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邢臺市打造天藍水清景美的生態名片
2022-05-23 17:23:24來源: 邢臺日報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原標題:我市持續推進産業結構優化調整等9項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工作,堅持“節、引、調、補、蓄、管”並重,推動地下水位回升,不斷鞏固拓展綜合治理成效——打造天藍水清景美的生態名片

  天藍、水清、岸綠,七里河國家水利風景區景色宜人。5月22日,眾多市民來到這裡,休閒、娛樂、健身,盡享生態建設紅利。

  邢臺,過去的PM2.5年均濃度、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等在全國排名中始終徘徊在倒十之內。同時,水資源在河北省乃至全國屬十分短缺的地市之一。

  為改變這一現狀,邢臺市上下堅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先後實現PM2.5年均濃度、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後十位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産業結構優化調整、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工業企業綜合整治等9項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工作。堅持“節、引、調、補、蓄、管”並重,在實現連續3年地下水開採量減少、地表水使用量增多、地下水位持續回升的基礎上,實現一季度淺層地下水準均埋深升幅連續3個月河北省排名第一。大氣污染和水生態綜合治理成效持續鞏固。

  藍天白雲入畫來

  5月16日淩晨,邢臺市空氣品質保障指揮中心仍燈火通明。值班科長劉華超坐在電腦螢幕前,緊盯6項污染因子變化曲線。當發現氮氧化物升高趨勢明顯時,他及時下達管控指令,相關生態環境分局快速響應,各企業駐廠員立即行動,加強針對性的巡查檢查和管控。直到氮氧化物逐級下降,他才放下心來。

  一年多來,邢臺市結合産業結構特點,把工業企業作為主攻方向,持續實施9項大氣污染攻堅戰和51項具體措施,緊盯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因子、重點時段靶向施策。

  ——環城50家重點工業企業排污總量減少710噸;

  ——4730家涉VOCs企業完成提標改造;

  ——工業企業“煤改氣、改蒸汽、改電”三代改造步伐持續加快;

  ——PM2.5、PM10、SO2、NO2、CO、O3等六項因子指數年度降幅達25.9%、18.5%、28.6%、16.2%、23.8%、7.5%;

  靶向治污的同時,盡最大能力做到不限民、不擾民,做到不啟動對小車的限號措施、重大民生工程不停工。

  “治理大氣污染,不是不要發展,而是為了更好地發展,通過恢復‘綠水青山’獲得更好更多的‘金山銀山’。”邢臺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賈立寧説。

  ——目前,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經過深度減排治理實現煙氣“近零”排放,獲評國家4A級工業旅遊景區,年進場參觀人數超10萬人;

  ——沙河市玻璃産業以治污促轉型,加快從“製造”到“智造”的轉變,由生産普通玻璃向産出高附加值、低耗能深加工産品轉變;

  ——昔日的重點污染企業春蕾集團在退城搬遷過程中,著力打造華北最大的3D列印産業園,歷史形成的鋼鐵、化工、水泥等偏重的産業結構,正在向先進裝備製造、健康食品等新方向扭轉;

  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闖出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子、新天地。

  這期間,邢臺市PM2.5平均濃度、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改善幅度屢次躋身河北省第一、全國前列。

  藍天白雲日益成為美麗邢臺的生動底色。

  碧水清泉潤邢襄

  最讓邢臺人自豪的,除了“邢臺藍”,還有“百泉”復涌。

  歷史上,邢臺是水城,是泉城。

  20世紀下半葉,隨著城市生活和工業、農業等用水增加,地下水超採嚴重,邢臺市泉水斷流。

  懷揣著“水涌百穴、甘露爭溢”美景再現的願景,邢臺市水生態綜合治理力度持續加大,按照“能調盡調、能引盡引、能補盡補”原則,堅持“一河一策”,對每一條河明確水源保障、水量控制和工程措施,超採區地下水位穩步抬升。

  2021年9月至10月,位於邢臺經濟開發區的百泉、狗頭泉、黑龍潭、小兒泉、石羊泉等泉眼時隔多年再次實現復涌。復涌效果最明顯的狗頭泉涌水面積已達近300畝,主泉眼水深已達40米。

  據悉,此次泉水復涌,是邢臺市40年來規模最大、水量最充足的一次。目前,狗頭泉泉眼還在繼續噴涌,水位保持基本穩定。

  邢襄大地不僅再現昔日泉城風光,還實現域內21條河道全面通水,形成有水河道920公里。

  七里河市區段全長24.5公里的河道歷史上首次實現全線蓄水,水面面積為歷年之最。七里河水利風景區入選全國30個國家水利風景區高品質發展典型案例。

  邢臺市結束了圍寨河常年無水、小黃河常年缺水的歷史,實現城區河道全段有水,水景觀輻射範圍達70%。

  邢臺市不斷加大重點河流整治力度,以國省考斷面水質提升和調水河道水質保障為切入點,全面排查沿河排污口、雨水口,摸清底數,建立臺賬,嚴格管控。實施重點治理項目,加快水生態治理工程建設,實施人工濕地生態修復工程,全力削減河流污染物。加強對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監管和維護,確保入河排污口水質穩定達標。加強農村污水整治,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清單和産業準入政策,全面推進清潔生産審核和清潔化改造,引導重點行業深入實施清潔生産改造,不間斷對入河排污口、重點涉水企業、過村路口等進行實地排查,嚴厲打擊非法排污行為,及時消除河流污染隱患。

  市域21條河道清淤疏浚等綜合整治持續推進,截至目前,黑臭水體年度治理任務全部完成。

  閒暇之時,新河縣新河鎮護駕村村民耿建棟喜歡到村子附近的滏陽河岸邊散心。他説:“現在滏陽河治理得好,臟臭垃圾不見了,河水乾淨。走在河邊,心裏敞亮。”

  “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漾漾浮輕波,悠悠匯遠浦……”位於隆堯縣城中心區的泜河生態觀光帶,清代文學家鄭板橋所作詩句中的風光重現,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采風。

  邢臺園博園迎來珍貴“訪客”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大沙河濕地迎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等珍稀鳥類,遊弋水面,悠然覓食;南宮市南宮湖、寧晉縣漳河、臨西縣衛運河等水域,水清岸綠鳥兒飛的生態美景頻現。

  “天藍、水清、景美”正成為邢臺的常駐風景、生態名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