的宗增順至今仍記得1988年一個冬天的週日。那天天兒挺冷,他騎上“二八”自行車,脖子上挂著他攢了好幾個月工資買的一台相機,從滄州荷花池對面的鼓樓東營子街平房裏騎出來。當他把鏡頭對準一條衚同時,周圍的人們挺納悶:拍這個幹嗎?宗增順笑笑,也沒回答。

  有可能他自己當時也沒想到,他竟然在此後30多年裏,一次次將鏡頭對準滄州這座城市的變遷。時光流逝,城市早已變了模樣,而這時,他積累下來的一萬多張照片,已成為這座城市珍貴的“城市記憶”。

  這座城市 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之所以用30多年的時間堅持做這麼一件事,原因不止一個。但究其根本,埋藏在內心最深處最本真的那個答案,應該是宗增順與這座城市無法分割的水乳交融——他是喝著運河水長大的。

  宗增順常説,自己這輩子就和滄州沒分開過。老家,在運河邊宗家口;生人,在東營子街;鼓樓、東營子一帶是他童年、少年成長的地方。許多老滄州人仍記得多年前新華路上那棟消防隊訓練用的瞭望樓,宗增順的家,就離那棟小樓不到20米遠。小學在新華小學就讀,初中和高中在滄州一中就讀,工作了是在滄州“東塑”……可以説,他在這座城市裏出生、在這座城市裏成長、在這裡成家立業,他在這裡從原先的一頭黑髮,慢慢變成白髮。

  小時候宗增順常到如今維明路位置的“護城河”洗澡,旁邊就是城墻。在他的記憶裏,當時的城墻還很高,長著荊條。那時滄州主城區特別小,現在的繁華地帶當時還是荒涼之地。一説到這,宗增順就連連感嘆:“變化太大了,太大了!”

  這座城市,就這樣成為宗增順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看來,去記錄下這座城市的變遷,只是屬於他自己的對這座城市的一種情感表達方式。

  選擇以攝影的方式來記錄城市

  在宗增順年輕的時候,“照相”是一件對平常人家來説很正式、很隆重的事情。至於相機,更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擁有的,人們要照相,多是去照相館。

  可宗增順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因為街上的一次活動,對攝影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記得,當時有位攝影師(後來也都熟識了),拿著一台相機(後來他知道那是一台“海鷗”雙反相機),很奇怪的是,這位攝影師不像照相館裏的師傅那樣讓人坐直了正對鏡頭,而是蹲下身子往上拍(後來宗增順知道那是仰拍)。

  就是因為這一次“邂逅”,讓宗增順迷上了攝影。1987年,他有了自己的孩子。他開始攢錢,為的就是能買臺相機。攢了好幾個月,最後花210多塊錢,買了一台“虎丘”135相機,還一狠心買了兩個膠捲。

  回家看説明書,給家人照,給鄰居照,給同事照,宗增順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攝影之路”。與此同時展開的,還有他的學習之路。跟電視上學,當時有檔講攝影的講座,“不吃飯我也盯住了看”;跟攝影類的報紙雜誌學,那時見到那些書報,簡直可以用“喜出望外”來形容;跟身邊的老師們學,他也陸續因為這份熱愛而結識了滄州越來越多的攝影師……

  在這期間,因為工作關係,宗增順頻頻到北京、濟南等大城市出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當時大城市裏已是日新月異,幾乎就像變魔術一般,出來一座立交橋、修了一條新馬路,這些畫面深深地震撼了宗增順。他由此想到,自己的家鄉,那座叫“滄州”的小城,應該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迎來這樣的城市巨變。

  於是,一個念頭在宗增順的腦海裏紮下了根:拿起相機,留下這座城市的面貌,記錄下這座城市一路發展變遷的歷程!

  30餘年時光記錄滄州城市變遷

  1988年那個冬天的週日,宗增順開始了自己拍攝滄州城市面貌、記錄滄州城市變遷的道路。他當時也沒想到,這條路,自己竟然一走就是30多年,一直到今天,他仍在堅持拍攝。

  年輕時,宗增順做得最久的工作,是財務。2007年下崗後自己靠一家小超市維持生活。他就是滄州城裏普通的一名市民,這也意味著他要為自己的這份熱愛與堅持,付出更多的努力。

  剛開始拍攝的時候,連膠捲都是他不得不考慮的“成本”。為了節省成本,他自學暗房沖洗技術,其實哪是什麼“暗房”啊,就是等到了晚上,他在自己家裏圍一個空間出來。沒有紅燈泡,他拿紅紙裹在家用的燈泡上。就這樣,竟然也順利完成了一項項沖洗任務。

  那時每週只休息一天。只要天氣允許,宗增順就騎上自行車圍著滄州城轉,市場街、四合街、車站、南湖、南川樓、運河兩岸……這座城市裏留下他的足跡和清脆的摁動快門的聲音。

  這樣拍了幾年後,宗增順又不滿足了,他想著“佔領”制高點,讓自己的攝影作品更具廣度與穿透力。那時沒有航拍,只能靠最笨的辦法——爬樓。

  於是,從1990年開始,宗增順幾乎爬遍了他所能爬上去的樓頂。為了拍南湖,他找到一處居民樓,可不知道哪個單元裏有通樓頂的天窗,他只好一個單元一個單元地爬。最驚險的一次是在一座大廈樓頂的一處平臺,視野特別好,可就是周圍沒有欄杆,站在上面腿肚子發軟,他只好趴下來拍……

  還有許多正在建設的樓房,他也想盡辦法爬上去,只為從更宏觀的視角,更多地記錄下滄州城市發展變遷的一幅幅畫面。從一片片房頂上鋪著油氈、壓著磚頭的老舊平房,一條條狹窄的衚同,到一片片正在改造的棚戶區,再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一條條寬闊的新馬路……30多年的時光,被宗增順“壓縮”在了一幅幅這樣的攝影作品裏。

  請回答1988: 這份記錄仍在繼續

  這些年來,膠片相機宗增順換了有十來臺,數碼相機也換了有四五台,都被他小心地珍藏著,作為自己這些年來拍攝之路的見證者。同時,他也積累了一萬多張照片,這些照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顯珍貴。

  當這些照片鋪陳開來,好像一條時間的河流“嘩嘩”流動起來。那個平日裏人們司空見慣的滄州,突然間有了厚重的滄桑。那些從1988年開始留下的畫面,如同一幀幀電影底片,在人們的腦海裏“動”了起來。站在當下的滄州,好像有一個聲音穿透時空界限,向已走遠的1988年發出呼喚。

  最近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記錄城市發展變遷的重要性。宗增順這30餘年積累下的“財富”,成為一座城市共同的“城市記憶”。起碼以後要是有年輕人納悶“原先滄州是什麼樣子”,那也多多少少可以通過他的照片,找到一部分答案。

  而這份記錄仍在繼續。現在,宗增順仍在拍正在改造提升的大運河,正在建設的園博園。他還玩起了視頻,讓自己的記錄又多了另外一種形式。自己這份當年的熱愛,已經因為多年的堅持而成為一種責任。他踩下的腳印和拍下的照片,正是他對自己這些年來那些不為人知的那些付出與汗水,所作出的最好的回答。(燕都融媒體記者 李家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