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張家口借力冬奧效應大力發展後奧運經濟
2022-05-05 16:17:38來源: 河北新聞網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不讓冬奧場館“閒”下來 不讓奧運熱度“涼”下來

  張家口借力冬奧效應大力發展後奧運經濟

  4月25日,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冰雪小鎮的工作人員十分忙碌。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結束後,太子城冰雪小鎮立即開啟了後奧運運營工作。小鎮高級媒介經理于博告訴記者,他們正在通過引入優質品牌合作方、策劃大型主題活動、舉辦多種賽事會展、營造宜居度假環境、配備豐富娛樂消費項目等舉措,實現冬奧遺産可持續利用與小鎮發展相互促進,努力打造世界知名的旅遊度假目的地。

  進入後冬奧時期,張家口市確定2022年為“奧運經濟推進年”,讓資源“動”起來“活”起來,大力發展後奧運經濟,把奧運熱度轉化為推動創新綠色高品質發展新動能。

  “張家口市正以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為新起點,聚力建成首都‘兩區’、打造‘河北一翼’。深入做好後奧運經濟這篇大文章,大力發展賽事經濟、會展經濟、論壇經濟、研學經濟,建設好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發展六大産業,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張家口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文鋒説。

  不讓冬奧場館閒下來,該市突出管好用好冬奧遺産,堅持以賽聚商、以商養館、以商帶産,制定細化冬奧場館多元化利用方案,市場化盤活資産、國際化整合資源、企業化運營管理,豐富拓展“賽、會、演、典、展、訓、假、健”等新業態,實現冬奧場館平賽結合、四季運營、綜合利用。

  4月10日,《關於加快推進後奧運經濟發展的意見》《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張家口)建設規劃》《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張家口)建設實施方案》經河北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審議通過,《河北省“體育産業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實施方案》也于日前印發,這些都為張家口發展後奧運經濟提供了依據、指明瞭路徑。張家口市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後奧運發展問題,把冬奧效應與本地發展有效結合,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發展措施和項目。

  “受北京冬奧會效應的帶動,産品銷量出現爆髮式增長。”4月24日,力達克絲張家口冰雪運動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十分忙碌,員工們忙著將單板滑雪板打包發往全國各地。公司董事長靳惠媛透露,2022年以來,力達克絲單板滑雪板的期貨訂單同比增長了20%,生産訂單已排到了2023年。

  冬奧之火帶火了張家口冰雪産業。該市依託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産業園和宣化冰雪産業園兩個平臺,佈局冰雪全産業鏈,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鞋、滑冰鞋、滑冰服等個人輕裝備,造雪機、壓雪車、澆冰車、索道等重型裝備正加速實現本地造。目前,全市累計簽約冰雪産業項目111個,總投資561.6億元,落地88個,投産運營51個,累計實現産值10.31億元。

  “我們組建了冰雪裝備産業招商專班,對全球冰雪裝備研發製造企業進行再梳理,篩選重點目標企業,採取線上線下精準招商方式,深化對接交流,加快項目簽約落地。”張家口市商務局局長治秀芳表示,2022年,該市計劃新引進冰雪産業項目10個,新投産運營企業10家以上,培育規上冰雪裝備製造企業1至2家。

  持續把冷資源變成“熱”經濟,張家口市瞄準國內外高端冰雪裝備研發製造,持續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致力打造國家冰雪裝備生産基地。加快構建以冰雪體育運動、裝備製造、文化旅遊、人才培訓為核心的全産業鏈條,打造國家冰雪運動休閒産業集群。

  近日,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迎來了數百隻白天鵝、野鴨、白鷺等野生鳥類。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這裡成為不少遊客的打卡地。為進一步豐富旅遊業態,2022年懷來縣致力將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打造成京張山水觀光度假旅居走廊的重要一環,總投資18億元的濕地公園旅遊業態綜合提升項目正在加速推進。“項目包括建設樹屋溫泉酒店、星空帳篷露營地,打造美食街、智慧旅遊景區及提升景觀等,進一步提升遊客接待水準和項目附加值。”懷來媯谷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亞祿説。

  目前,張家口市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第一批46個項目已集中開工,總投資約148億元。為滿足廣大群眾文化旅遊需求,4月23日,張家口市正式啟動“京張惠民歡樂遊”文化旅遊惠民工程,面向群眾發放5萬張文化旅遊惠民卡。

  不讓奧運熱度“涼”下來,抓投資、上項目、促轉型,張家口市放大冬奧效應,以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為牽引,帶動冰雪、大數據、可再生能源、現代製造、綠色農牧等産業優化升級,賦能奧運經濟可持續發展。該市力爭到2025年,全市旅遊收入突破1250億元,冰雪産業規模達到600億元,大數據伺服器規模達到400萬台,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4000萬千瓦以上、發電量達到450億千瓦時以上,氫能産業規模達到200億元,以高端裝備製造為核心的現代製造業營業收入達到700億元,綠色農牧業産業龍頭企業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河北日報記者 郭曉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