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界      |    直觀中國    |    老外在河北    |    熱點專題     |     相約冰雪    
全國最美家庭:塞罕壩林海的“綠色守望者”
2022-05-27 12:07:23來源: 長城網編輯: 王闊責編: 馮薇薇

  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周文穎

  5月的塞罕壩,“林海綠”鋪滿大地,一片生機盎然。

  “我是月亮山,正常。”月亮山望海樓瞭望員劉軍正仔細又熟練地彙報著最新情況。

  月亮山望海樓位於海拔1900米的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頂,孤零零的望海樓與樓頂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自成一景。而這簡簡單單的白色三層小樓,既是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眼睛”,也是瞭望員劉軍、王娟的“家”。

  是工作 也是生活

  生於塞罕壩機械林場,劉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塞罕壩“林二代”,先後擔任過防火檢查站檢查員、營林區護林員、林海深處小光頂望火樓瞭望員,于2018年9月調入月亮山望海樓。妻子王娟幾經輾轉,于2008年跟隨劉軍登上望海樓擔任瞭望員,兩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守山夫妻”。

全國最美家庭:塞罕壩林海的“綠色守望者”

劉軍夫婦眺望林海。圖片來源:新華社

  望海樓,眺望林海之樓。在這座樓裏,每年的春、秋兩季防火緊要期共6個月的時間裏,劉軍夫婦都會與地面巡護、視頻監控、探火雷達等一起,擔負起整個林場的火情監測任務,共同守護萬畝人工林海的安全。

  十多年間,從早6點開始到晚9點,劉軍夫婦都要在長達15個小時的時間裏,以每15分鐘一次的頻率登上頂樓,用望遠鏡眺望方圓20公里內的火情,然後將瞭望情況詳細地記錄在冊,並通過電話向林區總場報告最新情況。晚上9點以後,每隔一小時要觀察一次火情,沒有火情也要記錄、報平安。

  “這裡是塞罕壩林場攻堅造林區,樹苗都是在土層瘠薄、岩石裸露的陽坡上栽植成活的。你看這些小苗,我倆剛來望海樓的時候,它們才半尺高。再過幾十年,咱們眼前這片幼林就會和遠處的成林一起連綿成濃郁蒼翠的林海。”看著轄區內茁壯成活生長的苗木,王娟難掩心中喜悅。

全國最美家庭:塞罕壩林海的“綠色守望者”

月亮山望海樓。長城網·冀雲客戶端記者 崔博文 攝

  望海樓最初沒有電視和報紙,火情報告電話是夫妻倆與外面世界的唯一“連接”。但重復、單調、機械的火情瞭望工作,也成就了夫妻二人“千里眼”和“活地圖”的絕活,對溝溝岔岔、林相河流都瞭如指掌。

  儘管每次通報都是“正常”,但夫妻倆的瞭望工作從未懈怠。劉軍告訴記者:“如今的林場有多大,五十多年前的荒漠就有多大。所以,這片林子太珍貴了,守望不可間斷。對塞罕壩人來説,‘正常’這兩個字説再多也不煩,聽再多都心安。”

  女兒是最大牽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瞭望既是劉軍夫婦的工作內容,也成了二人的生活日常。而這種工作即生活的模式,也讓劉軍夫婦有了一個最大的遺憾——缺少了對女兒成長的陪伴。

  深知防火瞭望工作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所以在家庭和工作的天平上,劉軍在工作上加了些“砝碼”。30分鐘,是望海樓與劉軍家的“距離”,但在防火緊要期,卻變成了一百二十多天的遙不可及。

  “孩子的幾張照片翻了又翻,翻多又怕磨壞,最後還是裝在信封裏收起來,實在想得厲害,再拿出來看看。”劉軍告訴記者,自己到檢查站工作的時候,女兒剛滿3歲。防火檢查工作全年無休,夫妻倆抽不開身照顧女兒,只能把女兒送到遠在內蒙古的姥姥家。同樣因為崗位不能離人,女兒10歲時被接回圍場上小學也只能寄宿,一家三口唯一的團圓只有寒暑假。

全國最美家庭:塞罕壩林海的“綠色守望者”

劉軍家庭在望海樓前合影。圖片來源:新華社

  “她知道我倆工作忙,從小就特別懂事,從來沒在我倆面前抱怨過。”看著一家三口在望海樓前的合影,王娟自豪又有些愧疚地談起女兒,“只有一次,我們和在外地讀大學的女兒視頻,女兒説不想家,反問我倆一句‘從小你們就沒管過我,我想你們幹啥?’,當時我倆眼淚就下來了。”

  時間不等人,慢慢地,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並已就業。而夫妻倆的印象裏,從小到大,只給女兒開過一次家長會。

  綠色守護 一起向未來

  望海樓,由瞭望房演化而來。不斷地改進,不斷地“添磚加瓦”,讓劉軍工作的“家”發生了巨大變化。

  “以前用的是燃煤供熱鍋爐,現在換成了電鍋爐,接上電就能用,省事又暖和。”

  “這是新安裝的凈水機……”

  “以前瞭望時只能憑經驗判斷大致位置,現在有了這個森林防火觀測定位儀,就能更精準地進行定位了……”

全國最美家庭:塞罕壩林海的“綠色守望者”

劉軍夫婦記錄瞭望情況。圖片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

  劉軍帶著記者樓上樓下參觀著自己的“家”,開心地介紹著:“現在條件好多了,通了網絡,有了深水井,配備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等電器,還安裝了先進的自動化紅外監控設備和通信設備……”

  把簡單的工作幹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工作幹好就是不平凡。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工作內容卻始終不變。沒有豪言壯語,劉軍夫婦用默默堅守,換來了林場幾十年來零火災。

  2021年8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察看林場自然風貌,聽取河北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和林場管護情況介紹,並走進望海樓親切看望了劉軍夫婦。

全國最美家庭:塞罕壩林海的“綠色守望者”

劉軍夫婦眺望林海。圖片來源:河北廣播電視臺

  “我們的工作場所遠離人煙,條件艱苦,平時十天半個月也難得看見有人上山,我從未想過有一天總書記會來這裡看望我們。”

  習近平總書記稱讚劉軍夫婦和塞罕壩工作者們“默默堅守、無私奉獻,守護了塞罕壩生態安全”,這句話這讓劉軍夫婦備受鼓舞。

  “看著自己守護的樹木從低矮變得高大挺拔,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天長大。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託,發揚好塞罕壩精神,像樹木一樣把根深深紮在林場,為建設生態承德和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全國最美家庭:塞罕壩林海的“綠色守望者”

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為“最美家庭”劉軍家庭頒發證書。圖片來源:新華社

  5月15日,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公開發佈10戶2022年“最美家庭”先進事蹟,劉軍家庭光榮入選。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塞罕壩精神鼓舞著劉軍家庭,而劉軍家庭也用自己的“美麗”不斷豐盈著塞罕壩精神的內涵。

  “與世隔絕”,默默守護,一路走來,相守相伴。記者臨行前,劉軍又拿起了電話:“我是月亮山,正常。”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