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張家口:花為媒,“美麗經濟”踏“雲”來
2022-04-22 10:29:04來源: 張家口新聞網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張家口新聞網訊:這幾天,桃花、杏花、梨花、海棠花次第開放,市民紛紛走出家門,欣賞最美春光。以花為媒,張家口市多地舉辦的“賞花節”成為鄉村旅遊的熱點,近兩年,為防控疫情,“雲賞花”、“雲觀景”等模式,已成為人們的新選擇———

  山城處處桃花開

  桃花春色暖先開, 明媚誰人不看來。

  桃花是最早感知春天的花木之一,隨著天氣回暖,在市區大境門周邊、七里山、小白山、西太平山、居民住宅小區,一朵朵山桃花綻放枝頭, 率先進入人們的視線裏, 引得不少市民踏青賞花、打卡拍照,掀起了市區春季賞花熱潮。

張家口:花為媒,“美麗經濟”踏“雲”來

遊客在石片村杏花園拍照打卡。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下花園區雞鳴山,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和著春風,也迎來盛花期。石階、滑道、牌坊、古寺、高塔,與灑落在起伏山坡上的新綠淺粉相映成趣, 別有一番風姿韻味。

  每到4月下旬, 位於市區東南近郊的王家寨村, 千畝桃花也將綻放。那時的村莊田野,滿眼桃粉柳綠,充滿勃勃生機。因為離城區近, 這裡成為市民又一賞春花的好去處。

  又是一年芳草綠, 春風十里杏花香。 萬全區舊堡鄉柳溝村,4000 多畝杏花迎春怒放,粉白無暇, 與周邊青山交相輝映, 繪畫出一幅詩情畫意的田園春景圖,令人望而心動。

  在懷來縣官廳鎮石片村,千畝杏花也如約盛開。 遠遠望去,粉白色的杏花連成一片,層層疊疊,美不勝收。遊人身穿漢服穿梭于杏花之間,如夢如幻。

  4月底至5月初, 懷來縣小南辛堡鎮萬畝海棠花也將次第綻放。官廳湖畔,成片的海棠花一團團一簇簇, 伴著濃濃的海棠花香, 爭芳鬥艷, 蔚為壯觀。之前,懷來縣已成功舉辦過十四屆海棠花節, 吸引了周邊的大批遊客來此踏青賞花。

  推出賞花新模式

  為把“花”景變“錢”景,催生鄉村振興新業態, 近些年以花為媒,杏花節、桃花節、海棠花節等賞花節會活動亦是輪番登場,賞花經濟隨之升溫,不斷推進農業生産、旅遊發展、農産品深加工産業的融合發展。

  “前兩年,我們從市區驅車到柳溝村參加杏花節, 滿村粉白,特別美,拍了很多照片。 在蒲公英基地品蒲公英茶。 回來時又從老鄉手裏買了幾棵小樹苗。現在受到疫情影響,只能通過網絡‘賞花’,但我還是盼著疫情早點過去, 等到杏熟的時候,能去摘杏吃。 ”市民曹女士如是説。

  萬全區舊堡鄉柳溝村種植杏樹已有上百年曆史。 經過數代人辛勤栽培,嫁接改良,種植面積達4500畝的杏樹林,已經成了村裏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張名片。

  為擴大影響力, 已經在柳溝村成功舉辦了三屆的萬全區舊堡鄉杏花節, 今年為做好疫情防控, 第四屆杏花節沒有舉辦大規模的現場節慶活動,而是以“雲賞花”的方式線上向民眾網友傳遞花訊。 通過美麗舊堡微信公眾號、視頻號、萬全融媒陸續推出VR杏花全景、無人機航拍、短視頻、圖文等杏花主題的新媒體産品, 及以杏花為主題的MV情景劇, 多角度全面展示杏花盛開美景及相關活動。 據統計,自4月11日線上漫遊 “雲賞花” 活動開幕以來, 已有1萬多網友觀看了這場“賞花”盛宴。

  “主要還是希望通過打造花節的形式, 展現萬全西部優美的自然風光, 提高舊堡鄉杏果産業知名度, 將柳溝杏品牌宣傳出去, 擴寬當地群眾杏果産業銷路。節慶活動佈置期間,帶動當地用工和樹苗銷售。”舊堡鄉宣傳委員劉歡説, 通過這幾年的節會宣傳, 柳溝村成了周邊地區遊客春季出遊的目的地之一,很多遊客看完花,就會惦記採摘。柳溝村也交上“杏花運”, 村集體收入年年遞增,村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鋪設灌溉水利設施, 新建了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對連村道路進行了硬化。

  延伸經濟産業鏈

  為進一步加快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 深度挖掘石片黃杏産業文化內涵,4月9日,“首屆官廳·杏花節”系列活動在官廳鎮石片村舉行。 千余畝杏花鋪滿山坡, 如織的遊人穿梭在花海中, 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開園儀式、花神盛典、漢服杏園遊、杏園幸福專車、品嘗杏花茶、杏林問診、杏林美食……不斷升級的花節耍事, 吸引周邊眾多遊客前來遊玩。 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僅一天時間接待近4000人次。

  用節慶活動吸引來的人氣,在這也得到了“變現”。

  “我就在園區的特産小鋪裏擺攤售賣自家杏幹、杏核、杏仁等農産品, 同時留下客戶聯繫方式約定杏熟時來採摘。 ”石片村61歲的張金貴是杏花節舉辦的受益者之一, 他在村裏種了26畝杏樹, 為期兩天的節會售賣了200斤杏幹,約100斤杏核、杏仁,累計收入約4000余元。

  “最早我們種杏樹是為了養家糊口, 哪曾想, 樹越種越多,村裏環境美了,杏花也引來了不少旅遊的人。 ”53歲的郝文桃,這幾日正在家裏種的14多畝杏樹地撿拾修剪後的樹枝、施肥。 她説,石片黃杏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靠種植黃杏收入不錯。 上半年管理自家杏樹地, 下半年黃杏採摘完後就去杏核杏仁加工廠上班, 一直能幹到春節前。

  “節慶期間, 客流量大,鎮上的幾家魚館更是一座難求。”官廳鎮宣傳委員王曉旭介紹,官廳鎮“以節為媒”,宣傳推廣地域文化、積極推動鄉村振興,打造春賞花夏摘果融合發展的鄉村生態旅遊業。不止賞花節,目前石片黃杏採摘節已成功舉辦了十三屆。

  為利用好杏果資源, 全鎮發展杏産品專業合作社10個,杏仁加工企業11家,從業人員800余人, 杏産品加工能力達到1萬噸,杏産業産值約1500萬元,年利潤達500萬元。

  “下一步我們官廳鎮將依託石片黃杏特色資源, 重點建設黃杏産業園項目, 提檔升級黃杏特色産業, 依託石片古村落資源、杏花節賞花系列活動,引進有實力的公司, 發展特色民宿旅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懷來縣官廳鎮黨委書記尹俊峰説。(記者 李曉利 陳飛 通訊員 孫慧軍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