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秦皇島這樣建】長城上下家國情
秦皇島日報 記者 馬衛慶 王鴿 林濤 劉雙喜 李鐸
董家口大毛山正冠嶺長城。
如果説萬里長城是一部凝結中華民族歷史的盪氣迴腸樂章,秦皇島市海港區境內的長城段落,便是樂章的華彩部分。
這裡110余公里的長城線上敵臺密布、關隘機要,建築形式多樣且獨特,保存狀況尚好,被譽為“長城博物館”和“明代長城活化石”。
這裡諸多關、口、樓和依附出現的遺存,都堪稱萬里長城線上“獨一份”的人文奇觀——“京東首關”九門口的點將臺和一片石橋城,板廠峪的“京東第一樓”和長城磚窯群遺址,拿子峪的過關旱門和“金邊”長城……還有長城後裔口中代代相傳的故事,都或有聲或無言地訴説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輝煌。
近些年,經過更加細緻地勘探,人們發現,海港區長城在地圖上清晰地呈現出一道“幾”字形,越過了黃沙和山林的萬里長城正是在這裡拐彎,奔向茫茫滄海。
而如今這片土地也依託長城資源,讓一窮二白的日子拐彎,走上了致富路。
嶄新春光裏,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步伐已在這片崇山峻嶺間加速。當一切如規劃而至,家鄉將迎來怎樣的春天?長城腳下每一朵爭相綻放的山花,都在與人們一起翹首以盼。
子母臺(又稱將軍臺)是現存唯一的點將臺。
長城考古的驚世發現
4月下旬,海港區境內背負長城的群山上,杏花一罷,漫山遍野的梨花又開,雄渾長城帶上了溫柔的氣息。
海港區境內除了零星分佈的北齊長城,主要段落為明代薊鎮長城。這裡的長城東起駐操營鎮九門口村南山號臺,西到石門寨鎮孤石峪村西東峪16號敵臺,共有敵臺291個,大小關口24座,城堡14座,月城5座。其中大關口有黃土嶺、大毛山、城子峪、義院口等,小關口有夕陽口、大青山口、水門寺、板廠峪等。
從板廠峪長城屹立在海拔880米高峰的“京東第一樓”敵臺俯瞰,能眺望到城市和大海,山坳裏一個齊整小鎮也赫然在目,那是已頗有規模的板廠峪旅遊景區。
67歲的許國華是景區創建人,也是長城保護員,之所以投資把小村莊打造成景區,老許希望能帶家鄉致富,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基礎,守護好長城。
景區裏,長城磚窯群遺址被精心地保護著,挖掘和開放了的2號和4號磚窯,也被放進半室內的展區。沿著參觀路線,可以清楚地看到磚窯內部構造和幾百年前燒制、碼放於此的疊疊青磚。
如今,板廠峪的長城磚窯群遺址是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2002年,這裡還是一片常欠收的玉米地,一位村民在荊棘中意外發現洞口後,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發掘,一座座磚窯遺址重見天日,立即轟動了中外考古界。
“砌起萬里長城的磚是哪燒制的,怎麼燒制的?那時,哪怕有一座磚窯被發現,也能吸引世界目光,可板廠峪出了200多座,這是多震撼的事啊!”許國華難忘當年家鄉的沸騰。
現在,板廠峪附近累計探明明長城磚窯217座,還有多座灰窯、瓦窯、鐵窯、採石場和軍火庫、城堡等遺址。如此規模,讓我們得以知曉,400多年前的板廠峪,是一個鼎盛時屯兵一萬五千人,能大規模生産長城建築材料的軍事重區。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評價:“這樣大規模、眾多的、保存完好的明長城磚窯出土,是震驚中外的長城考古重大發現,對研究古長城建設有重大意義。”
長城磚的歷史之謎,就這樣在一個小山坳裏被悄悄叩響,轟然洞開。然而,曾讓世界矚目的考古發現,只是板廠峪長城意義豐富的遺存之一。
“專家考證,咱這有大將徐達所修長城的‘孤例’,有罕見的羊馬墻,有北齊長城與明早、晚期長城在一處的奇景。”許國華數起板廠峪的珍貴之處,便停不下來。
其實,每一位走在海港區長城線上的保護員,都能向你講述,這裡還有許許多多的“獨一無二”。
九門口的一片石城橋是罕見的水上長城,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其附屬建築子母臺更是現存唯一的點將臺;大毛山口的小型箭樓、雙樓和長城內側報警線上形式各異的烽火臺,都是存世絕少的範本……
此間長城的遺存,至今還在人們的發掘保護中漸次揭開面紗,帶來一次又一次嘆為觀止。
九門口的一片石城橋是罕見的水上長城。
豐富遺存仍在發掘中
春風吹過山間,又一年潔白的梨花飄落在滄桑青磚上,拿子峪村長城保護員蔡文龍出了家門,去往自己巡護的15公里長城線。
梨樹最密的山腳下,長城高墻上一個洞開的大門將兩邊風景貫通。蔡文龍打小諳熟從此處攀上長城的小徑,如今,他已明瞭這個長城沿線罕見的旱門,幾百年前曾作為軍隊過關的出入口。
“這麼寬敞的門能通行一支大部隊,説明拿子峪的重要。”他言語帶著驕傲,説話間,已攀爬到險如天邊倒挂一般的長城段落前。
峭壁上攀附的長城垛墻,在陽光下泛著青色光亮,似蛟龍豎甲,仔細看,“甲片”邊緣竟有一道折線形的金黃色鑲邊。
“看,這就是‘金邊長城’,這幾年咱才注意到它。‘金邊’是壘進城墻裏的黃色條石。”蔡文龍説,由於攀爬難度大,這裡罕有人跡,長城勘探使用無人機後,在俯拍的畫面中,人們才注意到這一道長城“金邊”是那麼壯美。
這次發現帶來了巨大驚喜。“大夥兒都猜,這是為了加固,還是裝飾?我就生在長城下,可它還有那麼多東西是咱沒見識到的。”蔡文龍説。
上個世紀80年代,海港區境內長城的文物發現,就開始受到國家重視。1984年,城子峪發現我國出土年代最早的小型子母火銃,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
這一段長城沿線,更是陸續發掘出數量眾多的建築紀事碑、文字摩崖和磚石雕刻,詳細地記錄了建造敵臺和城墻的各種信息和敵臺的結構、名稱。碑刻《邊糧碑記》中有禁止邊糧浮收的嚴格規定,傍水崖古戰場碑刻中記載了隆慶元年激烈的長城戰事,還有諸多券門、射孔上雕刻的造型紋飾,都有嚮往和平的寓意,是寶貴的史料和文化藝術遺産。
通過對不斷涌現文物的研究,人們對長城文化的認識也越來越豐富。
目前,已探明的海港區長城建築結構非常齊全,夯土、毛石、磚包等多種邊墻都有體現,明代各時期的鎮城、堡城等防禦體系,烽火、燧臺等警報系統,以及驛傳交通和軍需屯田系統均有遺存。
板廠峪磚窯群遺址也經過三次調查勘探,發現了長形墻磚、方形地磚、多邊形押帽磚、雕花磚、異型磚等長城用磚。
“這裡建築多樣、保存較好的原因主要是位置重要,在明代是保衛京師的要衝,修築品質高。附近村民多是守軍後裔,對長城感情深。”海港區文保所所長張超説,“擁有這樣的長城資源,太值得珍惜,跟隨前輩的腳步,我們保護和探究的路也會一直走下去。”
蔡文龍(前)打小諳熟從此處攀上長城的小徑。
守護是綿延的家國夢
海港區境內長城全是野外段落,曾歷經戰火,又在失去軍事作用後,沉寂在崇山峻嶺,難以得到加固和保護。
幸好長城腳下由關、營、堡發展而來的村落裏,不少作為守軍後裔的村民憑著樸素感情,一直在自發地守護著長城。
2003年,這一段長城的行政劃分還屬於在全國第一個成立長城保護員隊伍的撫寧縣,很多村民也從此“轉正”,當上了保護員。4年後,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全國優秀長城保護員”頒獎的孫振元和張鶴珊,都來自今天的海港區長城巡護線。
城子峪村長城保護員張鶴珊已經68歲,當年被收進博物館的子母銃出現時,就是他意識到了珍貴性,寫下文章投稿到《秦皇島日報》,得到了重視。
如今,張鶴珊已是公認的長城“土專家”,他騰出自家房子做保護站,依舊每日巡查。
“我們這邊的敵樓,在民間有按守城家族姓氏做名的習慣,‘董家樓’‘白家樓’……就像自家祖樓,感情忒深了。”從老人的家抬頭就能望見“祖樓”,他也在這裡繼續講述著長城故事。
董家口村長城保護員孫振元已去世多年,他的侄子孫志偉接過了擔子。巡護時,孫志偉經常在正冠嶺長城上停留片刻,那是叔侄倆都喜歡眺望的地方,“如果我叔還在,也能看見咱村一年年的變化。”。
董家口是海港區另一種長城保護模式的先行村——以文化旅遊加保護的發展方式,讓古長城煥發生機。2000年,董家口村的民宿小鎮迅速火熱,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長城保護的重要性。
在“長城熱”引來了更多關注後,這裡的長城保護、修復工作也在逐步邁進。
2017年,爭取到370多萬國家專項資金的九門口點將臺維修工程順利完工,以“修舊如舊”的理念還原了古貌。
2014年和2017年,板廠峪長城也進行了兩次大規模除險加固,先後修復了159號至160號敵樓、163號至166號敵樓,以及1450米長城線。
許國華參與、見證了兩次重建,他還在景區設立了展覽館,收集保護散失的長城相關文物。眾多展品中,一塊刻有“三屯營當中軍守備許大成”的碑記,曾讓他熱血沸騰:“聽説,我們祖輩是跟戚繼光將軍從浙江義烏來築城的,許大成會不會就是這位先輩?”
後來,經過考證,許大成正是在1568年帶二子從義烏來駐守的軍人。許國華和板廠峪的許氏鄉親,找到了自己的先祖,他們因長城而來,也因長城找到了根脈。
“長城的意義更不一樣了,以前這裡是我們長大的家,現在明白,先輩為國戍邊,才來到這裡,我們保護好長城,也是為了國和家。”許國華説。
老許的堅定,也許正有著與先輩一樣的風采。從百年前戍邊的將士,到如今投身長城文化公園建設的人們,那綿延不改的,是同樣融于血脈的家國夢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